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编制的你赶快来看!今天四川机构编制重大政策发布!
下午3点,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四川机构编制工作“1+8”政策体系新闻发布会。
四川省委编办(省审改办)主任雷世界,副主任简旭东、张健,机关党委书记蒲善明,省审改办专职副主任任杰,坐阵发布会现场,就政策体系有关内容进行介绍和问题解答。
什么是“1+8”政策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机构编制作出的重大部署和深化落实中央编办提出的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既要管住、更要管好”的大要求,经省委常委会审议同意,我省制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工作的“1+8”文件。
“1+8”政策体系由1个管总文件和8个细化办法组成,包括:
“1”个管总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
是整个政策体系的“纲”,发挥总揽作用。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的机构编制工作定目标、明思路、提措施。
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机构编制体制机制。
“8”个细化办法:
《关于省级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的办法》
《关于政法专项编制挖潜增效的办法》
《关于深入推进全省机构编制法制化工作的办法》
《关于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
《关于建立设置产业园区管理机构长效激励机制的意见》
《关于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的办法(试行)》
《关于在部分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的办法(试行)》
《关于加强全省机构编制系统自身建设的办法》
“8”个细化办法是整个政策体系的“目”,发挥支撑作用,重在从8个关键操作层面深化落实总体意见,构建相辅相成的政策体系,同时形成八大工作重点和特色。
为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的机构编制工作“1+8”政策体系进行发布和解读,省委编办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雷世界主任看来——
“从全国来看,这属于省级编办的第一家;从历史来看,这属于四川机构编制工作史上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1编办不是编书的
大家对编办了解不多。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是“新朋友”,在新闻视野中,我们是“新面孔”。
编办不是编书的。从定位上说,我们既是省委的工作部门,也是省政府的工作部门,列入省委机构序列,属于省编委的办事机构。
2机构编制必须“管住又管活”
机构编制是为党所有的十分稀缺并处于源头的重要执政资源。
“执政”是说它是党执政最基础、最关键的资源,这是它的政治属性;
“稀缺”是说它是不可再生、更不可无限的资源,这是它的自然属性;
“源头”是说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先行,这是它的层级属性。
机构编制必须“既管住又管活”。
从全国来看,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越是机构编制相对较多,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机构编制相对较少;再看我省,一些机构编制相对较少的新建市县,经济增速反而高于机构编制相对较多的老市县。
“深究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建市县把有限的编制用活了。”
3“1+8”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1+8”政策体系经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单纯靠“秀才”坐在办公室里写出来的,而是源于实践、源于基层、源于广泛的民意。
省委编办做了万人问卷,上问到中央编办和省领导、下问到基层干部群众、中间问到省直部门和兄弟省市,归纳调研成果并与中央要求有机结合,最终形成“1+8”政策体系。
4“人才下派”是在群众的心坎上评定职称
人才下不到基层一线,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相对上级机关而言基层待遇差,人员职称评定受局限。尤其是教师、医生在基层评职称“天花板效应”明显。
我们在分文件中提出“岗编适度分离”的措施。鼓励和引导事业单位人才支援乡村,将编制和人事关系留在市县,工作下到基层,简称“人才下派”,由此让人才安心于在广阔大地上书写论文、在群众的心坎上评定职称。
新闻发布会上,省委编办(省审改办)各相关负责人就“1+8”政策体系中的要点回答记者,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
能上能下激活园区机构升格资源
谈到“1+8”文件中涉及的《关于建立设置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激励长效机制的意见》时,省委编办副主任简旭东说:
在过去的管理中,简单的机构升格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升格前"靠运气、靠坐等",升格时"天上掉馅饼、人人有一份",升格后"一升定终身、坐享其成"的"三大现象",使我们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白白浪费。
为在产业园区管理上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效益,我们建立机构设置与园区全面发展、事业单位运行成效的挂钩机制。在园区制定12项全面发展指标,综合考评园区的经济发展、治理水平和政治生态,推动园区全面创新发展。
综合考虑工作实绩等量化考核指标,每年明确一定比例的园区管理机构、事业单位升格。
反之,对连续两年没有达到相关考核标准的事业单位,以及对园区机构升格后出现相关指标低于报批时核定标准的,限期1年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实行降格处理。
“岗编适度分离”让10万人才流向基层
“岗编适度分离”成发布会上的热词,引来媒体记者的争相发问。
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健例举了这样一个数字:
目前,全省已有超过10万人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直接为基层一线服务,并且深受基层群众好评。
许多地方存在一组矛盾。在基层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大量缺乏人才、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而市县这一级事业单位却存在程度不同的人员工作不饱和、人浮于事的现象。
“开展‘岗编适度分离管理’,鼓励和引导事业单位人才支援乡村,将编制和人事关系留在市县,可以享受县上、市上的优惠政策,而工作下派到基层,简称‘人才下派’。”张健给出了化解矛盾之道。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作出表率,选派了许多干部人才到基层,有的是挂职锻炼,有的是支医支教,有的是第一书记,虽然称呼不同,但都是广义的“岗编适度分离”。
她透露,泸州提拔重用岗编适度分离干部人才70多人担任党政群及事业单位领导,1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职称晋升。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