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加快工业发展 实现追赶跨越
一、巴中工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1、总量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巴中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十一五”末的最后两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2010年巴中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同比增长29.6%,较2005年增长2.61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增长48.1%。实现利税总额8.9亿元,增长27.7%,其中利润2.9亿元,增长26.3%。2011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增长64.8%。实现利税总额5.3亿元,增长29.4%,其中利润2.1亿元,增长41.9%。
2、重点企业增多。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1亿元的企业6户、1-5亿元的7户,超亿元企业只有7户。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1亿元的企业30户、1-5亿元的37户、5-10亿的3户、10亿以上3户。5年间,超亿元企业净增36户,增长5.1倍。201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9户。其中,超2亿元的9户、超3亿元的5户、超5亿元的3户、超10亿元的有江口醇达12.6亿。
3、贡献逐年增大。2005年,巴中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2%,对GDP的贡献率为16.4%,到2010年,巴中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9%,对GDP的贡献率为41.2%。特别是新培育了以南威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对巴中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10年实现税收5.99亿元,比2005年增长187.2%,解决就业人数增长33.8%。2011年上半年,实现税收3.2亿元,同比增长23.1%,解决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2.4%。
(二)发展差距
1、发展阶段滞后。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有四项经济指标: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3000美元为中期、5000美元为后期。2010年巴中人均GDP仅8618元人民币,折合1269美元,仅略越过初期阶段;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20%-40%为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60%以上为工业化。巴中2010年工业化率为21.9%,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初始阶段;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巴中2010年两大结构分别为29:34:37和55.3:14.4:30.3,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极为落后的工业经济。四是城市化率。即常住人口中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为65%以上。巴中2010年城市化率仅29.3%,与一般工业化初期标准尚差7.7个百分点。
2、发展规模太小。2010年,巴中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户,占全省户数的0.75%,而同期广元、达州、南充、广安分别为301户、496户、590户、351户,分别占全省2.2%、3.6%、4.3%、2.5%。实现工业增加值55.5亿元,仅占全省的0.8%,仅为广元的62.1%、达州的18.1%、南充的17.1%、广安的29.3%。2010年,巴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户,广元3户、达州9户、南充7户、广安4户。2011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前100位企业中,达州钢铁集团列15位、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列32位、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列47位、巴中江口醇酒业有限公司列93位。
3、产业发展落后。巴中市工业经济主要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产业,重要行业的绿色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均为初级加工,资源的依赖度高,产品附加值低。多年来,因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改造缓慢、产业升级严重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未能形成集聚集约发展的产业链条,新兴产业发展尚未起步。部分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必然趋势,但目前巴中市这种靠传统产业增长的方式在短期内难于有根本改变,仍然会处于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
4、研发投入不足。国际上把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经费(R&D)占GDP的比重称为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以3%为衡量标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5%。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结果,全国平均投入强度为1.7%,四川为1.5%,巴中仅0.1%。巴中涉及科技资源清查的规上工业企业101家,占巴中市89.4%,其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17家,占16.8%,经费支出2625万元,平均每家154万元。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投入研发经费,企业创新举步维艰。
二、巴中发展工业是不可或缺的必然选择
首先,是由工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地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基本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目前我国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只有到了高度工业化之后的信息社会,国民经济的主体才能让位给第三产业。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0.2%,四川占43.4%,巴中仅占21.9%,同期的广元占32.6%、达州占44.7%、南充占40.3%、广安占37.1%,巴中差距非常明显。可以说,巴中没有工业上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其次,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首先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德国历史学派先驱F·李斯特,他将发展阶段分为:①狩猎状态;②游牧状态;③农耕状态;④农工状态;⑤农工商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要经历的五个阶段:①“传统社会”;②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③“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开始阶段,新的技术在工、农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投资率显著上升,工业中主导部门迅速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④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扩大,新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增加。一般从“起飞”到成熟阶段,大约要经过60年左右;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生产方面。其后,又提出了新的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境改造事业。这些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都说明工业经济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难发现,凡是发达的国家、发达的地区,没有一个不是因工业发达而发展富强的,反之,就是贫穷落后。
再次,就巴中目前经济结构来看,更是需要大力发展工业。2010年,巴中一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二产业比重在全省最低。这一特殊的产业结构,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下(一产业增速4%左右、三产业增速10%左右、GDP增长的关键支撑在二产业),也决定了巴中要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近几年,巴中一产业增速保持在3-4%,三产业增速保持在10-11%,GDP增长实现14%以上,其中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见,要实现巴中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着力加快发展工业。
最后,按照统计学中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理论,也不难发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对拉动巴中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积极作用。
我们以巴中市2005-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与GDP为例进行计算(见下表)。
巴中市2005--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与GDP统计表
单位:亿元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
GDP(Y) | 127 | 144 | 173 | 211 | 238 | 281 |
全部工业增加值(X) | 17 | 22 | 27 | 34 | 44 | 61 |
根据上表资料,按统计学相关分析理论计算得出GDP与工业增加值间的相关系数r=0.98,说明两者高度相关。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直线方程为:
y=72.6+3.6x
表明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单位,GDP会随之增加3.6个单位。
三、巴中工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是政策优势明显。“十二五”期间,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加大,我省也进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决战时期,又迎来了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大好机遇,都将为巴中加快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国际国内产业的加快转移,使巴中市独特的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以绿色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为重点,同时发展“两头在外”企业,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市委、市政府今年7月制发了《关于加快巴中工业发展的决定》,从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做强、充实专项资金、保障发展用地、加强融资服务、鼓励退城入园、优化发展环境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细化量化的具体举措和阶段性目标。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末,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巴中市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着力加强非金属矿基地建设、天然气化工园区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上沿链引进龙头,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引进一业、建成一园的目的。在“十二五”末,巴中市引进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等大企业落户10家以上。在8月召开的巴中市“两化”互动会议上,更是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五年奋斗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翻两番,城镇化率达45%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巴中工业加快发展难得的大好机遇。
