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雅安农村劳动力概况分析

  • 2011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06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移民工作进程”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和冰雪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市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获得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资源简要分析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概况

      2010年末,我市乡村户数为39.95万户,人口达127.74万人,劳动力资源规模80.66万人,占乡村人口的63.1%,其中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数71.69万人,平均每户拥有2.01个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6,乡村从业人员为73.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58%,第二产业占20.5%,第三产业占21.5%。2010年,全市共有外出从业人员30.3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41.3%。

      二、“十一五”时期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及特征

      (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大提高。


      据市劳务输出办统计数据资料:“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加近1.6万人,年均增长6.2%。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我市有瀑布沟电站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许多重特大项目上马,用工需求大量增加,农民选择务工方向上较十五期间有很大变化,本地务工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照顾家庭,选择就地务工人员大量增加,2010年全市就地转移务工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1.3%.由于“十一五”期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0年我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为2274元,同“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8.3%,外出务工成为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方式。

      (二)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行业转移。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瀑电建设和灾后重建一系列重大工程的上马,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下降,而二、三产业产所需劳动力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促进了雅安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行业转移。据统计,由于受瀑电外迁移民使我市总人口减少因素的影响,我市2010年全市乡村从业人员公比“十一五”末增长73.43万人,比2005年末增长0.7%,基本与十五末保持同一水平。但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4.9万人,下降10.97%,占比下降7.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3.7万人,增长31.67%,占比增加4.9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18万人,增长11.27%,占比增长2.18个百分点。

      (三)从性别分布上看,“十一五”期间乡村男女从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2010年末乡村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38.72万人,占52.73%,女性从业人员34.71万人,占47.54%,男性比女性高5.46个百分点,根据公安年报显示2010年我市男女性别比为51.23:48.77,男性高于女性2.46个百分点,因此我市目前男女从业人员比重比较平衡,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就业。

      (四)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趋于上升。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我市农村就业人员中40岁以上人员占比呈上升趋势,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05年农村从业人员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42.9%,其中50岁以上占20.25%;到2010年末40岁以上从业人员占53.21%,其中50岁以上占24.81%,分别比05年增长10.31和4.56个百分点。

      (五)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得到一定改善。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我市农村就业人员中小学及小学以下的人数占了34.1%;初中及以上占65.9%,到2010年小学及小学以下就业人员占30.7%,初中及初中以上的占69.3%,分别下降和上升了3.4个百分点,10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占11.67%,比05年上升了5.03个百分点。

      三、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素养低影响转移。


      从我市情况看,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81万人,虽然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点的比重还是较低,只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1.67%,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加上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受到较大限制,被动就业问题突出。同时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占的比重达到88.33%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务工者职业技能要求。整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由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所构成的人力资本非常稀缺,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结构性剩余的矛盾比较明显,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外出务工的难度相对加大。

      (二)教育、医疗费用过高,农民负担过重。

      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执行后,农民负担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有了明显下降,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支出对农民来说仍是沉重的负担。加上农民从事的都是“脏、苦、累”的工作,受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农民遭受疾病的风险更高,对疾病的承受能力也更脆弱,尽管农村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但总体上报销比例不高,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旧存在。

      (三)劳动力就业选择存在较大程度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自发式选择就业;二是通过亲友介绍就业;三是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就业。据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以上三种就业方式中,自发式就业和通过亲友介绍就业所占比重最大,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就业和属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比重偏低。表明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四)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五)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重仍然较高。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9%,基本都是从事种植业,由此看来,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将劳动力紧紧圈在土地上,使得农业生产率不能提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虽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以及务工人员自身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政府、社会执法部门在这方面投入力量相对于现实状况需求还比较小,影响力不强,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问题、对农民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严重影响务工农民的家庭生计,干扰各级地方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

      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组织和协调,使农村劳务输出从无序输出到有序转移。


      一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因为农民由于对用工信息的了解具有很大局限性,大都是能过亲朋好友介绍,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引导,对了解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工,组织大型招聘会,使农民工的输出更加有序。二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三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四是要统筹城乡用工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加强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他们在城市社会中,不仅有生存的空间,而且还有发展的余地。

      (二)是扩大劳务转移输出,以茶叶和特色水果等我市优势资源开展深加工,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

      由于瀑电库区蓄水和各项基础建设使耕地减少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从事工业生产的机会,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农村工业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吸纳剩余劳动力,结合本市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茶叶和水果的种植,对茶叶和特色水果以及森林蔬菜和特色畜牧产品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以广泛的劳动力资源获得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二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产供销多个环节的服务。三要发展小城镇,带动乡村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新的就业空间,大幅度扩大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为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三)增加农村教育培训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劳动力技能的免费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最终是由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决定的。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与全市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后,要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通过国家财政、社会集资或其他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教育资源,如雅安职业技术学校和四川贸易学校等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教育,对进行农民工培训方面的支出政府给予学校相应的补贴。在培训中要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最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扩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领域。

      (四)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农民工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因与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输出地政府和农村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生活等各项权利。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的力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一五”期间雅安农村劳动力概况分析

