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客户端   微博微信   RSS订阅   省政府邮箱   无障碍浏览   | |
 
四川省政府网站 四川省政府网站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访谈文字实录
2011年06月24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发邮件推荐给朋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和新华网同步直播的在线访谈栏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综合扶贫和安宁河流域加快开发,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组织编制了系列规划,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三件大事之一,特别对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作了周密安排,加强领导。为了让网友们了解我省民族地区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民委主任敬全林同志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就“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生工程”这一主题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敬主任。首先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2011-06-24 09:53:47)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亲爱的网友朋友们,你们好!(2011-06-24 09:53:56)

  [主持人]:欢迎您。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我省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工作的背景和意义。(2011-06-24 09:54:15)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四川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惟一的羌区。民族地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其中彝族人口264.4万人,藏族人口149.55万人,羌族人口29.69万人。四川民族地区尤其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民族走廊”和“治藏依托”,历史上就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同时,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流域上游及各大支流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和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四川藏区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牧等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从横向比较,民族地区发展仍然落后,截至2008年,藏区有10万户、50万牧民无定居房;凉山州2008年还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木板房、石板房和茅草房中。省委、省政府对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的具体体现,是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崇禧副书记、魏宏常务副省长、作哈副省长多次到藏区、彝区调研指导民生工程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目前,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对此衷心拥护,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增添巨大动力。 (2011-06-24 09:58:56)

  [主持人]: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工作,具体是指什么呢?(2011-06-24 09:59:18)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藏区的三大民生工程,主要是用四年时间投资180亿,其中政府投资65亿,解决十万户农牧民的定居,并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彝区的三房改造,就是把八万户特困群众居住的木板房、瓦板房、茅草房改造成新房。(2011-06-24 09:59:41)

  [王小二]:“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总共计划投入多少资金呢?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2011-06-24 10:00:09)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藏区的三大民生工程,总投入的数额是非常巨大的。仅十万户的牧民群众的定居工程,在4年之内,计划投资是180亿,当然通过这两年多的实施,远远要超过这个数字。那么这些资金除了社会投入以外,更主要的还是政府财政投入。比如在藏区每户政府投入是6.5万元,2.5万元用于牧民住房建设补助,4万元用于牧民的定居点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每一户就是6.5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同时政府还出台优惠的政策,由银行提供给牧民每户贷款2至4万,在3年之内实行贴息。第一年不收牧民的利息,这个部分由财政补贴。第二年政府财政补贴60%的利息,第三年补贴40%的利息,第四年就由牧民自己承担。这主要是促使牧民提高商品观念,牧区牧民都有牲畜、都有牦牛,推进牧民尽快的把一些牦牛融入到商品的流通当中,促使它每年卖一部分牦牛来还建设资金。第二部分,社会的投入,我们也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给牧区献爱心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第三部分,牧区牧民自我投入一部分。在牧区主要由这几个方面组成。在彝区三房改造这个方面,就是政府补助,每户政府补助1.5万元。今年已经下达5.5亿,实施“彝家新寨”住房建设。这都是政府投入。(2011-06-24 10:03:13)

  [主持人]:我们知道我省在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同时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目前的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如何呢?(2011-06-24 10:03:56)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牧民定居行动和帐篷新生活,这是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的第一项。大家知道,在藏区游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然草场,过去他之所以没有定居,是依水草而居。夏季过后回到冬草场,能够避风,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夏季的时候举家迁移到高原的草地去放牧,这是生产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护他目前的一些生产习惯,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我们在搞定居点的同时,还要适应他的生产方式,因此就搞了帐篷新生活行动。过去牧民游牧的时候,是用的牛毛帐篷,这个帐篷在里面的话,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牧民群众晚上就席地而睡,所以就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大骨节病、风湿病等等很多。为了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我们每家每户给他发了一顶帐篷,这是2008年下半年,同时给他设计了九件游牧时候方便生活的设施设备,比如说床、橱柜、桌子、凳子、照明设施,现在还给他配了一台移动式的电视,使他在放牧的时候,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同步和城镇定居点生活水平一样,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2011-06-24 10:06:16)

