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念兹在兹 下足脱贫攻坚的“绣花”功夫

  • 2017年06月29日 08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版首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我省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如何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期“5人谈”邀请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和企业代表,畅谈自己的认识和行动。

      聚焦全省攻城拔寨

      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唐义:

      倾注工匠精神 力争连战连胜

      目前,全省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阶段。在首战告捷后,这件头等大事如何实现连战连胜?6月27日,本报记者专访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唐义。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要统筹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等关系。我省为何突出强调这六大关系?

      唐义:这六大关系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脱贫攻坚需要科学处理好的几个关键性重点问题,实质上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坚持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下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当前尤为突出和迫切需要抓好的,一是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深入推进面上脱贫攻坚的同时突出重中之重,解决好彝区藏区深度贫困问题;二是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既治标“摘穷帽”更要治本“拔穷根”,切实解决好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当务之急,也要科学谋划中长期产业发展,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要处理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一方面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帮扶,高质量完成每年度脱贫摘帽任务,另一方面对已脱贫对象经常性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散。

      记者:具体看,我省将如何切实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唐义: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同等重要,我省将主要采取四大举措。一是保持脱贫政策总体不变,在脱贫攻坚期内除住房建设等一次性政策外,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支持,确保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2020年扶贫标准。二是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产业扶贫上解决好“重生产、轻市场、销售难”问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就业扶贫上强化就业培训,积极开发贫困公益性就业岗位;金融扶贫上推广扶贫小额信贷,管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支持发展旅游、电商扶贫等。三是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制定落实“回看帮”措施。四是强化脱贫政策统筹衔接,2020年前入学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直至相应学业阶段的学业结束,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总之,就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

      记者:今年目标任务更重,为高标准交出年度答卷,有哪些“绣花”举措?

      唐义:去年我省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目标、问题和质量导向,下足“绣花”功夫,精耕细作。

      具体而言,就是要精心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延长扶贫产业链,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扶贫保险制度,完善劳务对接协作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精准落实特惠脱贫政策,全面落实农村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以及前面提到的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扶持政策等。精确配置脱贫攻坚资源,强化贫困村“五个一”帮扶的同时,对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实行“三个一”帮扶机制;用好“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精密完善脱贫长效机制,用好“六有”大数据平台,及时将返贫新增贫困人口纳入扶持系统;探索建立政策帮扶和群众参与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四好村”创建和“农民夜校”建设,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文明素养。 (侯冲 记者 李淼)

      国贫县的新打法

      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第一书记岳鑫:

      既要修路修房 又要发展产业

      宣汉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第一书记岳鑫认为,尽管月亮村按计划2017年将整村脱贫,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退出脱贫攻坚战场,还要构建脱贫长效机制,要以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抓项目打基础,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又确保贫困户稳步增收。

      记者:战斗在第一线,你对宣汉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责任有何看法?

      岳鑫:宣汉县划定了东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大片区”,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源,整体加快脱贫步伐;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完善脱贫攻坚工作小组,推行“县委常委担任贫困乡镇第一书记”制度;县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5+1帮扶力量”任务和责任清单;每月召开片区现场会,逐村检验扶贫成效,现场交流经验做法……

      记者:如何看待省党代会提出的“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

      岳鑫: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综合性很强。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修了多少路,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更应该注重脱贫后稳得住、不返贫。月亮村属边远山区,地理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户脱贫后仍然有可能再次返贫。所以我们更要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通过产业的培育,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家庭有稳定的收入。

      记者:帮扶工作中,长效脱贫机制如何构建?

      岳鑫:产业就是抓手。首先是因地制宜发展项目打基础,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月亮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制定了全村人畜饮水项目、危房和土坯房改造、公路建设、百合中药材种植、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五大攻坚行动”。同时依托“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百合中药材产业,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方式,按“11134”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既确保集体经济收入,又保证贫困户稳步增收。 (记者 曾实 徐莉莎)

      主战场的新思维

      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

      有信心确保今年13.47万人脱贫

      凉山州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今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为500个,贫困人口13.47万人,任务重,难度大。近日,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对本报记者表示,凉山州有信心确保有质量地完成脱贫任务,真正实现脱贫群众脱贫地区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记者:在去年完成454个贫困村退出、11.3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凉山州如何做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

      王永贵:凉山州是四川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统筹协调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凉山州不久前召开了回头看回头帮会议,提出要将“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与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要进村入户开展核查甄别并建立台账,重点核查已脱贫户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已退出贫困村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七有”,确保“回头帮”对象与年度脱贫对象同步同标准达标。

      记者:你如何理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王永贵:“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层面的脱贫标准,也是底线,在此基础上,四川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四个好”的目标。围绕“两不愁”,就是要着力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围绕“三保障”,就是要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深入实施15年免费教育,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围绕“四个好”,就是要在全面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积极培育新风正气,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记者:今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如何?