  • 2011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06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移民工作进程”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和冰雪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市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获得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资源简要分析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概况

      2010年末,我市乡村户数为39.95万户,人口达127.74万人,劳动力资源规模80.66万人,占乡村人口的63.1%,其中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数71.69万人,平均每户拥有2.01个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6,乡村从业人员为73.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58%,第二产业占20.5%,第三产业占21.5%。2010年,全市共有外出从业人员30.3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41.3%。

      二、“十一五”时期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及特征

      (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大提高。


      据市劳务输出办统计数据资料:“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加近1.6万人,年均增长6.2%。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我市有瀑布沟电站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许多重特大项目上马,用工需求大量增加,农民选择务工方向上较十五期间有很大变化,本地务工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照顾家庭,选择就地务工人员大量增加,2010年全市就地转移务工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1.3%.由于“十一五”期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0年我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为2274元,同“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8.3%,外出务工成为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方式。

      (二)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行业转移。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瀑电建设和灾后重建一系列重大工程的上马,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下降,而二、三产业产所需劳动力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促进了雅安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行业转移。据统计,由于受瀑电外迁移民使我市总人口减少因素的影响,我市2010年全市乡村从业人员公比“十一五”末增长73.43万人,比2005年末增长0.7%,基本与十五末保持同一水平。但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4.9万人,下降10.97%,占比下降7.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3.7万人,增长31.67%,占比增加4.9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18万人,增长11.27%,占比增长2.18个百分点。

      (三)从性别分布上看,“十一五”期间乡村男女从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2010年末乡村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38.72万人,占52.73%,女性从业人员34.71万人,占47.54%,男性比女性高5.46个百分点,根据公安年报显示2010年我市男女性别比为51.23:48.77,男性高于女性2.46个百分点,因此我市目前男女从业人员比重比较平衡,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就业。

      (四)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趋于上升。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我市农村就业人员中40岁以上人员占比呈上升趋势,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05年农村从业人员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42.9%,其中50岁以上占20.25%;到2010年末40岁以上从业人员占53.21%,其中50岁以上占24.81%,分别比05年增长10.31和4.56个百分点。

      (五)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得到一定改善。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我市农村就业人员中小学及小学以下的人数占了34.1%;初中及以上占65.9%,到2010年小学及小学以下就业人员占30.7%,初中及初中以上的占69.3%,分别下降和上升了3.4个百分点,10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占11.67%,比05年上升了5.03个百分点。

      三、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素养低影响转移。


      从我市情况看,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81万人,虽然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点的比重还是较低,只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1.67%,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加上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受到较大限制,被动就业问题突出。同时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占的比重达到88.33%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务工者职业技能要求。整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由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所构成的人力资本非常稀缺,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结构性剩余的矛盾比较明显,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外出务工的难度相对加大。

      (二)教育、医疗费用过高,农民负担过重。

      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执行后,农民负担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有了明显下降,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支出对农民来说仍是沉重的负担。加上农民从事的都是“脏、苦、累”的工作,受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农民遭受疾病的风险更高,对疾病的承受能力也更脆弱,尽管农村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但总体上报销比例不高,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旧存在。

      (三)劳动力就业选择存在较大程度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自发式选择就业;二是通过亲友介绍就业;三是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就业。据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以上三种就业方式中,自发式就业和通过亲友介绍就业所占比重最大,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就业和属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比重偏低。表明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四)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五)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重仍然较高。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9%,基本都是从事种植业,由此看来,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将劳动力紧紧圈在土地上,使得农业生产率不能提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虽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以及务工人员自身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政府、社会执法部门在这方面投入力量相对于现实状况需求还比较小,影响力不强,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问题、对农民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严重影响务工农民的家庭生计,干扰各级地方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

      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组织和协调,使农村劳务输出从无序输出到有序转移。


      一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因为农民由于对用工信息的了解具有很大局限性,大都是能过亲朋好友介绍,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引导,对了解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工,组织大型招聘会,使农民工的输出更加有序。二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三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四是要统筹城乡用工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加强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他们在城市社会中,不仅有生存的空间,而且还有发展的余地。

      (二)是扩大劳务转移输出,以茶叶和特色水果等我市优势资源开展深加工,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

      由于瀑电库区蓄水和各项基础建设使耕地减少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从事工业生产的机会,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农村工业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吸纳剩余劳动力,结合本市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茶叶和水果的种植,对茶叶和特色水果以及森林蔬菜和特色畜牧产品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以广泛的劳动力资源获得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二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产供销多个环节的服务。三要发展小城镇,带动乡村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新的就业空间,大幅度扩大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为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三)增加农村教育培训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劳动力技能的免费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最终是由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决定的。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与全市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后,要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通过国家财政、社会集资或其他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教育资源,如雅安职业技术学校和四川贸易学校等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教育,对进行农民工培训方面的支出政府给予学校相应的补贴。在培训中要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最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扩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领域。

      (四)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农民工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因与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输出地政府和农村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生活等各项权利。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的力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