  [主持人]:您刚刚也提到了大骨节病,我们的网友也很关心这个问题,那么现在藏区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是怎样的呢?(2011-06-24 10:06:53)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大骨节病对于藏区牧民群众身体损害很大,这是一个难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它是一个综合防治措施,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病的本身防治以外,更主要的是弄清它的病理机制,到目前为止,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发病机制是什么,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政府做了专门的规划,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大骨节病总共投资28亿元,现在80%的资金已到位,在没有解决它的病理机制的时候,采取把病区的群众小孩迁移到非病区去,住在学校。第二,换粮。因为吃当地的粮,由于土壤的原因,这个粮带来身体上很大的伤害,有可能是大骨节病致病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在大骨节病地区,就有外地非病区的粮食运到这些地方,每个月都供应他们,不需要再用当地的粮食,解决它病源的传播。第三个措施是把大骨节病地区的人迁移到非病区去,建立定居点,包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慢慢的远离大骨节病地区。同时对于现有的大骨节病严重的病人,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治疗,已经发生的就进行治疗,那么没有发生的就采取前面的一些措施,来解决它可能诱发的一些因素。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小孩部分由于迁移到了非病区去,凡是迁移出去的,现在发病的几率非常小。(2011-06-24 10:09:28)

  [泡泡]:“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生工程”必然会涉及到很多资金,如何来监控和管理这些资金、确保资金用好用出成效呢?(2011-06-24 10:10:24)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在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过程当中,政府资金投入量很大,这些资金用的时间和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我们采取了很多的办法,一是这些资金的用法实行公示,第二是实行报帐制,第三是监察、审计从项目公示开始到项目实施都参与到当中去。第四是由受益方,就是老百姓自己来监管这笔资金的使用。到目前为止,我们每年审计的结果还没有发现有大的什么问题。(2011-06-24 10:11:02)

  [主持人]:我省在推进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这方面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2011-06-24 10:11:29)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这就是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的第二大民生工程。我们过去实施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是只实施到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结束过后,有一部分学生升入到高中去,有一部分学生由高中升入到了大学去。但是初中上不了高中的,高中上不了大学的,这一部分学生就没有专业的技能,就不能得到就业,他没有技术。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到较好的职业教育,能够进入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在2009年开始,用内地最好的资源,在内地集中了85所最好的职业学校,把民族地区,就是藏区的没有读上高中的、没有读上大学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把他招入到内地85所最好的职业学校,设置很多专业,让他自愿选择,学到专门的技术。为什么叫“9+3”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过后,给他三年的职业教育。学技术、学文化一开始就在内地,第二年就开始就业的实习,一毕业过后就能够找到很好的就业岗位。两年我们招了两万名,第一批明年就要开始就业,现在这批学生在学校就业意向,向社会签就业意向的时候,自愿意向就有70%、80%,省委省政府对藏区“9+3”学生的就业非常重视,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做了很重要的指示,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都做了专门的研究,省里面还成立了“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协调小组,专门来协调、引导这批学生的就业。从目前来看,这批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培训,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从社会经验、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我举两方面的例子,第一个就是在技术方面,在全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赛当中我们的职业教育“9+3”学生得了不少的奖,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不亚于内地职业学生。第二个,在政治思想方面,在学校学习期间,第一批一万人当中,八千多人要求加入了共青团,有将近600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相信这批学生对推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实施“9+3”职业教育计划是一个战略性行动。(2011-06-24 10:15:48)

  [LEO]:彝区“三房”改造,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2011-06-24 10:16:23)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2008年,我们彝区还有八万户贫困的老百姓住瓦板房、石板房以及茅草房。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全会上就提出,要尽快解决这批老百姓的住房困难问题,从2008年开始,通过2008年、2009年、2010年这三年的努力,这八万户居住条件已经全部得到了改善。这些三房改造户从过去的下雨看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晚上在家里可以看到月亮,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彻底的改变。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墙壁雪白的改造过后的房屋。老百姓讲,他们最满意的就是住上了新房。有些老百姓讲,我这一生都没有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发自内心的感谢共产党,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党的政策好。彝族群众用彝话发自内心说:“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瓦几瓦”,就是说现在共产党太好了,人民政府太好了,党的政策太好了。(2011-06-24 10:17:53)

