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国税收入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一、雅安国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协调增长
“十一五”雅安GDP实现翻番,2010年雅安地区生产总值286.54亿元,比2005年增加160.07亿元,增长1.3倍。与此同时,雅安国税收入持续攀升,2010年达19.43亿元,比2005年增加12.2亿元,增长1.69倍。五年间累计组织国税收入66.27亿元,为“十五”时期的2.87倍。
从国税收入与GDP的弹性来看,“十一五”国税收入年均增长21.9%,GDP年均增长17.8%(现价增长率),平均弹性系数为1.23,与“十五”平均弹性系数1.90相比呈明显回落态势。税收弹性系数理性回归,反映出国税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着协调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理论上认为税收弹性系数在0.8-1.2之间为合理弹性区间)。
(二)宏观税负稳步提升
“十一五”雅安国税宏观税负继续提升,由2005年的5.71%提高到2010年的6.78%,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五年间宏观税负平均为6.22%,较“十五”期间平均宏观税负4.75%高出1.47个百分点。从上升幅度看,“十一五”国税宏观税负提升速度有所放缓,累计升幅仅18.7%,较“十五”回落45.5个百分点,表明税负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趋于稳定和合理。“十一五”雅安宏观税负略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009年宏观税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出0.05个百分点,2010年较四川省宏观税负高出0.31个百分点。
(三)国税收入对地方财力贡献不断加大
“十一五”雅安国税部门累计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72亿元,年均增长25.3%。地方级收入占国税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7.7%提高到2010年的20.3%,提高了2.6个百分点,反映出国税部门对地方财政的直接贡献不断加大。此外,“十一五”国税部门上划中央“两税”对雅安财政返还收入累计达12.89亿元,构成雅安财政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国税部门累计为雅安提供实得财力25.61亿元,占雅安国税同期收入的38.6%,为雅安经济发展、灾后重建、改革转型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四)税收优惠力度明显加大
“十一五”增值税转型、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停征等重大税制改革措施,以及西部大开发、地震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特殊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累计减免税收14.84亿元,占雅安国税同期收入的22.4%,减免税比重高出四川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此外,还累计办理出口免抵退税2167万元,固定资产抵扣税款4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为成功应对汶川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冲击、加快雅安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雅安国税收入与经济结构的内在关系
(一)国税收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十一五”雅安的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雅安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2.4:45.0:32.6调整为17.4:55.1:27.5,一产业占比下降到20%以下,二产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五年内占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同向变动,但收入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感应度呈弱化趋势。“十一五”,国税收入中二产税收比重由2005年的84.1%稳步提升到2010年的87.7%,占比提高3.6个百分点,但同期二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多达10.1个百分点。三产税收呈类似情况,税收比重由2005年的15.9%下降到2010年的12.3%,占比降低3.6个百分点,但同期三产增加值比重降低多达5.1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国税收入与增加值结构变化情况
年度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增加值比重% | 税收比重% | 结构变动度 | 增加值比重% | 税收比重% | 结构变动度 | |
2005 | 45.0 | 84.1 | 1.87 | 32.6 | 15.9 | 0.49 |
2006 | 46.3 | 82.5 | 1.78 | 31.6 | 17.5 | 0.55 |
2007 | 47.7 | 84.8 | 1.78 | 30.5 | 15.2 | 0.50 |
2008 | 49.5 | 86.2 | 1.74 | 29.5 | 13.8 | 0.47 |
2009 | 52.0 | 86.6 | 1.67 | 29.3 | 13.3 | 0.45 |
2010 | 55.1 | 87.7 | 1.59 | 27.5 | 12.3 | 0.45 |
通过分析税收比重与产业比重之间的比值变化(即结构变动度)发现,二产税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感应度明显强于三产税收,以2010年为例,二产增加值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二产税收比重即可提高1.59个百分点,而三产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三产税收比重仅提高0.45个百分点。但从“十一五”发展趋来看,二、三产税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值逐年缩小,说明税收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感应度有所下降,这一点在第二产业上表现特别明显,2005年二产增加值第提高1个百分点,二产税收比重即可提高1.87个百分点,但到2010年仅能提高1.59个百分点,降幅达15%。
究其原因,主要是“十一五”中后期雅安贯彻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允许企业新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抵扣,累计抵扣增值税4亿元,导致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2008-2010年工业增值税增长明显滞后于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值税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82、0.63、0.94,工业增值税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高点11.7%下降到2010年的10.4%。
