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支招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2”
观点热议
“在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且大有可为。”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东坡区文广旅新局文创办副主任何学彬充满信心地说。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出现与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内容。
文旅融合应该注意什么?如何以文旅融合释放发展动能?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支招。
做加法
并非简单相加
要在“体验感”上做文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的相加,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相融。”何学彬说,这也是破除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有效途径,实现文化旅游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随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去年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2.75亿元。在何学彬看来,悠久灿烂的巴蜀文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让四川在文旅融合上拥有先天的优势。
但有资源并不是意味着一定有市场。何学彬发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多文化旅游者要的不是文化,而是文化感,是文化的体验感,“这可以看作文化旅游的核心,也要求我们要在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体验感上做文章。”
何学彬认为,文化感需要从场所记忆和集体记忆中摄取,转化为场景、故事、故事线,并通过技术,带给游客感官、行为、思维和情感体验,“这也促使我们由‘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她以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为例,“就是将当地文化与山水旅游景点紧密结合,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做乘法
发掘特色IP
打造属于自己的文旅产品
文旅融合,IP为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关键是开发出被市场认可的文化旅游产品。
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看来,现在,很多地方在文旅融合上有内容短板,“原创的东西少,属于自己的特色东西少。”
四川的最大特色IP是什么?郑晓幸聊到了3月8日举行的四川代表团开放日活动。在当天的活动上,“三九大”的提炼让很多媒体记者印象深刻。“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我认为这个‘三九大’就是四川最大最好的文化IP。”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采访三部制片人王兆深有同感。“一提到大熊猫,大家就会想到四川。”王兆说,但我们对大熊猫的文化IP挖掘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中去。
在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看来,因为有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和雄奇幽险的自然景观,四川的特色文化IP还可以聚焦民族地区,在融合中催生新产品、形成新业态。
做叠加
从资金到人才
注重全链条的完善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新动能。郑晓幸同样认同,在他看来,要推动文旅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盯紧市场、盯紧消费主体。
“现在消费主体是‘80后’‘90’后甚至‘00后’,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主体。”郑晓幸说,这就要求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引领新型文旅消费。
何学彬认为,除了消费,现在文旅融合对于资金和人才的吸附力也越来越强,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和全链条的打造对推动融合有着积极的作用。事实上,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被鼓励进入文旅领域。“可以多方位多渠道鼓励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从业人才的缺口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有一定跨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王兆认为,对此要从根源入手,做好结构性、储备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