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四川政法工作盘点:“互联网+”打造指尖上的办事窗口
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互联网+”和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政法机关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优化和拓展便民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从简化办事程序,到审批权限下放,从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到微信“指尖办事”……四川政法机关探索出了便民新模式,将便民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群众手中。
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开启,2015年四川省高院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12368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据了解,成都市两级法院系统整合线上网络资源,通过“网店”式服务方便群众诉讼。并整合APP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让群众可以直接在网上提交起诉书,减少来回跑路。今年6月,四川首家便民诉讼服务通APP——成都市金牛区便民诉讼服务通APP正式开通上线,这也是四川首家开通的群众“掌上法律百事通”。市民只需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在网上办理诉讼和查看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案件办理情况。
同样是通过手机,当事人通过关注官方微信,还可以实时查阅每天实时更新的开庭信息,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线上预约旁听符合公开审理条件的案件庭审。
此外,四川省高院还积极探索网上缴费功能,办事群众可以通过网银、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方式在线缴费。而在过去,当事人起诉时必须持法院开具的缴费单到指定银行缴费,再持银行缴费凭证返回法院开具正式收取诉讼费票据完成缴费立案。
打造“互联网+信息公开”公示新模式
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谢崇航介绍,四川省高院利用互联网完成了对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的开通。平台解决了当事人不进法院大门,便可利用互联网接收数据,全面了解案件的进展。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通过官方网站、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电话、邮件、检务服务大厅等方式,向相关人员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服务,向社会公开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以及办理其他案件信息公开工作。
针对律师反映的查阅、复制纸质卷宗不方便、费用较高等问题,四川省检察院以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集中研发了电子卷宗系统,将诉讼案卷材料扫描成PDF文档上传至系统。目前,电子卷宗系统已于今年7月1日在四川省检察机关正式上线运行,可以实现律师查阅电子卷宗和免费刻录复制“一站式”服务,申领电子卷宗数据光盘立等可取。
记者还在四川省司法厅门户网站及官方微博上看到,各项工作动态被及时传达,进一步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据统计,四川省司法厅今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773条,包含党政网信息1244条,门户网信息986条,政务微博329条,政务微信214条。
同时,四川省司法厅在全省15个市州、98个县区开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截止11月底,全省“12348”提供咨询79181人次;接受公证预约服务3.5万余人次,办理预约和上门服务1.9万多件,为贫困弱势群体减免公证费用740余万元;办理司法鉴定援助案1545件,减免司法鉴定费用170余万元。
“互联网+”思维让办证更方便
以往,身份证掉了,需返回原籍地办理,现在,在成都就可轻松补办。今年起,省公安厅推出“异地办理身份证”举措,目前甘孜、凉山、阿坝、宜宾、达州、广元、泸州、巴中、攀枝花、广安等10个市州公安局均在成都设点,为以上地区来蓉的市民办理身份证业务。市民只需带上户口本等必须材料,填表、照相、录入指纹,身份证申领程序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只花十多分钟。
居民在办理好相关手续后,还可以申请邮政直通车,避免还要来回取证的麻烦。据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异地办理身份证将是全国的趋势,下一步有望全面在四川省铺开。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实现了便民利警的双赢。
2016年即将开始,新的征程近在眼前。四川政法机关将继续把互联网+为民服务模式进行到底,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坚定不移为建设幸福美丽四川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