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雅安市民营经济发展分析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2011年,雅安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97.86亿元,比去年增加40.27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雅安市GDP高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民营经济占雅安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5%,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增长速度持续高位运行
2011年雅安民营经济增长19%,高于雅安市经济增速3.7个百分点,高于公有制经济8.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22.9%,第三产业增长14.5%。分别高于GDP一、二、三产业1.1、1.9和3.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1.7%,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经济增加值下降30.1%。
3、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2011年,雅安私营企业达到6972户,比上年增长10.9%;注册资本118.67亿元,增长8.6%;雇工人数12.67万人,增长6%。个体工商户达到5.51万户,增长2.3%;注册资金13.04亿元,增长7.6%;从业人员11.22万人,增长2.4%。
4、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1年,在民营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为8.6:67:24.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5、上缴税金不断增加
2011年雅安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效益日渐突出,对雅安税收快速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根据国、地税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雅安市税收总收入达49.42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个体、私营、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实现税收10.48亿元,增加2.13亿元,增长25.5%。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雅安市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21.2%。
6、社会劳动力吸纳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雅安民营经济从业人数达到23.9万人,比上年增加0.97万人,增长4.3%。
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2011年,民营经济对雅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的税收对雅安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5%。
8、个体私营经济贡献最大
个体私营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力量,对雅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2011年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191.96亿元,占雅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97%,对雅安市GDP的贡献率为73.9%,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
9、民营工业领跑雅安民营经济发展
2011年雅安市上下强力推进“工业富民强市战略”,着力培育壮大“3+1”(水电及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优势产业为主的民营工业,民营工业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雅安民营工业增速达25.5%,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对雅安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70.5%,拉动雅安市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民营工业已经成为雅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0、县(区)民营经济快速增长
2011年,雅安县(区)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量居雅安市第一的是雨城区(48.42亿元),其次是荥经县(31.86亿元);增速高于雅安市平均水平的有5个县,分别是汉源县(26.1%)、宝兴县(19.5%)、芦山县(19.4%)、名山县(19.3%)和荥经县(19.3%);占本县(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的有4个县,分别是荥经县(73.5%)、宝兴县(64.5%)、天全县(64.3%)和芦山县(63.8%)。
2011年县(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原因
雅安民营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从目前情况看,雅安民营企业不仅户数少,而且分散化、小型化、低层次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2011年有私营企业6972户,户均注册资金170万元,户均从业人员18人,经济实力远不及国有、集体企业,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是雅安民营经济发展的短腿。雅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仅排全省21个市州第18位,总量不足,形不成产业规模,竞争力相对较弱。
2、资源优势不显、产业布局不尽人意。雅安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跳出“买卖赚钱”的框架,因此,在立足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三大优势的有利条件下,未能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链条紧密,精深加工的格局。2011年在雅安6972户私营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49户,仅占总户数的5%;矿山采掘企业526 户,仅占总户数的7.5 %。面对“资源优势”而长期徘徊在“经济优势”门外,是雅安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同时,雅安新增民营企业主要集聚在批发零售、工业制造、居民服务等传统行业,第三产业中的金融、邮电通信等行业大部分尚处经济垄断和半垄断状态。涉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不多,竞争面有待扩大,经营领域有待拓展。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民营经济准入政策需进一步放宽。
3、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
民营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严重。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严重,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被迫先发货后催款,由此造成销售货款回笼难,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更有部分企业为了占用其他企业资金,故意拖欠货款,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企业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
融资渠道狭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首先是银行贷款困难,从商业银行角度看,贷款环节、准入条件严格,没有专对民营的信贷标准,民营企业达标难,而且一旦逃债维权风险很大,因此银行对其贷款多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少;从民营企业自身看,企业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获得担保难。其次是民间借贷不规范,存在着极大的信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4、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差
国有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民营企业相对来说规模小、稳定性差、缺乏良性的企业文化,企业引进高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困难。人才招来以后,传统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又使人才选拔受到限制,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给企业的稳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雅安民营企业在区位环境、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方面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也显不足。
目前,多数民营企业的产品属于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主要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首先科技投入不足。民营企业涉足的多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传统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投入明显不足,短期行为严重。民营企业中,多数没有研发部门,企业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其次生产设备陈旧,缺乏技术创新的条件。再次,企业缺乏技术专业人才,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雅安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2010年9月,紧跟“新36条”,《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发布,重点指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相比多年前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兼并重组,此次要求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并要求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以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因此,我们要继续狠抓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抓好新老36条、国发27号等文件贯彻落实,细化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的专项治理,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体现公平、公正。牢固树立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让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政府公共资源。坚持非禁即入、降低门槛,对各类创业主体放宽准入领域,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和市政公共事业等发展。可以预期的是,只要配套政策到位,政府主动服务,社会观念转变,将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雅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将给民资带来充分的发展空间。
2、帮助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根据企业规模和其发展潜力区别对待,简化贷款手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企业要提高信誉度,使银企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政府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合理利用国家、省的专项资金,多渠道多方式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同时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逐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实施免征营业税等政策,以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二是可考虑建立民营及民营企业的困难救助机制,对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生产经营陷于临时性困境的,从该企业已上缴税收中地方分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性资助,并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专项贷款、封闭贷款对需要救助的困难民营企业进行帮扶。三是结合金融体制改革,要建立和完善适应于民营企业贷款特点的银行体系,大力发展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市场资本形式。总之,要充分挖掘资本,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加快引进或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建立民营企业信息网站,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信息资源。二是要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加快咨询、评估、会计、律师、招投标代理等中介服务的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促进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组织化程度。