二是地理区位转优。区位劣势一直是长期制约巴中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几年来,巴中周边有了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巴中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于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的中间区域。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巴中着力加快交通建设,广(元)巴(中)高速公路、乐巴铁路率先开通,巴达、巴南、巴陕等几条高速公路正加紧建设,两三年后,巴中将会由川东北的路网末梢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成为华中、华南地区西出西北、中亚、西亚地区,东北、华北地区南下西南、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巴中的区位劣势将转变为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由四川盆地边缘变为我省向北向东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变为连接成渝和关天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粘合地带,变为南北东西要素聚集的经济走廊,巴中长期闭塞的困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产业转移、开放合作、融入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是地方资源丰富。首先是自然资源。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达46种,主要有大理石、花岗石、霞石、煤、铁、石灰石、石墨和天然气等,其中:霞石储量及品位居亚洲第一,天然气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石灰石20亿吨,磁铁矿8300多万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目前大都还处于产量小、层次低的阶段,还具备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绿色农产品资源也是巴中的一大特色,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品质优良。2010年,巴中市出栏生猪537.6万头,肉用牛32.6万头,南江黄羊110万只,肉类总产量46万吨,茶叶1786吨。其次是人力资源。每年超过100万人的劳务大军中,具有专业技能、管理经验者不在少数;巴中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每年将输送1万多名毕业生,只要家乡经济发展起来了,一定不乏回乡创业和就地创业者,这些都是今后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主要措施建议
(一)统一认识,搞好规划
基于工业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所决定,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巴中经济的大发展。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巴中工业发展的决定》和巴中市“两化”互动会议精神,不争论、不动摇、不折腾、快行动、见成效。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巴中市工业发展规划。按照《巴中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构筑以天然气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具体细化到产业、到项目。坚决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不符合巴中发展实际的,坚决不上,宁缺勿滥,决不能走“发展、破坏、治理”的老路。对应该淘汰的项目、产业,必须痛下决心,坚决淘汰。同时,规划一经制定,必须坚决执行、积极落实,决不能因人而异、朝令夕改,应当定期检查、完善提高,切实避免资源浪费,维护政府规划权威。
(二)加快技改,引进创新
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是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巴中尤其需要努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
1、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外面的大公司、大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对引进的人才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既要进得来,更要留得住,要让他们在企业有真正的用武之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使企业真正受益。围绕巴中市工业发展重点和重点行业、企业,建立行业、企业共享的关键性技术引进、创新机构,使引进创新成果共享。
2、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原始创新,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形成拥有自主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增强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交流的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切实增强巴中市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十二五”累计末工业技改投资翻两番,达到350亿元。在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基础上,要坚持采用现代先进适用技术,对巴中市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巴中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拓宽渠道,广筹资金
资金也是制约巴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把多渠道筹集工业发展资金,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放在重要位置。
1、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在巴中市工业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主导地位和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产业,建立专门的发展基金。该基金应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新增财力,每年应按照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适度的增长。对此必须加强监管、专款专用、发挥效益,主要用于鼓励、帮扶一些对巴中市工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重点行业、企业、项目投资。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协调,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应以较高的产品质量、盈利能力和企业信誉,建立诚信的银企合作关系,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与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指导、监督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必须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招大引强,实现巴中“十二五”末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要吸引外来企业在巴中扎根发展,硬件设施的改善固然重要,但发展软环境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能发展,决不能搞“开门招商、闭门坑商”。只有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才能留得住大公司、大企业、大项目来巴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发展。
(四)建好园区,强化载体
按照建立“一县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的园区产业规划格局,抓好园区建设、突出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突出一个主要产业,适度配套相关产业。围绕以巴达、巴陕、巴南高速及巴乐、巴达铁路为主轴的干线产业经济带,布局建设沿线的工业园区,将企业、生产要素、优惠政策等向园区集中。坚持“入园企业办事不出园”,为入园企业搞好优质服务,抓好园区承载能力、保障能力、配套能力建设,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搞好园区产业引进,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做深资源优势产业,做大市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支撑产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加快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解除发展后顾之忧,把园区建设成为企业家乐园。实现到2015年,巴中市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园区1个,超50亿元的园区2个,超30亿元的园区3个,工业园区集中度达到65%以上的目标。
(五)突出重点,培育支柱
一是突出培育重点企业。据测算,今后五年需要新增相当于目前的66个南江矿业公司或者45个江口醇酒业有限公司。要以特色矿产品开采、农副产品加工、饮料制造为重点,巩固发展纺织、医药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大、可持续发展重点骨干企业。
二是加快天然气化工建设。依托巴中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重点是加紧推进以平昌驷马同凯能源为龙头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区建设,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突破,积极培育天然气化工产业骨干企业。预计同凯能源正式投产时,将为巴中市贡献GDP超15亿元,这将是未来巴中工业的又一大突出亮点。
三是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既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转变巴中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在招商引资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新兴产业,促进巴中市工业增加值率“十二五”末提高5-10个百分点,使之成为巴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巴中工业经济质量。
四是不断培育发展规上企业。每年必须在现有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中,及早谋划、重点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其进入规上行列。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直接引进规模较大、能在一个地方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建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的骨干企业10户以上、超5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5户以上,每年新增规上企业10%以上,为巴中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未来3-5年内应至少培育2-3家上市公司,目前的四川江口醇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小角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江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运作,力求尽快上市,以提升巴中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企业形象。发挥工业在助推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