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劳动竞赛表彰大会举行

  • 2018年10月11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填筑突破100米关键里程碑目标,满足200年一遇度汛要求。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

      10月11日,2万余名建设者奋战在甘孜州雅江县境内两河口水电站建设现场。这个世界第三高土石坝正在进行关键的心墙填筑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奋战,目前心墙填筑已突破100米重大节点目标,向着295米大坝目标高度冲刺。同日,凉山州木里县境内杨房沟水电站建设现场,万名建设者集结,电站已具备大坝混凝土浇筑条件,正向着10月底实现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这一关键里程碑目标奋进。

      当天,以“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在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填筑现场举行。一批在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将受到四川省总工会表彰。

      科技管理创新 “克难题”“开先河”勇往直前

      10月3日上午,碾压车司机彭力驾驶碾压车对大坝心墙进行振动碾压。彭力已经在两河口工地干了3年,今年人手紧张,他已经快1年没有回过家了,“10月黄金施工期到来,会更忙。”虽然工地生活寂寞辛苦,但彭力说,能参与世界级的水电站建设,他深感骄傲。

      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华介绍,两河口大坝综合规模和建设难度位居全世界土石坝工程前列,国内外无论是技术规范还是工程实例方面都没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电站建设将面临高海拔、高边坡、高土石坝、高泄洪流速等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与挑战。杨房沟水电站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是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实践项目管理创新机制的“关键之举”。面对一系列困难与挑战,雅砻江公司秉承“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发展与管理理念,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升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水平。

      在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设立雅砻江联合基金,探索出了一条运用市场化手段,集成科研资源,业主主导,联合创新的新路子——两河口295米超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推动中国土石坝筑坝技术从200米级向300米级跨越;工程研发的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与进度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坝料全过程实时监控,把精准度控制在厘米级范围以内;为大坝施工研发的“堆石坝土心墙冬、雨季施工科研成套技术”,填补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水电施工空白……

      在杨房沟水电站,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一体化优势,最大程度挖掘强强联合的潜力。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管理模式主要采取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杨房沟水电站选择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开辟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进行建设的先河。从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两年多的探索来看,总承包方积极主动掌控施工进度、成本与风险控制力更强、安全质量管理更严格、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高,达到“降成本、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的目的。目前,杨房沟水电站建立了国内水电工程施工首个“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风险及智能定位监控系统”、首个“安全生产风险在线管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控和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杨房沟水电站之后,业内多个水电开发公司相继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由“看得见”向“看不见”发展

      6月12日,杨房沟建设管理局组织开展2018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10.4万尾鱼苗流进雅砻江的滔滔江水,包括长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和鲈鲤等珍稀鱼类,努力恢复雅砻江中游鱼类种群数量和鱼类生态多样性。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努力探索开发效益优、生态保护完整、人文环境和谐的流域开发模式,在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切实落实“三同时”环保水保措施,通过鱼类增殖站建设、生态流量泄放、鱼类产卵场建设、生产废水“零排放”等方式帮助原有鱼类生存和繁殖,环保的内容由过去陆地上的植被保护等“看得见的保护”发展到水下的“看不见的保护”。

      杨房沟建设管理局局长曾新华介绍,他们新建高线混凝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左岸地下洞室群废水沉淀池,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同时,发挥环保水保监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第三方监测单位服务功能,开展环保水保全过程监理和监测指导,每季度开展工程建设区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第三方监测工作,以监测结果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水保工作。

      两河口水电站在劳动竞赛中,确定了“零容忍、重处罚,重保护、三同时,亮美丑、创样板”的环保管理思路,每月例会上对各项目进行“亮美亮丑”,开展环境问题整改曝光、环保问题自查与整改。白玛营地打造“和谐共建林”“库区树木移栽保护园”等,工程占地、水库淹没的树木已有2500余株在两河口电站安了新家;土料场公路沿线同步开展了生态恢复工作;启动了放流规模50万尾的鱼类增殖站建设,努力构建人鱼和谐的生态环境。

      民生工程建设 助力群众从“脱贫”到“致富”

      9月30日,甘孜州雅江县普巴绒乡雅中村村民阿甲开着贷款40万元买的翻斗车,往返在两河口水电站料场到大坝的路上。建设高峰期到来,30公里的路程,他单边一趟要跑2个多小时,一天要跑四五趟。尽管辛苦,可收入可观,靠着在工地开翻斗车,阿甲的年收入近20万元。“我已经开了3年车,贷款两年多就还完了,挣的钱还在县城买了房产。”阿甲开心地说。3年前,他还只能靠挖药材、打零工生活,年收入不到2万元,如今的变化,他做梦都想不到。