4、帮助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在开放合作的背景下,要坚持自主创新,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用信息化等技术嫁接传统产业,构建国际化的研发体系和机制,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有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企业。二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要实现产业链的优化与延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节能、环保型等产业发展。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积极投身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去,不断拓展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新一轮的国内竞争主动权。三是要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民营企业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着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同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走出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市场的竞争来倒逼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
民营经济增加值(亿元) | 占GDP比重(%) | 增速(%) | |
雨城区 | 48.42 | 48.2 | 18.7 |
名山县 | 24.97 | 58.3 | 19.3 |
荥经县 | 31.86 | 73.5 | 19.3 |
汉源县 | 22.29 | 53.7 | 26.1 |
石棉县 | 23.77 | 49.6 | 18.0 |
天全县 | 21.42 | 64.3 | 13.0 |
芦山县 | 14.34 | 63.8 | 19.4 |
宝兴县 | 11.54 | 64.5 | 19.5 |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原因
雅安民营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从目前情况看,雅安民营企业不仅户数少,而且分散化、小型化、低层次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2011年有私营企业6972户,户均注册资金170万元,户均从业人员18人,经济实力远不及国有、集体企业,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是雅安民营经济发展的短腿。雅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仅排全省21个市州第18位,总量不足,形不成产业规模,竞争力相对较弱。
2、资源优势不显、产业布局不尽人意。雅安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跳出“买卖赚钱”的框架,因此,在立足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三大优势的有利条件下,未能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链条紧密,精深加工的格局。2011年在雅安6972户私营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49户,仅占总户数的5%;矿山采掘企业526 户,仅占总户数的7.5 %。面对“资源优势”而长期徘徊在“经济优势”门外,是雅安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同时,雅安新增民营企业主要集聚在批发零售、工业制造、居民服务等传统行业,第三产业中的金融、邮电通信等行业大部分尚处经济垄断和半垄断状态。涉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不多,竞争面有待扩大,经营领域有待拓展。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民营经济准入政策需进一步放宽。
3、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
民营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严重。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严重,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被迫先发货后催款,由此造成销售货款回笼难,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更有部分企业为了占用其他企业资金,故意拖欠货款,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企业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
融资渠道狭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首先是银行贷款困难,从商业银行角度看,贷款环节、准入条件严格,没有专对民营的信贷标准,民营企业达标难,而且一旦逃债维权风险很大,因此银行对其贷款多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少;从民营企业自身看,企业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获得担保难。其次是民间借贷不规范,存在着极大的信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4、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差
国有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民营企业相对来说规模小、稳定性差、缺乏良性的企业文化,企业引进高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困难。人才招来以后,传统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又使人才选拔受到限制,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给企业的稳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雅安民营企业在区位环境、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方面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也显不足。
目前,多数民营企业的产品属于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主要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首先科技投入不足。民营企业涉足的多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传统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投入明显不足,短期行为严重。民营企业中,多数没有研发部门,企业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其次生产设备陈旧,缺乏技术创新的条件。再次,企业缺乏技术专业人才,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雅安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2010年9月,紧跟“新36条”,《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发布,重点指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相比多年前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兼并重组,此次要求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并要求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以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因此,我们要继续狠抓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抓好新老36条、国发27号等文件贯彻落实,细化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的专项治理,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体现公平、公正。牢固树立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让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政府公共资源。坚持非禁即入、降低门槛,对各类创业主体放宽准入领域,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和市政公共事业等发展。可以预期的是,只要配套政策到位,政府主动服务,社会观念转变,将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雅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将给民资带来充分的发展空间。
2、帮助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根据企业规模和其发展潜力区别对待,简化贷款手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企业要提高信誉度,使银企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政府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合理利用国家、省的专项资金,多渠道多方式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同时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逐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实施免征营业税等政策,以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二是可考虑建立民营及民营企业的困难救助机制,对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生产经营陷于临时性困境的,从该企业已上缴税收中地方分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性资助,并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专项贷款、封闭贷款对需要救助的困难民营企业进行帮扶。三是结合金融体制改革,要建立和完善适应于民营企业贷款特点的银行体系,大力发展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市场资本形式。总之,要充分挖掘资本,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加快引进或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建立民营企业信息网站,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信息资源。二是要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加快咨询、评估、会计、律师、招投标代理等中介服务的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促进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组织化程度。
4、帮助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在开放合作的背景下,要坚持自主创新,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用信息化等技术嫁接传统产业,构建国际化的研发体系和机制,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有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企业。二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要实现产业链的优化与延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节能、环保型等产业发展。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积极投身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去,不断拓展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新一轮的国内竞争主动权。三是要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民营企业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着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同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走出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市场的竞争来倒逼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