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进度慢被约谈 四川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追赶路”
4月26日,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住房分配大会在县足球场热闹举行。
该安置点是全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安置点住房已全面达到入住条件,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和商业建筑也已进入“扫尾”施工阶段,将在5月10日前陆续入住。
“这一天,真的来之不易!”站在分房大会现场,昭觉县委副书记陈松柏感慨万千,“从因进度慢被约谈,到如期交房,一路追赶,经历了太多的奋斗和艰辛。”
曾经:
规划耗时长、施工条件差,项目进展缓慢被约谈
之所以艰辛,一方面是因为高要求。
据安置点项目业主代表、昭觉县国投公司副董事长阿的体古介绍,出于长远考虑,安置点的规划布局与县城整体规划打造相结合考虑,致使项目前期规划耗时较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安置点施工条件差。安置点项目涉及征地数百亩,难度可想而知。
并且,安置点分4个点建设,每个点都有具体困难:1号点涉及大量管网迁改,需要协调多个单位;3号点土质疏松,基础不好打;2号点、4号点临近河道、排水难,地势低矮,土石方回填达到30多万立方米。
因上述种种原因,早早启动的这个安置点项目,直到去年5月才正式入场施工。两个月后又迎来雨季,进度再放缓。于是,去年7月,安置点项目被约谈。
困难不止于此,去年冬季因天气寒冷,项目不得不暂时停工。而原计划今年2月中旬复工,又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耽误,直到今年3月上旬才全面复工,复工后又面临建材和人员短缺等难题。
督战:
成立项目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触动很大。”陈松柏说,项目被约谈后,县上立即成立了项目推进专班,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各负责两个点,各级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
昭觉县明确,解决企业困难不过夜。针对1号点管网迁改涉及多个单位难题,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迅速突破。
针对建材短缺难题,相关部门和安置点项目原材料供应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后者优先、及时保障安置点沙石、水泥、砖等供应,商品混凝土晚送到半小时罚款两万元。同时,派专人定点值守沙厂、砖厂,监督建材供应。
“我们采取‘约谈一批、处罚一批、接管一批、取消一批’的方式,对相关企业下‘狠手’,相关部门与涉办企业开会,要求企业每天下午6点之前上报建材供应情况,县农投、县国投公司优先保供。”陈松柏说,昭觉县还在每个点上安排一名副县级干部作为“点长”督战,每个乡安排专人联系对接相应点上的工作。
此外,昭觉县还要求相关企业做到水、电、路“三同步”,施工便道不能拖后腿;做到畜圈建设、农村道路修建、土地增减挂钩“三协调”,不同的规划项目之间不能有冲突。
追赶:
不计成本抢工期,高峰期8000人同时施工
在相关部门的细致服务及督促下,施工企业倒排工期,自我加压,将原定的项目竣工期限从原来的5月30日压缩至4月30日。
项目施工方、成都兴城集团下属建工集团五公司驻安置点项目副指挥长杨玉峰说,企业内部还成立了指挥部,将4个点进行统一部署,成立党支部、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抢工期,我们不计成本!”他说,首先抢建材,工地沙石不够用,就从西昌、乐山等外地高价购来。工地上,雨天当晴天用,夜晚当白天用,一天当三天用。
抢时间。支模模板可以反复拆装使用,正常情况下一副模板可使用4-5次。为了节省拆解的时间,成都建工直接购买使用新模板,一副模板最多使用不超过两次。
还有脚手架,为了节省拆解时间,也是购买使用新脚手架。而塔吊等大型设备,则是从成都等地运来“参战”。
还要“抢人”。企业实行“三班倒”,不间断施工,多次给工人涨工资。为了让工人安心施工,企业人员每隔几天就抱着几十万工资在工地上现场发放。去年11月、12月施工高峰期,安置点上同时有8000多名工人施工。(记者 王代强 袁敏 王云 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