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艰险义无反顾 我省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我愿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我愿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2月2日下午,由“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执飞,载着126名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包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直奔武汉。至此,我省已有414名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
“我愿意为你,挡在疫情的前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四川医务人员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
驰援武汉,他们直面场场“硬仗”
“这注定是一场‘硬仗’,对每个医疗队队员来说都是一场严峻考验,但无论是汶川地震救援,还是抗击H7N9型禽流感,我们打过很多漂亮仗,这次也不能例外。”援鄂医疗队成员、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晓波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当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传出时,成都、泸州、南充等地医护人员纷纷交上盖满鲜红手印的请战书。“我应该去,因为我是汶川人!”2月2日,多次请战出征湖北防控一线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90后护士佘沙,如愿出现在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在汶川特大地震后见证各方援建力量的她,愿将爱的力量接力到湖北。
在武汉的寒冬,援鄂医疗队员和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医疗队24小时连轴转,每4小时轮班一次。“穿上防护服后,4个小时不能上厕所、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为节省防护服,不少医生穿纸尿裤工作。”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操说。
“结合实际,发挥特色优势。”1月31日,援鄂医疗队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组建起一支中西医结合医护团队。援鄂医疗队成员、成都中医大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说,通过医疗队的系统性治疗,病区已有患者陆续出院,这是对医务人员最大的鼓励。
医疗队宾馆驻地离医院有20余分钟的步行路程,为了医护人员便捷往返,一支由武汉当地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提供着全天24小时不断线的接送服务。“携手战疫,患者康复,我们时刻感受着温暖和力量。”援鄂医疗队成员、广元市中心医院医生巨森说,相信这次“硬仗”一定能打赢。
医者仁心,他们奋战救治一线
1月31日晚8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走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0个小时。
作为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这段时间梁宗安格外忙碌。1月29日,我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梁宗安十分激动:“我一直在关注他的治疗方案,鼓励他要有信心。”梁宗安介绍,患者刚被收治时,肺部感染比较厉害,治疗组专家经过多次会诊,最终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很高兴能看到这两位患者治愈出院,这是对我们医疗团队的肯定。”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队队长杨铭说。2月2日,6名新冠肺炎患者经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全力救治后解除隔离。为使患者能得到更好治疗,连日来,医务人员都没睡好一个觉,精心照料着每一名患者,会诊、讨论、调整方案……“累点没关系,只希望更多患者早日出院。”杨铭说。
“病毒不退,我不退!”巴中市中心医院感染病分院副主任医师石亚军说。自1月23日接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以来,他已经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10天,最晚凌晨四五点才休息,防护服干了湿、湿了又干,口罩紧绷造成的压疮已深入鼻梁……作为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石亚军和他的同事一道,用医者职责使命为群众砌起一道“防疫墙”。
严防疫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广元市青川县西南边陲的马公乡,是江油、平武、青川接合部,按照要求,马公乡卫生院在通往江油的必经之路上设立检测站。
此时的马公乡卫生院只有院长李长安一人。为守好检测关口,他从大年初一开始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疫情检测,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偶尔让附近村民帮忙照看,他回院里吃口热饭。“为了大家的健康,这样做值得。”李长安说。
严防疫情蔓延,他们写下请战书,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院长,由于近日的疫情,申请取消休假。”这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冯燕艳的申请书。几天前,因远在新疆的亲人住院并已下了病危通知,她正准备休假,此时,她毅然选择坚守岗位。
1月28日晚,大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张久秀像往日一样,在发热门诊忙前忙后。同一时间,在几公里外的家中,她的母亲去世了……作为女儿,张久秀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妈妈,要注意安全,早点儿回家哦!”这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石菡9岁大的儿子对妈妈上班的唯一“要求”。从1月18日开始,石菡一直奋战在感染科工作岗位上……“发热病人需要排查,患者需要诊治,在疫情面前,小家的问题真的不算问题。”石菡说。
致敬,最美的“逆行人”。保重,每一位无畏的“逆行人”。(记者 石小宏 袁敏 李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