(二)国税收入与行业结构的关系
“十一五”雅安培育发展以水电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为框架的“3 1”支柱行业,2010年雅安规模以上“3 1”优势企业达282户,实现产值274.97亿元,实现增加值83.38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4.5%、79.3%和76.6%。2010年“3 1”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国税收入12.77亿元,占全部工业国税收入的比重为79.4%,总体上与其行业地位保持一致。但受税收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支柱行业税收表现与其经济地位存在一定差异。高税负的水电电冶产业税收比重达59.3%,较其产值比重明显高出14.4个百分点,税收支撑作用极为突出。机械制造产业受产品附加值较低因素影响,增值税税负仅在3%~4%之间,导致税收比重较其产值比重低5.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受优惠政策较多的影响,其税收比重仅3%,较产值比重明显低出9.5个百分点,在各支柱行业中税收贡献最弱。
2010年“3 1”支柱行业产值与国税收入对比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 工业产值 | 国税收入 | ||
产值 | 比重 | 税收 | 比重 | |
3 1产业 | 274.97 | 79.3 | 12.77 | 79.4 |
其中: 水电及电冶 | 155.71 | 44.9 | 9.54 | 59.3 |
机械制造 | 43.86 | 12.7 | 1.15 | 7.2 |
农产品加工 | 43.15 | 12.5 | 0.48 | 3.0 |
新材料 | 32.24 | 9.3 | 1.6 | 9.9 |
(三)国税收入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十一五”雅安所有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完善,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税源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雅安积极推动企业改组改制,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联营企业)逐渐成为创税主体。“十一五”,混合所有制经济累计实现国税收入38.33亿元,年均增长28.5%,是税收收入增长最快的企业类型。5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税收比重持续上升,从2005年的50.4%提升到2010年的61.9%。
民营经济成为推动雅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05年的55.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59亿元,五年增加102.2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3.8%提高到55%,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由“十一五”初期的57.2%上升到66.8%,提高了9.6个百分点。反映到国税收入上,非公有制经济税收由2005年的4.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46亿元,五年增加10.02亿元;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65.2%提升到2010年的74.4%,提高了9.2个百分点。
(四)国税收入与县域结构的关系
“十一五”,雅安县域经济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受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享受税收优惠程度和税收征管力度的综合影响,各区县国税收入与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从税收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差距上看,最明显的是雨城区、荥经县和天全县。雨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经济总量长期保持雅安近三成的比重,但由于“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十一五”二产比重仅提升7.34个百分点,较雅安平均提升水平低2.76个百分点,导致雨城区的国税收入(含城区部分的市级收入和市车购税分局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44.0%降至2010年的37.5%,下降6.5个百分点。由于80%以上的市本级税收来自雨城区(2010年比例),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国税收入比重下降,将对整个市本级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带来较大困难。荥经县在“十五”末经济总量和国税收入总量均列雅安第3位,但到“十一五”末在经济总量仍列第3位的情况下,国税收入规模排位下滑至第5位。天全县在“十五”末经济总量和国税收入总量分均列雅安第6位和第5位,但到“十一五”末在经济总量仍列第6位的情况下,国税收入规模排位提升至第3位,“十一五”税收弹性系数高达1.588,列雅安第2位。
“十一五”时期雅安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情况表
地区 |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国税收入比重% | ||
2005年 | 2010年 | 2005年 | 2010年 | |
雨 城 | 29.0 | 28.7 | 44.0 | 37.5 |
名 山 | 11.4 | 12.1 | 4.7 | 6.1 |
荥 经 | 12.3 | 12.4 | 9.9 | 7.7 |
汉 源 | 11.8 | 11.0 | 8.7 | 8.6 |
石 棉 | 12.9 | 14.0 | 19.0 | 23.0 |
天 全 | 10.2 | 10.2 | 6.9 | 9.0 |
芦 山 | 6.3 | 6.3 | 2.9 | 4.8 |
宝 兴 | 5.2 | 5.1 | 4.0 | 3.4 |
从国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上看,差异较明显的是荥经县、石棉县和芦山县。荥经县在“十一五”经济增速列雅安第3位,但国税收入增速在雅安排末位,是雅安唯一的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的区县,2010年宏观税负仅4.2%,较雅安平均水平低2.58个百分点,在雅安列倒数第2位,反映出其经济税收质量明显较差。石棉县“十一五”经济增速列雅安第1位,但国税收入增速仅列雅安第4位,税收弹性系数列第5位明显靠后,重要原因是该县减免税额占雅安的27.9%,列各区县之首。芦山县“十一五”经济增速虽仅列雅安第6位,但国税收入增速和税收弹性系数双双列雅安第1位,宏观税负由2005年的2.64%提高到2010年的5.19%,提高了近一倍。