      不只是阿甲,两河口水电站每天有300多辆货车、翻斗车在工地忙碌,其中大部分是本地人参与建设。阿甲所在的村子,就有20多个村民,开着20多辆车在工地干活,村里甚至还成立了物流运输公司,招揽生意。

      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介绍,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税收贡献。按照审定的概算,电站建设期间可为甘孜州贡献税费总计25.6亿元,其中增值税及附加税10.82亿元、耕地占用税14.78亿元,行政性费用18亿元。两河口水电站各项税费的持续解缴,显著提升了州县各级财政实力。

      基础设施跨越式提升。以前沿着弯曲的山路出行,现在新建等级公路超过210公里;以前冬天没有电,现在新建电网近300公里,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电源;以前用山沟水,夏季浑浊,现在用上了自来水。

      当地产业跨越式发展。交通运输业方面,电站95%的散装物料由本地运输,有一辆货车就能让一个家庭致富;服务业方面,雅江县城宾馆一铺难求;蔬菜养殖业方面,电站2万余名建设者的用餐,优先向周边老百姓采购。电站积极参与昆地村蔬菜基地建设,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藏族村民开展技术指导,并全力帮助村民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现已累计从蔬菜基地采购蔬菜11万余斤。

      教育帮扶改变下一代。两河口电站与当地和谐共建,通过捐助图书、“六一”儿童节联谊等方式关心孩子,并组织优秀学生到电站参观交流。曾到两河口电站参观的学生吉玛说,“没想到世界级的水电站就在我的家乡建设,现场太震撼了。”她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像电站的叔叔阿姨一样,有朝一日也能参与这样的世界级工程建设。

      就业帮扶促进脱贫致富。推动以“解决一人就业、带动一家脱贫”为主题的“就业帮扶”活动,发动工区内相关参建单位积极招聘本地人员务工。2017年,两河口工区累计招聘当地务工人员超过1000人次,创收达2000万余元。

      杨房沟水电站的建设,也积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电站坝址和库区涉及凉山州木里县和甘孜州九龙县,为藏族聚居区,均属贫困地区。电站建设变藏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造血功能。杨房沟水电站筹建前,无任何等级公路通往工程区,仅有简易的林场道路、通乡道路和羊肠小道可供通行。经过4年多的鏖战,一条全长91.3公里的三级公路已经贯通,在打通雅砻江中游梯级电站建设瓶颈的同时,实现了藏族同胞对“天路”的愿望。 (欣忆 图片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劳动竞赛表彰大会举行

  • 2018年10月11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填筑突破100米关键里程碑目标,满足200年一遇度汛要求。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

      10月11日,2万余名建设者奋战在甘孜州雅江县境内两河口水电站建设现场。这个世界第三高土石坝正在进行关键的心墙填筑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奋战,目前心墙填筑已突破100米重大节点目标,向着295米大坝目标高度冲刺。同日,凉山州木里县境内杨房沟水电站建设现场,万名建设者集结,电站已具备大坝混凝土浇筑条件,正向着10月底实现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这一关键里程碑目标奋进。

      当天,以“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在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填筑现场举行。一批在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里程碑目标实现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将受到四川省总工会表彰。

      科技管理创新 “克难题”“开先河”勇往直前

      10月3日上午,碾压车司机彭力驾驶碾压车对大坝心墙进行振动碾压。彭力已经在两河口工地干了3年,今年人手紧张,他已经快1年没有回过家了,“10月黄金施工期到来,会更忙。”虽然工地生活寂寞辛苦,但彭力说,能参与世界级的水电站建设,他深感骄傲。

      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华介绍,两河口大坝综合规模和建设难度位居全世界土石坝工程前列,国内外无论是技术规范还是工程实例方面都没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电站建设将面临高海拔、高边坡、高土石坝、高泄洪流速等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与挑战。杨房沟水电站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是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实践项目管理创新机制的“关键之举”。面对一系列困难与挑战,雅砻江公司秉承“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发展与管理理念,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升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水平。

      在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设立雅砻江联合基金,探索出了一条运用市场化手段,集成科研资源,业主主导,联合创新的新路子——两河口295米超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推动中国土石坝筑坝技术从200米级向300米级跨越;工程研发的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与进度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坝料全过程实时监控,把精准度控制在厘米级范围以内;为大坝施工研发的“堆石坝土心墙冬、雨季施工科研成套技术”,填补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水电施工空白……

      在杨房沟水电站,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一体化优势,最大程度挖掘强强联合的潜力。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管理模式主要采取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杨房沟水电站选择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开辟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进行建设的先河。从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两年多的探索来看,总承包方积极主动掌控施工进度、成本与风险控制力更强、安全质量管理更严格、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高,达到“降成本、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的目的。目前,杨房沟水电站建立了国内水电工程施工首个“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风险及智能定位监控系统”、首个“安全生产风险在线管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控和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杨房沟水电站之后,业内多个水电开发公司相继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由“看得见”向“看不见”发展

