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诉源治理改革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展诉源治理改革,通过诉源治理机制的构建,推动实现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项改革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为国家相关顶层制度设计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坚持源头预防,做实前端化解。基层解纷力量集中下沉,重点加强对涉众涉稳、重大敏感纠纷的分析研判及稳控化解,保障一般性民间纠纷就地受理、就地化解;多元解纷网络交互融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信息“一张网”综合管理制度,创新构建纵横结合的矛盾纠纷“呼叫—响应”网络;一线解纷触角智慧延伸,创建基层法治指导员制度,深化“法治七进”机制,普遍开设法官工作室、“法治诊所”,在城市“陌生社区”探索开展“社工调解”、创建“无讼社区”。
二、强化诉调对接,做优司法保障。协同共建“三大防线”,法院主动对接、协同和引入优质调解资源,夯实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防线”;特邀调解“双向倍增”,全国率先实施“特邀调解倍增计划”,全域共建“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统筹推进全域多元、分层、有效解纷;司法确认“多维保障”,搭建“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平台,建立司法确认程序与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调对接的衔接机制,建立司法确认专审立案通道,提升规范办案能力,推动及时履行。
三、突出实质解纷,做强案源治理。构建“一站式”联动化解机制,推动道路交通、劳动人事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联调共治,法院与部门共建12个类型化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已实现全市80%的劳资纠纷化解在仲裁前置程序,96%以上的道交纠纷化解在诉前;创建“一次性”高效化解机制,重点在民商事案件中运行“减量轻讼”模式,建立“分调裁审执”机制,推广小额诉讼“立审执监”一体化运行、“示范诉讼+”范式;建立“全链条”实质化解机制,诉讼前端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选择调解解纷方式,诉讼中端构建梯度性案源治理新机制,诉讼终端依托“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持续供给输出高效权威、有温度可感知的“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