各县(区)税收弹性系数表
地区 | GDP年均现价增长率% | 排位 | 国税收入年均增长率% | 排位 | 税收弹性系数 | 排位 |
雨 城 | 17.48 | 5 | 18.07 | 6 | 1.033 | 6 |
名 山 | 19.26 | 2 | 28.48 | 2 | 1.478 | 3 |
荥 经 | 17.90 | 3 | 15.95 | 8 | 0.891 | 8 |
汉 源 | 16.02 | 8 | 21.67 | 5 | 1.353 | 4 |
石 棉 | 19.67 | 1 | 26.60 | 4 | 1.352 | 5 |
天 全 | 17.89 | 4 | 28.41 | 3 | 1.588 | 2 |
芦 山 | 17.56 | 6 | 34.58 | 1 | 1.969 | 1 |
宝 兴 | 17.44 | 7 | 17.73 | 7 | 1.017 | 7 |
三、雅安国税收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多项收入指标在四川省排位明显提升。尽管与省内发达市州相比税收总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在四川省已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收入发展势头迅猛,增速跻身四川省前五
雅安国税收入自2000年以来长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达21.9%,较同期四川省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在四川省各市州中列第5位,仅慢于南充市、泸州市、甘孜州和成都市。特别是作为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之一,雅安国税收收入增速除仅略慢于成都市(23.4%)1.5个百分点外,明显领先于德阳市(16.2%)、绵阳市(16.1%)、广元市(13.7%)和阿坝州(13.1%)等四个市州。
(二)收入总量冲破经济规模制约,跻身四川省中游水平
经济规模是决定国税收入总量的最主要因素,而雅安的经济规模长期偏小,严重制约了税收总量的发展壮大。2010年,雅安的GDP总量在四川省列第18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四川省列第1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四川省列第19位,经济规模在四川省处于下游水平。在经济规模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总量先后超越广安市和眉山市,跃居四川省各市州第13位,成功跻身四川省中游水平。
(三)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稳居四川省前列
“十一五”时期,雅安国税系统通过积极创新征管举措、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使得收入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雅安国税宏观税负列四川省各市州第6位,多缴税金四川省最少,当年新欠仅49万元得以基本杜绝,较2005年下降97.7%,欠税余额较2005年下降51.9%。此外,稽查查补收入年均增长41.4%,占雅安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1.2%逐渐上升至2010年的2.4%,有力推动了收入质量的提升。
进入“十二五”,雅安国税收入呈现出明显加快发展的态势。2011年前8个月,雅安国税收入已完成18.23亿元,同比增长48.8%,增幅高居四川省首位,收入规模超越自贡市和内江市,列四川省各市州第11位。全年预计税收总量将达26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收入规模、进度和增幅均有望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十二五”组织收入工作的良好开局。
四、促进国税收入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根据《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雅安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四川省前十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0∶60∶30。雅安国税“十二五”收入规划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幅,到2015年税收总量确保达到45亿元以上,力争突破50亿元大关,五年实现翻一番以上,收入规模在四川省力争跻身前十位。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我们从经济发展和税收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优先培育大企业税源
大企业税源对地方经济和国税收入具有强烈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十一五”时期,雅安国税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税源户数由2005年的24户增加到2010年的57户,入库国税收入由2005年的3.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95亿元,占同期雅安国税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46%提高到2010年的66.6%,对整个“十一五”国税收入的增收贡献率高达78.9%。但从四川省来看,雅安的大企业税源规模普遍偏小,2010年户均纳税额为2,271万元,比四川省平均额低872万元,仅有四川华能宝兴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户企业跻身2010年四川省国税纳税百强。
“十二五”时期,雅安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家级企业、上市公司来雅进行产业投资,坚持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5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0户以上。伴随雅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战略的实施,预计雅安大企业税源到2015年将突破100户,占国税收入的比重将达75%左右,户均纳税额增长五成左右,纳税亿元级大企业将增加到7户以上。
在培育大企业税源的过程中,国税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可能实现大企业税源在雅安纳税。积极配合商务、经信、工商等部门,落实大企业在雅安登记注册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纳税人,确保按属地原则在雅安实现各项税收。监控雅安大企业在外市设立分支机构情况,通过税收筹划和流程再造,支持大企业在雅安设立物流中心和销售中心,实现税收在雅安汇缴入库。关注外地大企业在本市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动态,及时采取相关征管措施,增加雅安税源。二是积极组建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团队,要按照专业、能力互补的原则,选配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组建固定的、常态化的管理团队,实施大企业税源团队管理。三是强化反避税管理。针对大企业关联交易较多的情况,充分发挥市局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积极向省局和兄弟市州局寻求管理支持,全面掌握大企业各种涉税信息。四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大企业税源实行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收风险指引“三位一体”的制度办法,采取“一户一策”或驻厂管理服务方式,以个性化方式提升大企业纳税服务“含金量”。