      6月12日,杨房沟建设管理局组织开展2018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10.4万尾鱼苗流进雅砻江的滔滔江水,包括长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和鲈鲤等珍稀鱼类,努力恢复雅砻江中游鱼类种群数量和鱼类生态多样性。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努力探索开发效益优、生态保护完整、人文环境和谐的流域开发模式,在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切实落实“三同时”环保水保措施,通过鱼类增殖站建设、生态流量泄放、鱼类产卵场建设、生产废水“零排放”等方式帮助原有鱼类生存和繁殖,环保的内容由过去陆地上的植被保护等“看得见的保护”发展到水下的“看不见的保护”。

      杨房沟建设管理局局长曾新华介绍,他们新建高线混凝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左岸地下洞室群废水沉淀池,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同时,发挥环保水保监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第三方监测单位服务功能,开展环保水保全过程监理和监测指导,每季度开展工程建设区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第三方监测工作,以监测结果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水保工作。

      两河口水电站在劳动竞赛中,确定了“零容忍、重处罚,重保护、三同时,亮美丑、创样板”的环保管理思路,每月例会上对各项目进行“亮美亮丑”,开展环境问题整改曝光、环保问题自查与整改。白玛营地打造“和谐共建林”“库区树木移栽保护园”等,工程占地、水库淹没的树木已有2500余株在两河口电站安了新家;土料场公路沿线同步开展了生态恢复工作;启动了放流规模50万尾的鱼类增殖站建设,努力构建人鱼和谐的生态环境。

      民生工程建设 助力群众从“脱贫”到“致富”

      9月30日,甘孜州雅江县普巴绒乡雅中村村民阿甲开着贷款40万元买的翻斗车,往返在两河口水电站料场到大坝的路上。建设高峰期到来,30公里的路程,他单边一趟要跑2个多小时,一天要跑四五趟。尽管辛苦,可收入可观,靠着在工地开翻斗车,阿甲的年收入近20万元。“我已经开了3年车,贷款两年多就还完了,挣的钱还在县城买了房产。”阿甲开心地说。3年前,他还只能靠挖药材、打零工生活,年收入不到2万元,如今的变化,他做梦都想不到。

      不只是阿甲,两河口水电站每天有300多辆货车、翻斗车在工地忙碌,其中大部分是本地人参与建设。阿甲所在的村子,就有20多个村民,开着20多辆车在工地干活,村里甚至还成立了物流运输公司,招揽生意。

      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介绍,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税收贡献。按照审定的概算,电站建设期间可为甘孜州贡献税费总计25.6亿元,其中增值税及附加税10.82亿元、耕地占用税14.78亿元,行政性费用18亿元。两河口水电站各项税费的持续解缴,显著提升了州县各级财政实力。

      基础设施跨越式提升。以前沿着弯曲的山路出行,现在新建等级公路超过210公里;以前冬天没有电,现在新建电网近300公里,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电源;以前用山沟水,夏季浑浊,现在用上了自来水。

      当地产业跨越式发展。交通运输业方面,电站95%的散装物料由本地运输,有一辆货车就能让一个家庭致富;服务业方面,雅江县城宾馆一铺难求;蔬菜养殖业方面,电站2万余名建设者的用餐,优先向周边老百姓采购。电站积极参与昆地村蔬菜基地建设,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藏族村民开展技术指导,并全力帮助村民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现已累计从蔬菜基地采购蔬菜11万余斤。

      教育帮扶改变下一代。两河口电站与当地和谐共建,通过捐助图书、“六一”儿童节联谊等方式关心孩子,并组织优秀学生到电站参观交流。曾到两河口电站参观的学生吉玛说,“没想到世界级的水电站就在我的家乡建设,现场太震撼了。”她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像电站的叔叔阿姨一样,有朝一日也能参与这样的世界级工程建设。

      就业帮扶促进脱贫致富。推动以“解决一人就业、带动一家脱贫”为主题的“就业帮扶”活动,发动工区内相关参建单位积极招聘本地人员务工。2017年,两河口工区累计招聘当地务工人员超过1000人次,创收达2000万余元。

      杨房沟水电站的建设,也积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电站坝址和库区涉及凉山州木里县和甘孜州九龙县,为藏族聚居区,均属贫困地区。电站建设变藏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造血功能。杨房沟水电站筹建前,无任何等级公路通往工程区,仅有简易的林场道路、通乡道路和羊肠小道可供通行。经过4年多的鏖战,一条全长91.3公里的三级公路已经贯通,在打通雅砻江中游梯级电站建设瓶颈的同时,实现了藏族同胞对“天路”的愿望。 (欣忆 图片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