  [主持人]:那么现在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存在哪些问题?怎么管理?(2011-06-24 10:18:06)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牧区的牧民定居,过去大家都清楚,没有定居的地方,都是游牧。现在定居下来,就形成了比较现代的城镇,过去没有公共服务,比如说是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商业的配套设施,还有技术服务等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我们的通讯,过去都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广播也没有,定居点建成过后,这些都能够配套,现在有了,为了管理好这一批公共设施,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我们在总结过去老一点的村庄这些设施管理好的基础上,正研究制定牧民定居点的公共服务的管理暂行办法,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在管理过程当中,除了发动自我管理以外,更主要的是政府拿钱,买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把公共服务和管理必要的财政支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1-06-24 10:19:49)

  [杨梅]:新型帐篷生产运输发放工作情况?(2011-06-24 10:20:29)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我刚才讲到了,2008年我们发放了十万顶帐篷,这个帐篷是临时性的帐篷。为了让老百姓长期用上好的帐篷,我们马上组织省内顶尖的科技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吸收了国内外的好的帐篷的一些科学技术,包括部队的,比如我们吸收了荷兰的、德国的野战医院的帐篷,还有我们国内的高等军用帐篷,还有抗震救灾,国外支持我们的帐篷技术优点,还有降落伞的技术。因为高原温差大,要保证帐篷多用几年,就要用新的技术,经过各方面专家的鉴定,达到了抗紫外线。能够防雨的同时又能够透气,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我们用新的一些技术、科技成果,把它用到帐篷的研制过程当中去。透气,还要透光。通过两年的研制,这批帐篷各项指标应该是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在目前应该是一流的帐篷。我们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3月开始,在5月底以前,已组织生产、运输十万顶新型帐篷,在牧民夏牧之前全部发到了他们手中,夏牧的时候用到新的帐篷。在组织生产过程当中,也碰到很多困难、难题,一个是原材料,因为帐篷的原料是有特殊的科技要求,市面上没有,全国只有两家能够生产,但是生产量非常小,我们就动员节假日都加班加点,平时工厂是两班倒,我们动员三班倒,在极短时间之内生产了将近九百万平方米的原料来保证我们帐篷的制造。帐篷生产厂家没有很大的厂家,在全国来说都没有专用的生产厂家,我们动员了省内外十多家帐篷生产企业,把原先生产的品种全部停下来,为藏区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在三个月之内,把这十万顶帐篷全部生产出来。钢材是有特殊的钢材要求,我们这一次为了方便牧民群众,在研制过程当中采取不是完全用绳索的办法,我们是用几个接头,让牧民拿去搭建的时候,几个接头接起来,就能够安全、稳固。这批钢材要求很高,我们找了全国大的钢材厂家,因为特殊要求,有些品种大的厂家还不能够生产。攀钢加班加点把这批钢材生产出来,当然具体加工当中都是实行大联合,在生产过程当中,可以说各个厂家的利润基本上没有,大家一个心愿,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么大的战略行动,作为厂家,为民族团结贡献一份力量,为藏区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尽一点社会义务。我们在组织生产过程当中,这些厂家尽了很大的力,同时我们有关部门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的运输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要运十万顶帐篷的话,这个运输量很大,分散在29个县,成都军区按照中央军委的要求,主动承担了抢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也很重,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组织了1100多台车,投入了将近三千官兵,投入到抢运过程当中,用两个月的时间运了八万多顶,在运输过程当中,为了配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还运了一万二千吨水泥。剩的两万顶,我们就动员社会力量,中国娇子、川渝公司出钱,动员社会力量,十天之内把两万顶帐篷全部运到了藏区。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把十万顶帐篷全部运到了藏区,发放给了牧民。为了让牧民能够使用好,组织了若干培训队到藏区,发放使用说明书、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管理和使用,牧民对这批帐篷反映非常强烈,感到非常满意,在那里他们都讲,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帐篷,感觉到党和政府真是把他们的切身的困难和问题放在了心上,真正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好,在这些细微上充分体现出来了。现在,你到牧区去,到处是一片新的景象。(2011-06-24 10:28:41)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想请您介绍一下省民委在推进我省民族地区民生工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011-06-24 10:29:01)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要做好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是政策的支撑,这一点的话,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特殊的政策,刚才前面已经讲到,民族地区需要解决的民生工程很多,它的重点是什么,切入点在哪里,这都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找准切入点。要做好这项工程,资金从哪里来?怎么筹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措施。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个决策过后,省级各部门,当然也包括我们民委,按照省委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组织、协调我们省级有关部门,把民生工程作为自己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们在筹集资金方面,四川因为面临着灾后恢复重建,财政已不宽裕,省级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调整支出的结构,保证了资金按时的筹集,省财政也调整了投入的方向,包括筹集资金,我们在债券的使用方面,都给予了保障。从国家对项目资金拨付方面看,用五年才能保证我们资金补助到位,但是我们不能等这个工程拖到五年才能完成,因此想办法整合资源来筹集各方面资金,当然我们协调的难度、力度,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第二,因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各方面社会服务条件不够,比如说要建房,他没有建设队伍,要建房他没有设计人员,我们现在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搞彝区三房改造,要把现代的理念引进去,因此我们组织对口支援,在全省范围之内,组织了13支国家一二级设计院,共300多名技术人员,在很短时间之内,用新的理念、新的要求,现代的一些服务配套等各方面的一些因素,引入到定居点的规划、配套设施的设计,住房的设计当中去。因为作为民族地区,它有特殊的文化沉淀,修房还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住房,要保持它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就要求在建筑风格上必须要传承民族的风格,在内部要达到现代生活的这么一个目标,因此内地的设计院要适应民族文化这一块,把很多理念要融进去的话,这个难度也很大。他们亲自到民族地区去体验,去观察,设计出了一流的住房,设计出了一流的定居点,到目前来看,包括牧区自己,包括外地,反映都很好。既体现了现代文明在牧区和彝区的跨越,同时民族文化以一个新的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沿袭。(2011-06-24 10:34:34)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展望一下未来,民生工程在未来将有哪些安排和计划呢?(2011-06-24 10:35:01)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民生工程除了藏区的三大民生工程以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今年我们已经安排87亿,除了这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的三房改造扫尾工程以外,更主要的是要解决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读书难、行路难、照明难、看病难、吃水难。还有交通方面的问题,还有藏家新寨,羌族新寨,彝家新寨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最直接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今年已经下达到位,我们将一年一年的继续推进,这三年在解决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的同时,有一些项目没有覆盖到的一些地区,同样加大民生工程的力度,这三年对藏区、彝区民生工程方面已经投入将近500亿,今后我相信这个力度会越来越大。我们对民族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进程将会不断的加快。(2011-06-24 10:36:41)

