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169期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12月27日
屏山海盐探索“双连”扶贫模式
搭建东西两地企业协作助推精准脱贫桥梁
近年来,宜宾市屏山县在与浙江海盐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过程中,按照“屏山所需、海盐所能、共赢为本”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屏山的资源优势和海盐的市场优势,探索建立东西两地企业“双连”扶贫模式,走出“龙头企业联动发展特色产业、加力加速带动助推精准脱贫”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
一、龙头连龙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扶贫共同体。为帮助贫困村破解“好资源变不成好产品”的难题,鼓励支持两地有三农产业经验的龙头企业实施扶贫协作战略合作,打造产业扶贫共同体。一是两县政府共商搭建合作平台。两地政府聚焦精准协作、利益联结,组织两县龙头企业调研交流10余次,最终成功促成万好食品等浙江企业与米奇食品等屏山企业签署扶贫协作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优势互补、共生共进的发展新格局。二是两县财政共同助力精准脱贫。两地政府始终注重基础设施的连接放大效益,龙头企业的产业覆盖到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到哪里。出台企业用工、厂房建设、土地流转等配套政策,全力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融资300万元带动米奇食品和万好食品将扶贫车间建在贫困一线。三是两地企业共谋特色产业扶贫。两地企业发挥各自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之所长,在供销代购、资产重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浙江万好食品从初期通过屏山企业代购农产品,到入股100万元投入米奇食品,再到两企共同投资组建高田村精扶竹笋有限公司,不断延伸产业扶贫协作。
二、龙头连“两头”,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脱贫增收路。西部龙头企业连接贫困户,东部龙头企业连通大市场,联手破解“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帮助贫困村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贫困户的增收路径。一是村企联手就地建厂,兴办特色产业。米奇食品、万好食品与高田村委会共同投资666万元成立高田村精扶竹业公司,由万好食品负责把产品销往华东地区。公司与专合社、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每年仅竹笋加工就超800吨,产值600万多元,实现利税80万元以上。二是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增收脱贫。在共同投资办厂中,米奇食品、万好食品共同占股55%,村委会持股45%,保证村委会年集体经济保底收入15万元的基础上再按股进行分红。追加投入200多万元生产竹签竹筷等,促进农户每亩楠竹每年净收入增加500元以上,户平均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带动产业联动发展,拓宽增收渠道。高田村竹笋加工厂直接将生产车间建在贫困村,提供了40余个稳定的就业岗位,贫困人口就地务工,在家门口挣到薪金。扶贫产业带动了种竹子、产竹笋、竹旅游三产联动发展,贫困户逐渐成为流转土地收租金、进厂打工挣薪金、股权量化分股金、经营农家乐赚现金的“四金”农民。2017年底,高田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并成功创建2A级景区。
三、“双连”聚合力,助西部贫困户直连东部大市场,提升脱贫加速度。两县多方参与,共同发力,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优,不断增强带动脱贫发展能力,有力促进脱贫增收步伐不断加快。一是及时对接,提供市场信息,实现产销对路。浙江企业及时收集东部市场信息反馈屏山本地龙头企业,第一时间组织订单生产。同时,依托自身销售渠道,将屏山特色农产品推向东部市场。2018年浙企帮助屏山销售茵红李、竹笋等农产品6400余万元,其中米奇食品、万好食品联合销售屏山竹笋10000吨,销售突破4000万元。二是改善设施,优化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销售存储难题,实现错季销售,提升产品价值,两县东西协作陆续投入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助力多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并新建冻库、加工厂等。目前米奇食品、万好食品已在屏山新发展竹产业基地15000亩,1500多户贫困户签约回购或入股协议。三是研发新品,加快拓展市场,增强带富能力。为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拓展市场,两县政府持续支持龙头企业延伸合作。依托万好食品的技术优势,米奇食品加快研发以茵红李、茨竹叶等为原料的新型饮料,目前鲜竹汁等产品已经成型;研发生产冰淇淋竹签、生态餐筷,出口日本,年耗原竹2.6万吨。
涪城区“以小见大”对口帮扶昭觉县脱贫攻坚
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凉山州昭觉县以来,坚持在模式上求突破、精准上出实招、细节上下功夫,以小见大、以微现著,着力创新涪城特色产业帮扶经验模式。
一、以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强化产业发展。结合昭觉县百里示范产业带发展,在竹核乡建成500亩现代粮经复合产业园,通过党委“政府引导、合作社组织、贫困群众参与”的形式,有效利用昭觉冬季闲置稻田,探索形成“稻菌轮作”产业发展模式,让昭觉土地种植一季变两季,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率,带动300余户贫困户1000余人,人均增收300余元,为昭觉打造“羊肚菌之乡”奠定坚实基础。在四开乡投资500万元撬动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500亩涪昭现代农业示范园,并投入200万元作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股金,年收益率达3%以上,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二、以小农户带动大集体,壮大集体经济。结合昭觉实际,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指导,确定农牧产业为主要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大棚、建设爱心超市、发展养殖基地等方式,探索建立“大户带小户跟”、党员示范责任田、承包责任制、股份经营制、代种代养等多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健全“集体与个人、产业与利益、责任与分红”等机制,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逐步壮大当地集体经济。截止目前,直接帮扶的24个深度贫困村全面解决“空壳”问题,促进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
三、以小网络汇聚大财富,推进电商发展。积极探索与推广核桃、马铃薯、荞麦等多种昭觉县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直销、网络定制、在线预售和线上线下融合等销售模式。在涪城开设“援彝爱心超市”线下体验店和“援昭农产品网上超市”线上展销平台,通过订单农业和电商平台,注重线下体验和线上展示。以庆恒乡电商综合服务站为样板,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0余万元,较传统销售方式盈利200%以上,不仅用网络撬动了市场,增加了收入,还有效提升了昭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四、以小平台展示大品牌,突出特色旅游。借助绵阳科博会、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等平台,成功举办“大美昭觉”特色项目展示和“昭觉县走进涪城项目投资推介会”,广泛推介昭觉特色项目,吸引外来资本投资昭觉。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利用涪城“非遗”大会、“广场舞”大赛灯机会,展示昭觉《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彝族服饰》2个国家非遗项目和舞蹈《欢腾的彝寨》等特色文旅项目,扩大昭觉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赴昭旅游参观。
五、以小积分激发大能量,提升内生动力。一是多个领域设积分。结合绵阳市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设立“道德银行”,着力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运用“积分制”管理办法,将村民优秀道德行为具体量化为积分并储蓄。二是多方筹措建基金。一方面区前线指挥部注资村集体经济建立“雄鹰基金”,形成启动资金;另一方面每年从集体产业经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充盈“雄鹰基金”,形成固定注资;第三方面从社会捐赠资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雄鹰基金”,形成临时投入。三是多种方式兑奖励。利用“雄鹰基金”开办超市,由村支两委负责确定超市承包及基金管理办法,按照奖励制度,通过“积分换购”“积分抵现”“积分抽奖”等方式把积分兑换成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从而实现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和新村建设,切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