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133期

  • 2020年03月26日 14时37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字体:
  • 金牛区倾情帮扶石渠县决胜脱贫攻坚

    2010年以来,成都市金牛区精准聚焦石渠县“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创新探索“造血式”帮扶模式,累计派出援藏干部人才277名,投入财政资金2.26亿元,撬动各类帮扶资金3.57亿元,完成项目109个,帮助石渠县112个贫困村、5762户24426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石渠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5.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6亿元,年均增长9.7%。

    一、强化“四大机制”,精准推进工作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援藏队前方指挥部,选优配强援藏干部人才,切实加强对口援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金石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动会商机制,共召开联席会议35次,对接协商73次。2019年安排4名区级领导5次带队奔赴受扶地对接工作,持续督促对口帮扶“五年计划”落地落实。三是实施资金刚性拨付机制。严格按照上年度地方公共预算0.5%的规定,2019年足额拨付援藏资金4359万元,用于保障石渠县农牧民住房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项目。四是健全项目精准推进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班人马”,健全“金牛职能部门牵头、石渠职能部门实施、工作队派员协调服务”推进机制,保证帮扶项目精准见效。

    二、做强“双向选派”,夯实援藏人才基础

    一是“选优派强”帮扶干部。选派5批共138名干部参与对口支援,让“最能打仗的人”组成援藏工作队。2018年7月派出的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和驻村工作队共计62人。二是“培优带强”当地干部。培训石渠党政干部260名,接收75名干部到金牛挂职学习。组织49名石渠干部赴浙大、厦大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藏族聚居区干部能力水平。三是“扶优扶强”专业人才。持续开展“名师闪耀·石渠支教”等活动,派出长期援藏教师79名,短期支教教师270人次。在医疗援藏上选派医生66名赴石渠工作,培训当地医卫人才2372人次,接收74名石渠医生赴金牛区医院顶岗交流。四是“护优用强”援藏人才。发扬“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激情”精神,严格队伍管理,建立健全《金牛区第五批援藏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出台《关心关爱援藏干部人才暂行办法》,以正确用人导向增强援藏干部安心援藏、乐于奉献斗志,先后从48名党政干部中提拔重用46名,从25名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中晋级晋职11名。

    三、实施“四大行动”,着力提升民生水平

    一是实施住房建设行动。围绕“住房安全”保障,在洛须镇建成“金牛藏庄”农牧民住房保障项目。2017年后,金牛每年援建15套游牧定居房,投入360万元建成45户贫困户住房。二是实施教育提升行动。帮助石渠县23所乡镇中心校、27所村小学完成达标建设,开展各类教学交流、师资培训70余次,推动两地28所中小学校全覆盖结对,总计接收270名石渠学生赴金牛铁中、二十中等名校就读。三是实施医疗保障行动。建成石渠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协助石渠县23所乡镇卫生院完成达标建设,帮助县医院、藏医院完成“二甲”申报。捐助110万元车辆设备建成“流动医院”,实现全县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牵头协调华西医院、成大附院、成都市一医院等4支医疗援藏队伍,组建医疗援藏联合义诊队,开展义诊6次惠及群众1.6万人次。助力“包虫病防治”攻坚,全县包虫病发病率下降到7.67%,6-12岁儿童包虫病率仅为0.28%。四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2018年以来将年度就业扶贫资金增加至90万元/年,累计培训农牧民2902人次,实现转移就业4675人次,2019年新解决贫困户就业185人。

    四、打造“三驾马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一是助推生态农牧业升级。自2017年起每年投入300万,帮助石渠成立专业公司,并在金牛区内免费开设2个石渠土特产品展销店,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余万元。每年落实资金80万元支持市农科院专家赴石开展石渠白菌、藏系绵羊、高原蔬菜等重点科技扶贫课题研究,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脱贫奔康新模式。牵线促成7家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与公司签订协议认购产品1400余万元。整合资金800万元支持邓玛农业科技观光示范产业园启动建设,2019年又追加400万元帮助做大规模。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134亩,育苗温室1100平方米,46个大棚均实施订单式产销模式,实现营收1960万元,带动171人就近就业。支持长沙干玛乡万亩“人参果种植基地”建设,发动金牛“两代表一委员”认购产品15万元。二是助推生态旅游业升级。积极支持甘孜“三创联动”发展战略,每年拨付340万元帮助石渠发展“全域旅游”。追加资金1073万元帮助石渠启动“唐蕃风情小镇产业园”项目。三是助推城乡面貌改善。按照金牛帮扶石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步走”计划,投入约1亿元重点支持色须镇等建管升级。建成“金牛东街”“金牛西街”等街道12条;组建城管执法队伍147人,获央视“朝闻天下”等11家媒体报道。

