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成为雅安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一、雅安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
1、总量扩大,比重提高。上半年雅安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4.87亿元,比去年增加16.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7.4%,比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民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雅安民营经济增长速度为18.8%,快于全市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长增长7.5 %,二产业增长22.5%,三产业增长12.9%,分别快于同行业增加值增长4.4、1.8和2.8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户数增加。截止6月底,雅安拥有个体工商户户数55130户,比上年增加了2518户,同比增长4.8%。私营企业达6548户,比上年增加367户,增长5.9%。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4、从业人数增长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6月末,雅安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3.6万人,比上年增加1.52万人,增长6.9%。其中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11.22万人,同比增长5.9%;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12.38万人,同比增长7.7%。
5、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给民营经济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动力。6月末,雅安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223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13.04亿元,增长15.5%;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09.96亿元,增长4.3%。
6、社会贡献继续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快和促进了雅安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上半年,雅安民营经济上交税金4.81亿元,同比增长15%,民营经济上交税金占全市总税收的比重为18.7%。从税收构成上看,其中,国税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15.1%;地税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14.7%。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雅安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差。雅安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产业层次较低的行业。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较低,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幻,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2、融资渠道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金融机构往往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银行可放贷能力减弱。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为尽量避免资本市场的风险,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对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限制较多;能够进入证券市场的多是国有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上市困难重重。
3、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民营业主所需的信息、人才以及融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行业布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综合服务机构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正确引导和服务。一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粗放,企业文化缺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决策管理水平还不高,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差距甚大。
4、劳动力层次低,人力资源短缺。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矛盾突出,一方面是企业拥有的管理技术在人才与其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相比非常低,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教育投入很少,尤其是对职工教育和培训方面,既缺乏企业的主动性也缺乏社会制度的引导和监督。
三、关于进一步发展雅安民营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雅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等政策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开放推进年”为载体,发挥雅安的区域和比较优势,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要素的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能创造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项目。
2、加快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要加快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为雅安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以发挥国家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
二是进一步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以便在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为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
四是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财务制度,以获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3、加快引导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区域创新体系总体框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转让;鼓励民营企业建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
4、形成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是个系统性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才主动、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作用,积极构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突出企业主体,使企业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培训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二是发挥政府主导,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培训;加大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的力度,为民营企业输送优秀的技术工人;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三是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重岗位、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5、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发布,重点指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要找准位置,创新机制,争取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上新日程,建立强有力的民营经济服务机构和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强化法制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责任编辑:
朱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