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选登(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他们一路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他们一路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全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广都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民间剪纸艺术。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喜德县供电分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阿吼村村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在家中劳作的陆学英。
色准(后排左一)和学校老师为学生们梳头盘发。
王谦(中)在高原藏区指导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杨秀明在美姑县瓦吉吉村为彝族老人过生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由国务院决定授予的66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812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其中,有24个模范集体和30名模范个人来自四川。
四川是多民族大省,近年来,我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认真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本次受到全国表彰的,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19年12月16日,我们选登了部分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讲述他们在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征程中的担当与收获。今天作第二次选登,一起来认识这些优秀的模范集体和个人。
多元共治架起民族交融同心桥
模范集体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办事处
老家在甘孜的洛呷是一名唐卡非遗传承人,也是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广都社区的居民,他现在每个月都要到社区的民族之家,给来这里学习唐卡的社区居民上课。76岁的格桑曲珍是广都社区三州党支部书记,也是甘孜州驻双流老年协会会长。虽已高龄,能歌善舞的她依然常常带领甘孜、阿坝等地的退休老人和双流汉族群众一道载歌载舞。这样民族和睦、交流交融的场景在东升街道并不鲜见。
双流区东升街道是西藏和甘孜州离退休人员主要生活地之一,居住着来自39个少数民族的7万余人。街道立足社区发展治理,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着力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区的成都样板。
街道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民族工作,成立了由街道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成立三州党支部,挑选少数民族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制定了《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民族宗教协理员工作职责》等5项制度;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对少数民族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小区进行升级改造。街道利用小区活动室、微信群、意见箱、业主接待日等载体,广泛收集小区各族居民意见建议,搭建沟通桥梁;成立民族团结亲情志愿服务队、小区文体队等18个自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在东升街道,每个社区都有一名民族工作协理员,协助打造社区民族文化活动室,设立民族服务窗口;通过深化小区院落自治,吸纳少数民族居民政策宣讲员52名、廉情监督员8名、民族文化宣传员135名、252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培训少数民族群众营养师200余人,在广都社区便民市场设立民族销售区,提供了300余个摊位、解决就业400余人。街道和社区还与甘孜州驻双流老年协会、康巴艺术团等少数民族社团和群团互动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联欢活动、座谈会等200余场次,吸引近万人参与。多元共治架设起一座座民族交融的同心桥,街道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心连接起来,贴得更紧。
对口帮扶忠实履行央企使命责任
模范集体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喜德县供电分公司
“现在村里条件好了,可以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人,再加上有供电公司的帮助,我感觉在家乡发展前景更好。”两年前,在广东打工的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村民俄施木加返乡创业,带动10余户贫困户搞养殖,现在已是阿吼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阿吼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而这一切,都源自一支帮扶队伍的到来。
2017年以来,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组织下,喜德县供电分公司对口帮扶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和乐武乡各则村,先后派出1名驻村第一书记,5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公司通过开展电力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和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互助和谐,忠实履行央企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服务当地百姓,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阿吼村,帮扶队开办了阿吼乡村振兴培训学校,依托内外资源打造阿吼村委会“理论教学点”和产业基地“现场培育点”,开展彝汉双语教学;邀请农学专家分析阿吼村土质、水质、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百合、川贝母、青刺果、雪桃等种植项目,建设起国家电网阿吼扶贫产业园和阿吼产村相融脱贫生态示范产业园,形成了多元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长效产业发展模式。在喜德县供电分公司牵头下,阿吼村引进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动贫困户开展劳动竞赛,走上“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发展之路。帮扶队还在阿吼村推行“文明新风积分制”管理,将村民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自律习惯、守法新风、勤俭新风等量化为分值,开展文明新风奖评比,激发村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在喜德县供电分公司的全力帮扶下,阿吼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7年年底,阿吼村成功脱贫。2018年,村里原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增至7180元。2019年2月19日,阿吼村合作社实现首次盈利分红,这个曾经的贫困山村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
微薄收入抚养4名孤儿她是彝家“矿山好妈妈”
模范个人陆学英彝族攀枝花市西区陶家渡街道矿建社区居民
皮肤黝黑,面容清瘦,双手布满老茧,20多年来,靠着微薄的收入,不仅抚养了自己的3个孩子,还陆续收养了4名孤儿,历经艰辛将他们抚养成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了一首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赞歌,她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矿山好妈妈”的彝家妇女陆学英。
1985年,陆学英带着3个孩子跟随在花山矿上班的丈夫来到攀枝花。她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又跟4个孩子结下情缘。一天,陆学英在街上遇到一个被大孩子欺负的小男孩。她厉声喝止,把男孩拉到身边。细问得知,小男孩父亲去世,母亲远走,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陆学英把他带回家里,找来儿子穿过的衣服给他穿上,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说:“就在我家吧,我养活你,你就是我儿子了。”这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孤儿。