      王永贵:建房、修路,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从今年的建房修路计划来看,开工率已经达到100%。产业培育,是我们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目前,以核桃为主的“1+X”林业生态产业、“果薯蔬草药”农牧产业和劳务经济都蓬勃发展,“以购代捐”扶贫活动也正积极开展。此外,各县市依托劳务开发公司,充分用好东西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等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输出。从今年6月开始,凉山州将集中3年时间,计划投入约3.8亿元,实施建卡贫困户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有效提升贫困户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记者 何勤华)

      高原藏区的新路径

      松潘县委书记泽小勇:

      精准“造血”是摘帽的“金钥匙”


      高原藏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四大主战场”之一。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松潘县委书记泽小勇表示,用“绣花”功夫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造血”精准脱贫,是高原藏区与全省全国同步甩掉贫困帽子的“金钥匙”。

      记者:对于打脱贫攻坚战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您是如何理解和贯彻的?

      泽小勇:地域之间条件、资源千差万别,搞大水漫灌,必然事倍功半、费而不惠。以松潘为例,松潘55个贫困村分布在从山区到牧区的过渡地带,最远的贫困村距松潘县城305公里左右,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全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资源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像绣花那样精准定位、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规划,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细分贫困户,做好精准施策。

      记者:在您办公室挂着一张脱贫攻坚作战图,对图“绣花”,松潘取得了哪些成效?

      泽小勇:下足“绣花”功夫,贵在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项施策”为“立体施策”,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

      松潘一是规范设立了卫生扶贫救助、贫困户困难救助等六项扶贫基金,用于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在现有帮扶政策和制度保障基础上,解决仍然存在的与发展产业、看病就医等方面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二是加强就业培训和促进,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1362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38万人,基本实现每户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至2人稳定就业;三是创新推行了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县国投公司经营运作,贫困村每年按不低于8%的固定利率分红,目前32个贫困村均将48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将在县国投公司首批项目“松潘奇峡沟冰雪欢乐谷”中得到实惠;四是推广实施“牵手奔小康”党内帮扶工程,以强乡带弱乡、富村带穷村、先进带后进、部门带村寨,带动贫困村寨实现共同富裕;五是在小河乡试点推行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德“三项扶贫”举措,解决“单独老人户”因大病、无劳动力、缺技术等“返贫”的脱贫难题。

      目前,全县顺利实现10个贫困村退出、3172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2.97%下降到7.4%。

      记者: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松潘下一步将如何努力?

      泽小勇:决战决胜全面小康,需做到凝神聚力、心如细发,一针一针绣好花,一项一项抓具体。

      下一步松潘将重点加速推进西沟、花绿二海等项目的规划和开发,探索和发展景区带动型、产品开发型、乡村旅游型扶贫模式,推动贫困群众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得实惠;紧紧把握省环保厅、西南科技大学及大邑县对口帮扶平台和优势,深化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帮扶工作,大力推广羌活、莴笋等订单农业,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教育、感恩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脱贫、自我发展能力。 (记者 徐中成)

      脱贫攻坚聚力量

      兴文县鸿程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思琼:

      社会资金的参与是共赢之举

      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何发挥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最大效益?兴文县鸿程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思琼认为,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能够分担政府的压力,能够为贫困村带来实惠,自身也能获利,是一项共赢之举。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你认为有何深意?

      任思琼:脱贫攻坚工作越到后期难度越大。面对更大的困难,需要聚集更多的力量。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进入,是对脱贫攻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一种回应。同政府财政资金相比,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运作与管理更加灵活。财政资金“保基本”,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则可以发挥其灵活的特点,两者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能更好解决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难题。而且,金融资本、社会资金进入脱贫攻坚工作,往往是通过项目、产业等具体的形式进行。对贫困村来说,有利于盘活资源,为持续发展增添动力;贫困群众更是可以直接受益,包括基础设施上的改变和更多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而对于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本身而言,进入到脱贫攻坚中也会有一定的利润。

      记者: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会不会“跑偏”?如何确保其发挥积极作用?

      任思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之所以愿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既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也是受到了相关政策的鼓励。从政府的角度看,扶持引导应与监督监管并重,政府应该保持政策的开放性与连贯性,确保政策在执行当中不会走样,为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而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则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记者:兴文县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效果如何?