(二)重视发展税收贡献较高行业
在雅安目前主要工业税源行业中(税收比重在1%以上),按增值税税负率排序,列前5位的分别是中成药制造、水力发电、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和炸药制造业;按百元资产税收贡献率排序,列前5位的分别中成药制造、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电力供应和铁合金冶炼。因此,雅安在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税源质量,提高产业的税收贡献率,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的优先发展税收贡献较高的行业。要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选择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且税贡献率较高的行业,将招商优惠与税收贡献挂钩,对重大招商项目要实行事前税收评估和事后税收贡献考核。对中成药制造、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等雅安传统的高税收贡献行业,应着力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鼓励就地建立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劳动力就业,使资源性产品的利润和税收最大程度在雅安实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税源优势。
(三)加强减免税管理推动经济税源发展
减免税优惠是税收领域实施宏观调控、服务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十二五”期间,围绕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战略目标,雅安国税将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税源加快发展。各级税务机关要转变观念,明确职责,要像抓收入一样,切实抓好减免税管理工作,依托新上线的税收优惠统计分析系统,贯彻落实好《四川省国税系统减免税统计核算制度(试行)》,根据本地实际做好税率、税基、税额等各类减免税数据的采集、核实、统计、分析等工作。同时加强重点减免税项目效应分析,做好减免税信息公开,积极从税收优惠政策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使减免税成为共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工具之一。
(四)牢固树立积极的组织收入观
雅安各级国税机关要在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强化税收收入是主导的理念,切实增强前瞻性和紧迫感,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努力使经济增长的成果充分体现为税收成果。健全以组织收入情况通报、组织收入流动红旗竞赛、组织收入工作贺信等收入任务考核和激励制度,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单位组织收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雅安干部职工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追赶跨越的良好局面。同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使税收征管经费与地方财力贡献相适应,充分调动国税部门组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积极性。
“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多项收入指标在四川省排位明显提升。尽管与省内发达市州相比税收总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在四川省已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收入发展势头迅猛,增速跻身四川省前五
雅安国税收入自2000年以来长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达21.9%,较同期四川省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在四川省各市州中列第5位,仅慢于南充市、泸州市、甘孜州和成都市。特别是作为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之一,雅安国税收收入增速除仅略慢于成都市(23.4%)1.5个百分点外,明显领先于德阳市(16.2%)、绵阳市(16.1%)、广元市(13.7%)和阿坝州(13.1%)等四个市州。
(二)收入总量冲破经济规模制约,跻身四川省中游水平
经济规模是决定国税收入总量的最主要因素,而雅安的经济规模长期偏小,严重制约了税收总量的发展壮大。2010年,雅安的GDP总量在四川省列第18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四川省列第1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四川省列第19位,经济规模在四川省处于下游水平。在经济规模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十一五”,雅安国税收入总量先后超越广安市和眉山市,跃居四川省各市州第13位,成功跻身四川省中游水平。
(三)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稳居四川省前列
“十一五”时期,雅安国税系统通过积极创新征管举措、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使得收入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雅安国税宏观税负列四川省各市州第6位,多缴税金四川省最少,当年新欠仅49万元得以基本杜绝,较2005年下降97.7%,欠税余额较2005年下降51.9%。此外,稽查查补收入年均增长41.4%,占雅安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1.2%逐渐上升至2010年的2.4%,有力推动了收入质量的提升。
进入“十二五”,雅安国税收入呈现出明显加快发展的态势。2011年前8个月,雅安国税收入已完成18.23亿元,同比增长48.8%,增幅高居四川省首位,收入规模超越自贡市和内江市,列四川省各市州第11位。全年预计税收总量将达26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收入规模、进度和增幅均有望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十二五”组织收入工作的良好开局。
