2022-10-14

四川省人大代表唐卫东建议:打造全域乡村旅游IP 让川南快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 2020年05月09日 18时35分
  •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 【字体:
  • 近几年,乡村旅游一直是一个旅游热点,各地乡村旅游百花齐放,不仅为城市游客带来欢乐,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增收,可谓“双赢”。

    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卫东带来了《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全域乡村旅游IP的建议》。该建议提到:乡村旅游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乡村旅游引领,有助于振兴川南地区乡村发展,也可让川南快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因地制宜,川南乡村脱颖而出

    川南作为农业区域,农业强工业弱,同时作为劳务输出地,农村劳动力外移,人去村空,川南亟待乡村振兴。唐卫东说:“成都和重庆近郊乡村繁荣,川南站在成渝两个巨人中间,显得是微弱渺小,唯有把广阔的农村打造成乐园,才能刷回川南的存在感。”

    川南作为传统农业区,依然保持着传统耕种方式、作物,如何发挥其农业优势?唐卫东认为,很多人认为农业就是产粮产果、种菜养畜,这种狭隘的认识要摒弃。一筐车厘子让荗县、汶川车水马龙,一朵桃花挑起了龙泉旅游的重担,一朵月季撑起了南阳月季之城的美誉,一朵牡丹成就了洛阳牡丹之都。所以乡村旅游要注重种花赏花、种果采摘、养鱼垂钓、养畜狩猎等与旅游相关的功能延伸。

    眼下,乡村旅游大热,各地乡村旅游百花齐放,但又“九死一生”。如何让川南乡村脱颖而出,成为“一生”呢?唐卫东建议,规划先行,搞好整体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突出区域特色,规划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乡村旅游项目,以旅游为抓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充分发挥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资源优势;找准卖点,打造乡村旅游区域品牌,打造乡村健康慢生活空间,把川南的乡村打造为成都和重庆大众的米袋子、菜蓝子、果盘子、后花园、疗养院。

    夯实基础,提升乡村旅游内生动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川南要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就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在唐卫东看来,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让农民、业主按标准生产优质产品;要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打击禁用投入品使用;要建立生产台账,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要建立产品产地准出制度,把好产地输出关;要积极倡导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制,特别要加大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生产各环节监管。

    科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提升科技在乡村旅游中的贡献率乃当务之急。唐卫东建议应该加大在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短板作物的研究上,鼓励地方农业科研力量针对当地区域的特殊情况,大力开展小宗作物的引种、驯化、筛选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更要加大创意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的研究力度,支持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等。

    整合资源,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各界广泛支持,所以各个产业都要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唐卫东建议成立由旅游部门牵头的乡村旅游领导小组,旅游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农业部门协作、探讨、研究农业的旅游开发工作,农业部门要积极挖掘能够成为旅游产品的项目,赋予种养业新的创意,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农业项目、旅游项目、产业扶贫项目等要与乡村旅游的产业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还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业主、农户的积极作用,力争让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份子。

    “当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激励机制,设立乡村旅游环境评价负面清单,对有一定规模、一定基础、一定社会影响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周边基础硬件的投入,特别是道路、水渠的建设等。”唐卫东总结说,四川必须抓住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制定科学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强措施,使出“洪荒力”,振兴乡村。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人大代表唐卫东建议:打造全域乡村旅游IP 让川南快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 2020年05月09日 18时35分
  •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 近几年,乡村旅游一直是一个旅游热点,各地乡村旅游百花齐放,不仅为城市游客带来欢乐,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增收,可谓“双赢”。

    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卫东带来了《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全域乡村旅游IP的建议》。该建议提到:乡村旅游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乡村旅游引领,有助于振兴川南地区乡村发展,也可让川南快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因地制宜,川南乡村脱颖而出

    川南作为农业区域,农业强工业弱,同时作为劳务输出地,农村劳动力外移,人去村空,川南亟待乡村振兴。唐卫东说:“成都和重庆近郊乡村繁荣,川南站在成渝两个巨人中间,显得是微弱渺小,唯有把广阔的农村打造成乐园,才能刷回川南的存在感。”

    川南作为传统农业区,依然保持着传统耕种方式、作物,如何发挥其农业优势?唐卫东认为,很多人认为农业就是产粮产果、种菜养畜,这种狭隘的认识要摒弃。一筐车厘子让荗县、汶川车水马龙,一朵桃花挑起了龙泉旅游的重担,一朵月季撑起了南阳月季之城的美誉,一朵牡丹成就了洛阳牡丹之都。所以乡村旅游要注重种花赏花、种果采摘、养鱼垂钓、养畜狩猎等与旅游相关的功能延伸。

    眼下,乡村旅游大热,各地乡村旅游百花齐放,但又“九死一生”。如何让川南乡村脱颖而出,成为“一生”呢?唐卫东建议,规划先行,搞好整体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突出区域特色,规划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乡村旅游项目,以旅游为抓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充分发挥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资源优势;找准卖点,打造乡村旅游区域品牌,打造乡村健康慢生活空间,把川南的乡村打造为成都和重庆大众的米袋子、菜蓝子、果盘子、后花园、疗养院。

    夯实基础,提升乡村旅游内生动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川南要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就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在唐卫东看来,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让农民、业主按标准生产优质产品;要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打击禁用投入品使用;要建立生产台账,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要建立产品产地准出制度,把好产地输出关;要积极倡导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制,特别要加大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生产各环节监管。

    科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提升科技在乡村旅游中的贡献率乃当务之急。唐卫东建议应该加大在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短板作物的研究上,鼓励地方农业科研力量针对当地区域的特殊情况,大力开展小宗作物的引种、驯化、筛选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更要加大创意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的研究力度,支持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等。

    整合资源,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各界广泛支持,所以各个产业都要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唐卫东建议成立由旅游部门牵头的乡村旅游领导小组,旅游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农业部门协作、探讨、研究农业的旅游开发工作,农业部门要积极挖掘能够成为旅游产品的项目,赋予种养业新的创意,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农业项目、旅游项目、产业扶贫项目等要与乡村旅游的产业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还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业主、农户的积极作用,力争让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份子。

    “当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激励机制,设立乡村旅游环境评价负面清单,对有一定规模、一定基础、一定社会影响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周边基础硬件的投入,特别是道路、水渠的建设等。”唐卫东总结说,四川必须抓住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制定科学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强措施,使出“洪荒力”,振兴乡村。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