  [迷离]:如何解决农牧民群众看病难、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2011-06-24 10:36:52)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为了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已经开始启动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主要的着力点就是解决与地方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因为地方看病这个规划当中,就是要建设一批硬件的设施,从县医院到乡医院,到村的卫生室这一套地方看病的硬件设施要完善配套。第二就是看得好病,那关键是医生人才的培养,我们从大专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都对卫生人才的培养有一个专门的实施规划。这些学生的培养还有一个过程,在医疗卫生人才还没有完全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组织内地二甲以上的医院对口支持,通过互相交流培养的办法,来满足卫生人员的需要。第三,看得起病的问题,我们安排一部分资金,实行新农合保险,现在对牧区政府人均筹资是130块钱以上,跟内地就不一样。它能够报销的幅度就更大、额度更大,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享受到新的医疗保障的好处。(2011-06-24 10:39:16)

  [主持人]:我们最后想请您谈一下,在具体实施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中,您有哪些体会和感想。(2011-06-24 10:39:27)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我有这么几点体会,一是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生为重。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也好,彝区“三房”改造也好,民族地区其他民生工程也好,都是党的这一执政理念指导下的产物。第二,就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可以说花了很大的心血来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关注民族地区老百姓的民生,经常深入的调查研究,去体验、去发现问题,发现这些问题过后,不断的研究解决。第三,做一件事必须要有周密的规划、筹划,我们这几大民生工程也好,彝区三房改造也好,都有一个科学的统筹规划,有了规划一步一步的做上去,就可以实现新的跨越。第四,社会的参与,这也非常重要。因为民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的工程,它牵涉到老百姓自身的这个群体,只有把群众作为主体的积极性调动好,加上社会更大层面的参与,两个积极性结合,才能把民生工程搞好。第五,实施民生工程,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在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中,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为促进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06-24 10:41:50)

  [主持人]:谢谢您,敬主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敬主任的耐心解答,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次节目再见!(2011-06-24 10:42:20)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