    五、开展“全域结对”,创新社会帮扶模式

    一是“点对点”提升藏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和司法水平。组织区内29所学校与石渠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结对。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推进58名石渠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和教师跟岗培训,接收205名石渠学生和162名“9+3”少数民族学生到区内学校就读。,支持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设立石渠县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法院结对,先后援助石渠县法院各类物资60余万元。二是“线对线”汇聚力量决胜扶贫攻坚。抓住产业扶贫主线,探索创新“技能培训+N”就业模式,每年投入专项资金7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产业服务”,年均培训藏族聚居区群众400人次以上,为石渠新增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7个,总数达110个。持续推动“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帮助藏族聚居区特困群众就地开展创业,提升人均收入,实现“一人创业全家脱贫”。深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探索“定向招聘+订单培训”转移就业模式,专场招聘52名当地农牧民在企业上岗。三是“面对面”拓宽社会各界帮扶平台。全面推进“爱心结对”,完成金牛区10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石渠县116家单位结对,持续开展“小善叔叔信箱”“新牧民养成计划”“一杯子·一被子·一辈子”等社会帮扶项目。组织区政协委员持续开展石渠脱贫攻坚“一对一结对认亲”精准扶贫行动。开展“石渠特色农牧产品进机关”展销活动4次,发动干部职工购买石渠农牧产品5000余套,累计销售80余万元。深化“千企帮千村”行动,发动49家企业结对帮扶67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帮扶活动30余次,协调华侨城、量力集团等爱心企业开展“新牧民养成计划”,改善石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133期

  • 2020年03月26日 14时37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金牛区倾情帮扶石渠县决胜脱贫攻坚

    2010年以来,成都市金牛区精准聚焦石渠县“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创新探索“造血式”帮扶模式,累计派出援藏干部人才277名,投入财政资金2.26亿元,撬动各类帮扶资金3.57亿元,完成项目109个,帮助石渠县112个贫困村、5762户24426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石渠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5.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6亿元,年均增长9.7%。

    一、强化“四大机制”,精准推进工作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援藏队前方指挥部,选优配强援藏干部人才,切实加强对口援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金石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动会商机制,共召开联席会议35次,对接协商73次。2019年安排4名区级领导5次带队奔赴受扶地对接工作,持续督促对口帮扶“五年计划”落地落实。三是实施资金刚性拨付机制。严格按照上年度地方公共预算0.5%的规定,2019年足额拨付援藏资金4359万元,用于保障石渠县农牧民住房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项目。四是健全项目精准推进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班人马”,健全“金牛职能部门牵头、石渠职能部门实施、工作队派员协调服务”推进机制,保证帮扶项目精准见效。

    二、做强“双向选派”,夯实援藏人才基础

    一是“选优派强”帮扶干部。选派5批共138名干部参与对口支援,让“最能打仗的人”组成援藏工作队。2018年7月派出的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和驻村工作队共计62人。二是“培优带强”当地干部。培训石渠党政干部260名,接收75名干部到金牛挂职学习。组织49名石渠干部赴浙大、厦大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藏族聚居区干部能力水平。三是“扶优扶强”专业人才。持续开展“名师闪耀·石渠支教”等活动,派出长期援藏教师79名,短期支教教师270人次。在医疗援藏上选派医生66名赴石渠工作,培训当地医卫人才2372人次,接收74名石渠医生赴金牛区医院顶岗交流。四是“护优用强”援藏人才。发扬“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激情”精神,严格队伍管理,建立健全《金牛区第五批援藏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出台《关心关爱援藏干部人才暂行办法》,以正确用人导向增强援藏干部安心援藏、乐于奉献斗志,先后从48名党政干部中提拔重用46名,从25名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中晋级晋职11名。