      任思琼:在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村,我们公司通过租用村集体资产、流转土地等形式,建起了养殖场与乌鸡体验馆,为当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卖特色农产品等,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贫困户脱贫。目前,兴文县还在探索为每一个村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推动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以管理公司为平台,村集体与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合作将会有更多空间。 (记者 黄大海)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念兹在兹 下足脱贫攻坚的“绣花”功夫

  • 2017年06月29日 08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版首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我省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如何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期“5人谈”邀请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和企业代表,畅谈自己的认识和行动。

      聚焦全省攻城拔寨

      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唐义:

      倾注工匠精神 力争连战连胜

      目前,全省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阶段。在首战告捷后,这件头等大事如何实现连战连胜?6月27日,本报记者专访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唐义。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要统筹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等关系。我省为何突出强调这六大关系?

      唐义:这六大关系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脱贫攻坚需要科学处理好的几个关键性重点问题,实质上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坚持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下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当前尤为突出和迫切需要抓好的,一是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深入推进面上脱贫攻坚的同时突出重中之重,解决好彝区藏区深度贫困问题;二是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既治标“摘穷帽”更要治本“拔穷根”,切实解决好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当务之急,也要科学谋划中长期产业发展,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要处理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一方面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帮扶,高质量完成每年度脱贫摘帽任务,另一方面对已脱贫对象经常性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散。

      记者:具体看,我省将如何切实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唐义: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同等重要,我省将主要采取四大举措。一是保持脱贫政策总体不变,在脱贫攻坚期内除住房建设等一次性政策外,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支持,确保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2020年扶贫标准。二是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产业扶贫上解决好“重生产、轻市场、销售难”问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就业扶贫上强化就业培训,积极开发贫困公益性就业岗位;金融扶贫上推广扶贫小额信贷,管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支持发展旅游、电商扶贫等。三是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制定落实“回看帮”措施。四是强化脱贫政策统筹衔接,2020年前入学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直至相应学业阶段的学业结束,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总之,就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

      记者:今年目标任务更重,为高标准交出年度答卷,有哪些“绣花”举措?

      唐义:去年我省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目标、问题和质量导向,下足“绣花”功夫,精耕细作。

      具体而言,就是要精心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延长扶贫产业链,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扶贫保险制度,完善劳务对接协作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精准落实特惠脱贫政策,全面落实农村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以及前面提到的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扶持政策等。精确配置脱贫攻坚资源,强化贫困村“五个一”帮扶的同时,对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实行“三个一”帮扶机制;用好“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精密完善脱贫长效机制,用好“六有”大数据平台,及时将返贫新增贫困人口纳入扶持系统;探索建立政策帮扶和群众参与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四好村”创建和“农民夜校”建设,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文明素养。 (侯冲 记者 李淼)

      国贫县的新打法

      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第一书记岳鑫:

      既要修路修房 又要发展产业

      宣汉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第一书记岳鑫认为,尽管月亮村按计划2017年将整村脱贫,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退出脱贫攻坚战场,还要构建脱贫长效机制,要以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抓项目打基础,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又确保贫困户稳步增收。

      记者:战斗在第一线,你对宣汉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责任有何看法?

      岳鑫:宣汉县划定了东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大片区”,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源,整体加快脱贫步伐;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完善脱贫攻坚工作小组,推行“县委常委担任贫困乡镇第一书记”制度;县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5+1帮扶力量”任务和责任清单;每月召开片区现场会,逐村检验扶贫成效,现场交流经验做法……

      记者:如何看待省党代会提出的“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

      岳鑫: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综合性很强。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修了多少路,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更应该注重脱贫后稳得住、不返贫。月亮村属边远山区,地理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户脱贫后仍然有可能再次返贫。所以我们更要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通过产业的培育,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家庭有稳定的收入。

      记者:帮扶工作中,长效脱贫机制如何构建?

      岳鑫:产业就是抓手。首先是因地制宜发展项目打基础,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月亮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制定了全村人畜饮水项目、危房和土坯房改造、公路建设、百合中药材种植、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五大攻坚行动”。同时依托“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百合中药材产业,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方式,按“11134”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既确保集体经济收入,又保证贫困户稳步增收。 (记者 曾实 徐莉莎)

      主战场的新思维

      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

      有信心确保今年13.47万人脱贫

      凉山州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今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为500个,贫困人口13.47万人,任务重,难度大。近日,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对本报记者表示,凉山州有信心确保有质量地完成脱贫任务,真正实现脱贫群众脱贫地区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记者:在去年完成454个贫困村退出、11.3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凉山州如何做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

      王永贵:凉山州是四川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统筹协调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凉山州不久前召开了回头看回头帮会议,提出要将“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与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要进村入户开展核查甄别并建立台账,重点核查已脱贫户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已退出贫困村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七有”,确保“回头帮”对象与年度脱贫对象同步同标准达标。

      记者:你如何理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王永贵:“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层面的脱贫标准,也是底线,在此基础上,四川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四个好”的目标。围绕“两不愁”,就是要着力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围绕“三保障”,就是要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深入实施15年免费教育,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围绕“四个好”,就是要在全面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积极培育新风正气,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记者:今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如何?