此后,心地善良的陆学英又先后收养了3名孤儿。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生活的沉重负担,陆学英始终没有放弃。她开荒种地、饲养家禽,为当地农民插秧、种地,到工地上打零工,在井下采煤推车,在焦化厂炼焦,在脏乱臭的垃圾堆里拣废品,靠勤劳的双手来改善家里的境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穿暖,直至将他们都抚养成人。亲生儿女有时抱怨她偏心,陆学英告诉他们:“不管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不管是彝族还是汉族,都是妈妈的孩子。”她用母爱阐释着少数民族与汉族都是一家人。
在陆学英的心里,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别人有需求,她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陆学英是社区志愿服务队骨干,周围邻居发生矛盾,她总是热心前往调解;看见比自己困难的人,她都要力所能及地捐钱捐物。“我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平凡的事,而且我很快乐,帮助别人真的是很快乐。”这是陆学英从心里发出的一种感情,这也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改变藏区孩子的命运她是民族教育先锋
模范个人色准藏族阿坝州壤塘县城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色准经常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从众多藏区孩子中脱颖而出,率先接受现代教育,也让她深知,教育对藏区孩子幸福人生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何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教育事业,31年如一日,将所有精力都奉献给民族教育的原因。
31年来,色准在自己的岗位上钻研业务知识、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上优质课、观摩课,撰写教学论文、散文,创作少儿歌曲等,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成长为壤塘县城关小学校长。她深知,要改变大山中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就要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小培养民族大团结理念,坚定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信心。色准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根据牧区孩子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普通模式、一类模式、二类模式等三种教学模式并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色准的带领坚持下,师生们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千名教师进万家”“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行”“党带团团带队”“建花园般学校,育花朵般学生”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绵阳、温州、上海等社会帮扶资源,创办特色班级,提升教育质量。色准还以少年宫特色社团为切入点,在学校开办了雏鹰舞蹈社团、雏鹰藏汉书法社团,开设了弹唱、藏戏、唐卡等23种特色课,把多元素民族文化融入学生的爱好兴趣中,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打造出了独具一格的特色教育活动,校园里处处都是出自孩子之手的各类作品。她牵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宿舍、食堂文化建设中,让整洁、规范、舒适的学生宿舍成为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训基地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阿坝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各级各项殊荣500余人次。
色准常说,“我是一个牧民的孩子,也是向千万牧民发声的广播,我要用我的力量唱响别样的牧区教育。”
20余年心系高原藏区他与包虫病鏖战到底
模范个人王谦汉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防所科长
四川省藏区是包虫病重流行区,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饱受疾病困扰,防治任务异常艰巨。在与包虫病的战斗中,王谦站在了最前沿。20余年来,作为一名国家级疾病防控专家,王谦坚持不懈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藏区高原艰险地带,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创新科研,造福牧区群众。支撑他的,是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严谨态度。
海拔4200米以上的甘孜州石渠县,被称为“生命禁区”,王谦每年至少要去两次,每次驻守一至两个月。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路途艰险,王谦需要时刻面对如此严酷的工作条件,住帐篷、驱野狗、不洗澡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不真正到一线到患病群众中去,就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20余年来,王谦坚持亲自到现场指导开展工作,与基层防治人员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访问农牧民,调查人群、环境等疾病流行因素,积累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2015年底,石渠县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以来,王谦带领专业团队,结合藏区实际情况,在石渠县探索出“两抓四管六结合”的模式。犬只等传染源得到了有效管控,人群筛查做到全覆盖,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宣传教育全面深入、形式多样,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为全国藏区包虫病综合防治、推进防病脱贫目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为包虫病防治项目纳入四川省“两个加快”“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除了在一线的耕耘,王谦还是四川省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重点学科负责人,也是四川省制定包虫病防治规划及策略措施的主要牵头人,10多年来,他每年均参加包虫病防治国家级方案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审议。王谦在国内外首次提出草原生态恶化是泡型包虫病在青藏高原流行的重要因素,首次提出青藏高原泡型包虫病传染源主要是犬。他还曾提出一个小额卫生信贷的研究项目,改善牧区群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投身民族公益慈善“90后”苗族小伙把爱带进大凉山
模范个人杨秀明苗族自贡市众缘普济公益慈善促进会副会长
别看杨秀明很年轻,他却有着深沉的民族团结情怀。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少数民族青年,“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理念深植于他的内心。
在大学期间,杨秀明连续4年参加了凉山州麻风村帮扶志愿者活动。2013年大学毕业后,杨秀明放弃了公费留学、读研的机会和高薪工作机会,选择了少数民族公益慈善事业。他带队筹建成立了自贡市众缘普济公益慈善促进会,开始不间断地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大凉山开展帮扶活动。2017年,杨秀明带领团队全力筹资131.86万元建立了众缘普济助养助学中心,定向资助了33名彝族孩子,将47名凉山州美姑县贫困地区特困家庭的彝族孩子接到自贡学习和生活。为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条件,他带领团队启动了“麻风老人照料”行动,累计筹资126万元用于资助凉山州美姑县瓦吉吉村康复院麻风病康复患者,改造了康复院的活动室、餐厅等基础设施,帮助17位散居的彝族麻风病老人解决了生活、照料问题。他连续7年组织爱心人士开展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捐资助学活动,累计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267名,投入助学资金280余万元,向昭觉县、美姑县、金阳县等6000多名彝区儿童赠送价值400余万元营养餐。他还在厦门、成都设立了志愿活动点,定期带领志愿团队开展“众缘衣慰”衣物募集和发放活动,累计募到衣服、棉被等价值430余万元的物资51万件,发放到四川凉山、云南昭通和贵州遵义等地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惠及3万余人。
这些年来,杨秀明的足迹遍布凉山州越西、美姑、昭觉、金阳、布拖、冕宁、普格、雷波等贫困少数民族山区,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少数民族群体,积极为民族团结、公益慈善、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先后发动了1000余名志愿者加入到助力凉山州等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事业。他说,“于我而言,一个人只有在奉献自己时,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