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在一线 “看到病人那一刻 没时间去考虑别的”——
我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 2020年02月03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虎爪,握拳,往上,再慢慢下来……”2月1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10楼病房,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半坐在病床上活动上半身,练习起了“五禽戏”。病床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钟永建进行动作示范引导。裹着严密的防护服,10多分钟运动下来,钟永建已是一身汗。保证病人每天至少有一次的肢体运动,是钟永建带给病人的“特别福利”。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四川省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88名队员集结地,钟永建是其中一员。

    直面危险“我们不上,谁上?”

    坐落于闹市区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第一批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1月26日,四川医疗队正式进驻该院,并于1月29日全面接管该院住院部10个病区,承担起300余位住院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每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得花去半小时时间。”双层口罩、3层手套、双层脚套,再加上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进入病房前,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在医院5楼清洁区穿戴整套防护装备,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裹成“粽子”。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邓磊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仔细,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感染的风险。

    医疗队每4小时轮班一次,确保病房工作24小时不断线。“呼吸困难还是小事,穿上防护服值班的4个小时内,不上厕所、不进食、不喝水。前期物资紧缺时,有同事还用上了成人尿不湿。”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超平说。

    为了便于工作中彼此辨识,大家会在防护服外写下姓名和所属单位。没想到,这也成了医护人员相互激励的好办法。

    “青羊区吴彦祖!”这是钟永建在同行好兄弟张冀伟防护服名字下特别添加的几个字。“要注意防护安全,但也不要搞得那么压抑,还是应该轻松一点。”27岁的钟永建和25岁的张冀伟都是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男护士,两人一起上大学,住同一寝室的上下铺,毕业后又进入同一科室工作。紧急支援武汉一线抗疫,两人不约而同报名参战。

    “我们不上,谁上?”张冀伟说,相信医疗队的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可能被感染的心理准备,“大家明知道有风险还是会上,因为这是作为医务人员必须的选择。”

    “加油啊,过命的兄弟!”一张戴着口罩的合影,再配上一句加油打气的话,并肩在武汉作战的两位好兄弟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则同样的信息。钟永建说,看到病人那一刻,没时间去考虑别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好像又回到了原来我们自己的病房。”

    温暖前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亲爱的,领证那天你说我差你一封情书,其实10多年来我一直记着。今天我把它给你,希望它能带给你力量和好运!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忘记你和孩子拉钩的约定,我和孩子等着你们平安回来!”这是一份迟来的情书,收件人是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吴焰宇。

    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这次远赴武汉,吴焰宇再次报名参战。

    吴焰宇是同事和朋友眼中能力超群的“吴火箭”,走进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病房,“火箭”引擎再次“点燃”。“把患者当亲人一样真情对待,帮助他们尽早走出病房,就是对丈夫情书最好的回复。”吴焰宇说。

    “今天是我在医院接管病房的第3天,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1月29日,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士张耀之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温暖的文字。一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准妈妈经过四川医疗队的持续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达到出院标准,准妈妈腹中7个月的胎儿也保了下来。

    “我们斗志昂扬,相信这次一定能打赢!”张耀之说,从最初的失落无助到最终的激动出院,患者一家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情绪煎熬。“这样的结果令患者一家开心,同时也给了我们医护人员更多的信心。”

    砂糖橘、零食糕点、成人尿不湿……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四川医疗队总会收到不少通过快递送来的“礼物”。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张宏也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救援,这些送给医疗队的“礼物”让他倍感温暖。他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四川医疗队始终秉承的承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太多的人和我们并肩而战。”(记者 袁敏 石小宏 )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一线 “看到病人那一刻 没时间去考虑别的”——
    我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 2020年02月03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虎爪,握拳,往上,再慢慢下来……”2月1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10楼病房,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半坐在病床上活动上半身,练习起了“五禽戏”。病床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钟永建进行动作示范引导。裹着严密的防护服,10多分钟运动下来,钟永建已是一身汗。保证病人每天至少有一次的肢体运动,是钟永建带给病人的“特别福利”。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四川省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88名队员集结地,钟永建是其中一员。

    直面危险“我们不上,谁上?”

    坐落于闹市区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第一批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1月26日,四川医疗队正式进驻该院,并于1月29日全面接管该院住院部10个病区,承担起300余位住院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每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得花去半小时时间。”双层口罩、3层手套、双层脚套,再加上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进入病房前,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在医院5楼清洁区穿戴整套防护装备,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裹成“粽子”。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邓磊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仔细,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感染的风险。

    医疗队每4小时轮班一次,确保病房工作24小时不断线。“呼吸困难还是小事,穿上防护服值班的4个小时内,不上厕所、不进食、不喝水。前期物资紧缺时,有同事还用上了成人尿不湿。”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超平说。

    为了便于工作中彼此辨识,大家会在防护服外写下姓名和所属单位。没想到,这也成了医护人员相互激励的好办法。

    “青羊区吴彦祖!”这是钟永建在同行好兄弟张冀伟防护服名字下特别添加的几个字。“要注意防护安全,但也不要搞得那么压抑,还是应该轻松一点。”27岁的钟永建和25岁的张冀伟都是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男护士,两人一起上大学,住同一寝室的上下铺,毕业后又进入同一科室工作。紧急支援武汉一线抗疫,两人不约而同报名参战。

    “我们不上,谁上?”张冀伟说,相信医疗队的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可能被感染的心理准备,“大家明知道有风险还是会上,因为这是作为医务人员必须的选择。”

    “加油啊,过命的兄弟!”一张戴着口罩的合影,再配上一句加油打气的话,并肩在武汉作战的两位好兄弟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则同样的信息。钟永建说,看到病人那一刻,没时间去考虑别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好像又回到了原来我们自己的病房。”

    温暖前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亲爱的,领证那天你说我差你一封情书,其实10多年来我一直记着。今天我把它给你,希望它能带给你力量和好运!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忘记你和孩子拉钩的约定,我和孩子等着你们平安回来!”这是一份迟来的情书,收件人是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吴焰宇。

    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这次远赴武汉,吴焰宇再次报名参战。

    吴焰宇是同事和朋友眼中能力超群的“吴火箭”,走进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病房,“火箭”引擎再次“点燃”。“把患者当亲人一样真情对待,帮助他们尽早走出病房,就是对丈夫情书最好的回复。”吴焰宇说。

    “今天是我在医院接管病房的第3天,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1月29日,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士张耀之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温暖的文字。一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准妈妈经过四川医疗队的持续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达到出院标准,准妈妈腹中7个月的胎儿也保了下来。

    “我们斗志昂扬,相信这次一定能打赢!”张耀之说,从最初的失落无助到最终的激动出院,患者一家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情绪煎熬。“这样的结果令患者一家开心,同时也给了我们医护人员更多的信心。”

    砂糖橘、零食糕点、成人尿不湿……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四川医疗队总会收到不少通过快递送来的“礼物”。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张宏也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救援,这些送给医疗队的“礼物”让他倍感温暖。他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四川医疗队始终秉承的承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太多的人和我们并肩而战。”(记者 袁敏 石小宏 )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