四、促进国税收入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根据《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雅安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四川省前十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0∶60∶30。雅安国税“十二五”收入规划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幅,到2015年税收总量确保达到45亿元以上,力争突破50亿元大关,五年实现翻一番以上,收入规模在四川省力争跻身前十位。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我们从经济发展和税收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优先培育大企业税源
大企业税源对地方经济和国税收入具有强烈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十一五”时期,雅安国税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税源户数由2005年的24户增加到2010年的57户,入库国税收入由2005年的3.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95亿元,占同期雅安国税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46%提高到2010年的66.6%,对整个“十一五”国税收入的增收贡献率高达78.9%。但从四川省来看,雅安的大企业税源规模普遍偏小,2010年户均纳税额为2,271万元,比四川省平均额低872万元,仅有四川华能宝兴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户企业跻身2010年四川省国税纳税百强。
“十二五”时期,雅安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家级企业、上市公司来雅进行产业投资,坚持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5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0户以上。伴随雅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战略的实施,预计雅安大企业税源到2015年将突破100户,占国税收入的比重将达75%左右,户均纳税额增长五成左右,纳税亿元级大企业将增加到7户以上。
在培育大企业税源的过程中,国税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可能实现大企业税源在雅安纳税。积极配合商务、经信、工商等部门,落实大企业在雅安登记注册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纳税人,确保按属地原则在雅安实现各项税收。监控雅安大企业在外市设立分支机构情况,通过税收筹划和流程再造,支持大企业在雅安设立物流中心和销售中心,实现税收在雅安汇缴入库。关注外地大企业在本市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动态,及时采取相关征管措施,增加雅安税源。二是积极组建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团队,要按照专业、能力互补的原则,选配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组建固定的、常态化的管理团队,实施大企业税源团队管理。三是强化反避税管理。针对大企业关联交易较多的情况,充分发挥市局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积极向省局和兄弟市州局寻求管理支持,全面掌握大企业各种涉税信息。四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大企业税源实行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收风险指引“三位一体”的制度办法,采取“一户一策”或驻厂管理服务方式,以个性化方式提升大企业纳税服务“含金量”。
(二)重视发展税收贡献较高行业
在雅安目前主要工业税源行业中(税收比重在1%以上),按增值税税负率排序,列前5位的分别是中成药制造、水力发电、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和炸药制造业;按百元资产税收贡献率排序,列前5位的分别中成药制造、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电力供应和铁合金冶炼。因此,雅安在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税源质量,提高产业的税收贡献率,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的优先发展税收贡献较高的行业。要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选择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且税贡献率较高的行业,将招商优惠与税收贡献挂钩,对重大招商项目要实行事前税收评估和事后税收贡献考核。对中成药制造、煤碳开采、铅锌矿采选等雅安传统的高税收贡献行业,应着力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鼓励就地建立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劳动力就业,使资源性产品的利润和税收最大程度在雅安实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税源优势。
(三)加强减免税管理推动经济税源发展
减免税优惠是税收领域实施宏观调控、服务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十二五”期间,围绕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战略目标,雅安国税将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税源加快发展。各级税务机关要转变观念,明确职责,要像抓收入一样,切实抓好减免税管理工作,依托新上线的税收优惠统计分析系统,贯彻落实好《四川省国税系统减免税统计核算制度(试行)》,根据本地实际做好税率、税基、税额等各类减免税数据的采集、核实、统计、分析等工作。同时加强重点减免税项目效应分析,做好减免税信息公开,积极从税收优惠政策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使减免税成为共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工具之一。
(四)牢固树立积极的组织收入观
雅安各级国税机关要在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强化税收收入是主导的理念,切实增强前瞻性和紧迫感,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努力使经济增长的成果充分体现为税收成果。健全以组织收入情况通报、组织收入流动红旗竞赛、组织收入工作贺信等收入任务考核和激励制度,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单位组织收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雅安干部职工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追赶跨越的良好局面。同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使税收征管经费与地方财力贡献相适应,充分调动国税部门组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