    三、实施“四大行动”,着力提升民生水平

    一是实施住房建设行动。围绕“住房安全”保障,在洛须镇建成“金牛藏庄”农牧民住房保障项目。2017年后,金牛每年援建15套游牧定居房,投入360万元建成45户贫困户住房。二是实施教育提升行动。帮助石渠县23所乡镇中心校、27所村小学完成达标建设,开展各类教学交流、师资培训70余次,推动两地28所中小学校全覆盖结对,总计接收270名石渠学生赴金牛铁中、二十中等名校就读。三是实施医疗保障行动。建成石渠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协助石渠县23所乡镇卫生院完成达标建设,帮助县医院、藏医院完成“二甲”申报。捐助110万元车辆设备建成“流动医院”,实现全县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牵头协调华西医院、成大附院、成都市一医院等4支医疗援藏队伍,组建医疗援藏联合义诊队,开展义诊6次惠及群众1.6万人次。助力“包虫病防治”攻坚,全县包虫病发病率下降到7.67%,6-12岁儿童包虫病率仅为0.28%。四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2018年以来将年度就业扶贫资金增加至90万元/年,累计培训农牧民2902人次,实现转移就业4675人次,2019年新解决贫困户就业185人。

    四、打造“三驾马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一是助推生态农牧业升级。自2017年起每年投入300万,帮助石渠成立专业公司,并在金牛区内免费开设2个石渠土特产品展销店,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余万元。每年落实资金80万元支持市农科院专家赴石开展石渠白菌、藏系绵羊、高原蔬菜等重点科技扶贫课题研究,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脱贫奔康新模式。牵线促成7家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与公司签订协议认购产品1400余万元。整合资金800万元支持邓玛农业科技观光示范产业园启动建设,2019年又追加400万元帮助做大规模。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134亩,育苗温室1100平方米,46个大棚均实施订单式产销模式,实现营收1960万元,带动171人就近就业。支持长沙干玛乡万亩“人参果种植基地”建设,发动金牛“两代表一委员”认购产品15万元。二是助推生态旅游业升级。积极支持甘孜“三创联动”发展战略,每年拨付340万元帮助石渠发展“全域旅游”。追加资金1073万元帮助石渠启动“唐蕃风情小镇产业园”项目。三是助推城乡面貌改善。按照金牛帮扶石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步走”计划,投入约1亿元重点支持色须镇等建管升级。建成“金牛东街”“金牛西街”等街道12条;组建城管执法队伍147人,获央视“朝闻天下”等11家媒体报道。

    五、开展“全域结对”,创新社会帮扶模式

    一是“点对点”提升藏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和司法水平。组织区内29所学校与石渠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结对。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推进58名石渠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和教师跟岗培训,接收205名石渠学生和162名“9+3”少数民族学生到区内学校就读。,支持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设立石渠县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法院结对,先后援助石渠县法院各类物资60余万元。二是“线对线”汇聚力量决胜扶贫攻坚。抓住产业扶贫主线,探索创新“技能培训+N”就业模式,每年投入专项资金7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产业服务”,年均培训藏族聚居区群众400人次以上,为石渠新增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7个,总数达110个。持续推动“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帮助藏族聚居区特困群众就地开展创业,提升人均收入,实现“一人创业全家脱贫”。深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探索“定向招聘+订单培训”转移就业模式,专场招聘52名当地农牧民在企业上岗。三是“面对面”拓宽社会各界帮扶平台。全面推进“爱心结对”,完成金牛区10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石渠县116家单位结对,持续开展“小善叔叔信箱”“新牧民养成计划”“一杯子·一被子·一辈子”等社会帮扶项目。组织区政协委员持续开展石渠脱贫攻坚“一对一结对认亲”精准扶贫行动。开展“石渠特色农牧产品进机关”展销活动4次,发动干部职工购买石渠农牧产品5000余套,累计销售80余万元。深化“千企帮千村”行动,发动49家企业结对帮扶67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帮扶活动30余次,协调华侨城、量力集团等爱心企业开展“新牧民养成计划”,改善石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