      王永贵:建房、修路,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从今年的建房修路计划来看,开工率已经达到100%。产业培育,是我们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目前,以核桃为主的“1+X”林业生态产业、“果薯蔬草药”农牧产业和劳务经济都蓬勃发展,“以购代捐”扶贫活动也正积极开展。此外,各县市依托劳务开发公司,充分用好东西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等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输出。从今年6月开始,凉山州将集中3年时间,计划投入约3.8亿元,实施建卡贫困户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有效提升贫困户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记者 何勤华)

      高原藏区的新路径

      松潘县委书记泽小勇:

      精准“造血”是摘帽的“金钥匙”


      高原藏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四大主战场”之一。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松潘县委书记泽小勇表示,用“绣花”功夫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造血”精准脱贫,是高原藏区与全省全国同步甩掉贫困帽子的“金钥匙”。

      记者:对于打脱贫攻坚战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您是如何理解和贯彻的?

      泽小勇:地域之间条件、资源千差万别,搞大水漫灌,必然事倍功半、费而不惠。以松潘为例,松潘55个贫困村分布在从山区到牧区的过渡地带,最远的贫困村距松潘县城305公里左右,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全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资源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像绣花那样精准定位、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规划,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细分贫困户,做好精准施策。

      记者:在您办公室挂着一张脱贫攻坚作战图,对图“绣花”,松潘取得了哪些成效?

      泽小勇:下足“绣花”功夫,贵在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项施策”为“立体施策”,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

      松潘一是规范设立了卫生扶贫救助、贫困户困难救助等六项扶贫基金,用于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在现有帮扶政策和制度保障基础上,解决仍然存在的与发展产业、看病就医等方面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二是加强就业培训和促进,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1362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38万人,基本实现每户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至2人稳定就业;三是创新推行了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县国投公司经营运作,贫困村每年按不低于8%的固定利率分红,目前32个贫困村均将48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将在县国投公司首批项目“松潘奇峡沟冰雪欢乐谷”中得到实惠;四是推广实施“牵手奔小康”党内帮扶工程,以强乡带弱乡、富村带穷村、先进带后进、部门带村寨,带动贫困村寨实现共同富裕;五是在小河乡试点推行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德“三项扶贫”举措,解决“单独老人户”因大病、无劳动力、缺技术等“返贫”的脱贫难题。

      目前,全县顺利实现10个贫困村退出、3172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2.97%下降到7.4%。

      记者: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松潘下一步将如何努力?

      泽小勇:决战决胜全面小康,需做到凝神聚力、心如细发,一针一针绣好花,一项一项抓具体。

      下一步松潘将重点加速推进西沟、花绿二海等项目的规划和开发,探索和发展景区带动型、产品开发型、乡村旅游型扶贫模式,推动贫困群众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得实惠;紧紧把握省环保厅、西南科技大学及大邑县对口帮扶平台和优势,深化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帮扶工作,大力推广羌活、莴笋等订单农业,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教育、感恩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脱贫、自我发展能力。 (记者 徐中成)

      脱贫攻坚聚力量

      兴文县鸿程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思琼:

      社会资金的参与是共赢之举

      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何发挥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最大效益?兴文县鸿程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思琼认为,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能够分担政府的压力,能够为贫困村带来实惠,自身也能获利,是一项共赢之举。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你认为有何深意?

      任思琼:脱贫攻坚工作越到后期难度越大。面对更大的困难,需要聚集更多的力量。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进入,是对脱贫攻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一种回应。同政府财政资金相比,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运作与管理更加灵活。财政资金“保基本”,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则可以发挥其灵活的特点,两者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能更好解决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难题。而且,金融资本、社会资金进入脱贫攻坚工作,往往是通过项目、产业等具体的形式进行。对贫困村来说,有利于盘活资源,为持续发展增添动力;贫困群众更是可以直接受益,包括基础设施上的改变和更多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而对于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本身而言,进入到脱贫攻坚中也会有一定的利润。

      记者: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会不会“跑偏”?如何确保其发挥积极作用?

      任思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之所以愿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既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也是受到了相关政策的鼓励。从政府的角度看,扶持引导应与监督监管并重,政府应该保持政策的开放性与连贯性,确保政策在执行当中不会走样,为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而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则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记者:兴文县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效果如何?

      任思琼:在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村,我们公司通过租用村集体资产、流转土地等形式,建起了养殖场与乌鸡体验馆,为当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卖特色农产品等,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贫困户脱贫。目前,兴文县还在探索为每一个村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推动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以管理公司为平台,村集体与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合作将会有更多空间。 (记者 黄大海)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