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简报2020年第7期
创新“三变”模式 推进消费扶贫
——在战“疫”中巩固脱贫成果的“罗江探索”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系非贫困县(区),辖7个镇、127个村(社区),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49万户、16.37万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14户、10147人且已全部脱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当地城乡居住小区(院落)实行封闭式管理之后,该区部分农产品不同程度出现滞销问题,给巩固脱贫成果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该区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在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增设防返(致)贫监测预警组,统筹各方力量,创新“三变”模式,变防控站点为扶贫网点,变滞销痛点为网络卖点,变帮扶难点为购买亮点,综合运用“站点保供”“网红带货”“以购代扶”等措施,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进社区、下乡村,有效防止返(致)贫发生。
一、变防控站点为扶贫网点,突出“一进一下”
该区推进“站点保供”,由区供销社牵头,坚持“贫困户优先”的原则,组织区内7个农产品专合社和各村防控站点摸排全区农产品滞销情况,收集和处置农产品滞销信息270余条。一是推进消费扶贫进社区。由区邮政公司牵头,整合城区各防控站点人员、“邮乐购”配送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在全区170余个小区防控站点开通了“防疫邮乐购——您买菜·我跑腿”便民服务,突出“产地直供+检测合格+平价销售”特色,上架本地蔬菜、生鲜、水果等农产品以及生活用品100余种,把防控站点变成了扶贫网点。此外,该区积极“走出去”,将“邮乐购”生鲜蔬菜配送至德阳市区,还将罗江滞销农产品纳入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协会“滞销农产品目录”并向全省发布。二是推进春耕农资下乡村。该区组织两家“农联”牵头,开通“流动农资超市”惠农服务,协调10余辆运货车,根据各村防控站点收集的“农资订单”,将急需的农药、肥料等春耕物资配送至各村站点,让农户以及贫困户“不出村”也能“逛超市”,同时利用“返空车”把部分滞销农产品拉回来。截至2020年2月20日,该区通过“站点保供”,已帮助全区农户销售农产品30余吨、销售额达70余万元,其中:扶贫农产品比例达70%以上;配送农资50余吨、销售收入28万余元。
二、变滞销痛点为网络卖点,突出“三个身边”
该区推进“网红带货”,以“宅家拼流量、网红扶贫忙”为题,以身边人、播身边事、带身边货。从区内1000多名家庭农场主、职业农民中竞争遴选出首批次张艺凡等5名“土网红”,通过“宅家直播”的形式,将当地已经省级扶贫农产品“四川扶贫”商标认证的耙耙柑、羊肚菌以及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搬上了“抖音”“快手”“淘宝”等网络直播平台,助推了网络消费扶贫,拓宽了网上销售渠道,变滞销痛点为网络卖点,如今,“土网红”助力扶贫已成为了当地一种新风尚。此外,采取“每月一播”的方式持续推进百名“土网红”网络扶贫直播活动,并结合“城市夜经济”启动打造“网红扶贫直播室”。仅2020年2月18日晚,“土网红”直播线上观看人数1000多人、50000多赞,订单销售耙耙柑、羊肚菌等1589份,销售额11.6万元。
三、变帮扶难点为购买亮点,突出“三个直购”
该区推进“以购代扶”,组织各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通过电话、微信等信息化手段摸清贫困户农产品滞销信息并录入全区防返(致)贫监测预警平台,采用职工直接认购、食堂直接采购、工会直接团购等“三个直购”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各村防控站点“点对点、实打实”地购买,大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让贫困户的农产品变成了帮扶责任人家中的“爱心菜肴”、帮扶单位食堂的“贴心食材”、工会组织慰问的“暖心佳品”,变帮扶难点为购买亮点。区总工会还向全区各基层工会发出《关于采购本地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的倡议》,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通报采购进度,截止目前已有30多个工会组织响应,把“以购代扶”引向深入。疫情防控以来,通过“以购代扶”,该区贫困户家禽、蛋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累计销售已达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