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0年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开展生猪、泡菜、薯类、家兔、茶叶、柑橘、食用菌、蚕桑等8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启动实施高粱、烟草、奶业、山羊、猕猴桃等5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整合科研单位40多家、龙头企业30多家,开发新产品100多个,示范新品种24个,推广新技术84项、新模式19项,新建生产线31条,企业增效9亿元以上。
——切实加强新农村示范片科技能力建设。在省级示范片核心区建设农业科技园区60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五良”配套。2010年,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核心区64万亩、示范区167万亩、辐射区966多万亩,示范推广新品种1028个、新技术534项、新模式173项,培训农民103万人次,实现产值231.2亿元。
——着力强化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出台《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转化推广奖励试行办法》等重要文件,继续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品种数量,向着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转变;由单一品种选育,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转变;由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主体,向产学研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2010年,育成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85个,创制育种新材料200余份,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20余项,推广新品种新增产值40亿元以上。
——狠抓主要粮食作物丰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发布《四川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遴选主推品种21个、主推技术9项、主推模式7套,在6个核心区、13个示范区、43个辐射区集成转化。2010年,建立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158.5万亩、辐射区1659.8万亩,新增粮食55.5万吨,新增效益13亿元。同时,从栽培技术、作物品种、灌溉工程、化学制剂四个层面,在30个县示范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9万亩,亩均节水74方、增粮98.8公斤。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普及推广工作。一是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示范主导品种2250万亩,推广主推技术6050万亩,培养新型农民37.6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391.16万人次,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二是科普惠农兴村培训。培训基层干部、党员218万人次,培训农技协骨干115万人次,培训农民1115万人次。三是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面达55.7%、三元杂交面达83.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7、14.4个百分点。四是林业科技推广富民工程。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3大项,培训农民24.3万人次。五是水产良种推广和技术示范。举办培训班10余期,组织科技下乡1000多次。六是加强涉农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八个县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资助200多项涉农技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
——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2010年我省有32个岗位专家、49个综合试验站站长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行列,全省10个产业创新团队确定了30个基地县。二是完善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科研体系。建立完善省级农业类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三是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省已有169个县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其中522个乡镇实现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四是探索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省156个县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团队282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84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点6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8279人次。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