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号线1月开建 成都地铁征集PPP合作伙伴
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走向示意图。制图 高翔
地铁建设资金量大,钱从哪里来?12月9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采取PPP模式对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和9号线一期工程对外公开征集PPP合作伙伴。根据目前发布的公告,地铁17号线一期预计明年1月开工,建成后,将连接成都市中心城区与双流、温江组团,定位为市域快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作为成都第二条地铁环线,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底通车试运营。
17号线一期
共设车站9座换乘站5座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由该社会资本方与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地铁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运营维护以及授权范围内的非客运服务业务经营,合作期满无偿移交。
成都地铁17号线是连接成都市中心城区与双流、温江的市域快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一环路的5号线省骨科医院站,沿永康路向西出绕城高速后,主线延伸至温江区永义镇,支线通往双流区东升组团。线路全长49.6公里,设车站21座。
17号线一期工程范围为易园站(含)至机投镇站,线路主要沿灌温路、凤溪大道、凤翔大道、香榭大道、永康路,自西向东敷设。线路长约25.8公里,其中高架段长约5.5公里,过渡段长约0.5公里,地下段长约19.8公里,共设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7座,平均站间距3.159公里。换乘站5座。17号线一期工程分别在双流设五桐庙停车场,在温江设永义车辆段。设永义、武青(和9号线合建)主变电所两座。采用双线全封闭独立运行系统。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速度目标值为140公里/时的快线。
明年1月开工
计划2020年年底前建成
据了解,成都地铁1、2、3、4号线使用的是B型车,之后的线路将全部使用A型车,17号线也不例外。A型车车厢宽3米,比B型车宽0.2米,同时A型车更长,一节A型车可以搭载比一节B型车更多的乘客:A型车一节定员310人,而B型车一节定员230-250人。与定员相对应,A型车每节有5对车门,而B型车每节只有4对车门(列车左右两侧各一个门叫一对)。
根据公告,地铁17号一期工程初始投资总额约为172亿元。项目计划2017年1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底前建成并完成空载试运行,2021年1月1日开始试运营,建设总工期约4年。
12月9日,记者从成都地铁公司获悉,地铁17号线一期可研报告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意味着进入“可以建设”的阶段。
9号线一期
串联3.5环西南半环
除此之外,此次招标的还有地铁9号线一期。9号线主要沿3.5环布设,这条线路也是继成都地铁7号线后,成都地铁又一条环线。
9号线一期工程范围为金融中心东站(含)至成飞集团站(含),串联3.5环西南半环,线路主要沿锦城大道-太平寺机场南侧-簇锦南路-武青南路-武青北路-成飞路顺时针敷设。线路长约21.4公里,均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13座,其中有换乘站11座,平均站间距约为1.65公里。
9号线一期工程设一段一场,分别为武青车辆段和元华停车场;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位于元华停车场和武青车辆段内;控制中心与10号线合设,并在武青车辆段内设备用控制中心。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底通车试运营。
此外,12月8日,成都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11号线是连接中心城区、天府新区、新津县的市域快线。据此前公示的环评,11号线一期北起观东路站,途经新成仁路、夔州大道、福州路、正兴42路和迎宾大道,止于回龙路西站。线路全长22公里,设19座车站,可与1号线、5号线、6号线、18号线换乘。
该线路有望2017年开工,工期约48个月。根据可研报告,11号线车辆选用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6A编组地铁车辆。
PPP如何共建?
项目特许经营期暂定26年
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2016-2025年将是成都地铁投资额度最大、建设里程最多、建设任务最重、运营线网最密的十年。根据成都地铁新一轮建设规划和第四期建设规划,到2025年末,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规模不少于1000公里,投资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成都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外招标的两个工程,项目特许经营期暂定为26年,自特许经营合同正式签署次日起计算,包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为4年,政府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建设期;运营期为22年。如建设期调整,特许经营期作相应调整,但运营期维持22年,不作调整。在招标阶段,项目资本金按可研估算投资总额并考虑建设投资下浮后的总投资的20%确定,最终项目资本金按政府批复的投资概算及资本金比例调整,股东出资时间应满足项目建设要求。(记者 张想玲)
名词解释/
PPP模式
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