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为民惠民 盐亭民政出新招

  • 2018年08月06日 17时03分
  • 来源: 盐亭政务
  • 【字体:
  •   一直以来,盐亭民政坚持“标准促提升,规范促发展”工作思路,以“构建标准体系、打造政务品牌”为目标,以“数字民政”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力促管理提质、效率提速、服务提升,不断探索民政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全县推进“两个加快”助势助力。


     


      致力于平台建设,以应形势之需

      盐亭“数字民政”综合管理平台是在大数据时代民政事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衍生而来的,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的产物,更是制度的产物。

      (一)顺应了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民政的职能不断调整,内涵更加丰富,作用越发重要,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民政工作来调节社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数字民政”进一步提升了民政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快了民政工作“贴心化、阳光化、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顺应了以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民政事务的新形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通讯手段的更新,管理对信息的依存度与日攀升。运用信息手段,将民政管理中的政策标准、实施对象、办理程序都固定下来,把办事的过程都记录下来,把民政服务交给群众公开评判,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难以克服和避免的对象确定难、标准把握难、程序规范难、追责取证难等实际问题。


     


      (三)顺应了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我们以民政部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建设为契机,本着“有用、适用、好用”的原则,坚持从民政工作量大、人力不足、过程复杂的现实出发,瞄准“科学、方便、快捷”服务目标,以期通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把民政建设成为智慧民政、创新民政、法治民政和责任民政。


     


      致力于软件设计,以应监督之需

      把所有的业务流程图以及办事指南公诸于众,确保群众监督有方向。通过固化的程序使所有的业务必须按章办理,最大限度的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切实做到了不越权、不代替、不漏项。


     


      (一)注重规范,流程设计更加科学。基于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设定了业务办理的固定模式,各部门在办理具体业务时,都必须通过系统规定的流转程序,漏掉任何一个程序都无法办理。



    综合社会救助流程 


      (二)注重分级,权限控制更加分明。系统采用数字证书登陆加严格的权限控制,自己只能查看自己所属机构的数据,上层机构可查看下属机构的数据。如社区用户进入只能查看该社区的数据,乡镇用户进入则能查看该乡镇下所有村居数据。




     


      (三)注重关联,决策分析更加准确。平台中的基础数据都是共享交互的,在这种情况下能更好的实现业务联动,如当某人在殡仪馆火化后,系统会自动对相关业务股室进行预警,及时终止该人的民政待遇,避免了救助资金的流失。


     


      致力于多元融合,以应公开之需

      以“两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将“数字民政”平台、政务公开专栏、微信公众号、LED触屏查询机平台等载体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公开格局,始终追求“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将局党组领导和中层干部工作职责在机关党务政务公开栏和盐亭政务网进行了公示,同时将审批事项的涉及范围、操作过程、运行手段、实施结果及时在“数字民政”门户网站公示,着力构建“透明”民政。


     


      (二)依托“数字民政”综合平台,开发了“盐亭县民政局政务公开专栏”,由于办公平台与政务公开渠道的互联互通,我们保证了政务公开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所有民政业务的办理数量、资金额度等都能够在政务公开专栏、微信公众号、LED触屏查询机平台等渠道了解即时信息。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器或输入身份证号码,可以及时查询申请办理业务到了哪个环节。




     


      (三)建立了民政、婚姻和救助帮扶三个办事大厅,公开了民政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不断拓宽政务服务和公开的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设立了信访接待室、意见箱、局长网络信箱和政风行风、反腐倡廉投诉举报电话,通过多渠道收集关于政务公开的意见建议。


     


      下阶段,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全县民政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不断加强低保、救灾、救助等民生保障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的公示公开,让基层政务信息为民所知、为民所熟、为民所用,努力创新政务公开新途径。


     


      办事咨询电话

      7120329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民惠民 盐亭民政出新招

  • 2018年08月06日 17时03分
  • 来源: 盐亭政务
  •   一直以来,盐亭民政坚持“标准促提升,规范促发展”工作思路,以“构建标准体系、打造政务品牌”为目标,以“数字民政”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力促管理提质、效率提速、服务提升,不断探索民政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全县推进“两个加快”助势助力。


     


      致力于平台建设,以应形势之需

      盐亭“数字民政”综合管理平台是在大数据时代民政事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衍生而来的,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的产物,更是制度的产物。

      (一)顺应了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民政的职能不断调整,内涵更加丰富,作用越发重要,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民政工作来调节社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数字民政”进一步提升了民政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快了民政工作“贴心化、阳光化、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顺应了以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民政事务的新形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通讯手段的更新,管理对信息的依存度与日攀升。运用信息手段,将民政管理中的政策标准、实施对象、办理程序都固定下来,把办事的过程都记录下来,把民政服务交给群众公开评判,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难以克服和避免的对象确定难、标准把握难、程序规范难、追责取证难等实际问题。


     


      (三)顺应了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我们以民政部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建设为契机,本着“有用、适用、好用”的原则,坚持从民政工作量大、人力不足、过程复杂的现实出发,瞄准“科学、方便、快捷”服务目标,以期通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把民政建设成为智慧民政、创新民政、法治民政和责任民政。


     


      致力于软件设计,以应监督之需

      把所有的业务流程图以及办事指南公诸于众,确保群众监督有方向。通过固化的程序使所有的业务必须按章办理,最大限度的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切实做到了不越权、不代替、不漏项。


     


      (一)注重规范,流程设计更加科学。基于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设定了业务办理的固定模式,各部门在办理具体业务时,都必须通过系统规定的流转程序,漏掉任何一个程序都无法办理。



    综合社会救助流程 


      (二)注重分级,权限控制更加分明。系统采用数字证书登陆加严格的权限控制,自己只能查看自己所属机构的数据,上层机构可查看下属机构的数据。如社区用户进入只能查看该社区的数据,乡镇用户进入则能查看该乡镇下所有村居数据。




     


      (三)注重关联,决策分析更加准确。平台中的基础数据都是共享交互的,在这种情况下能更好的实现业务联动,如当某人在殡仪馆火化后,系统会自动对相关业务股室进行预警,及时终止该人的民政待遇,避免了救助资金的流失。


     


      致力于多元融合,以应公开之需

      以“两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将“数字民政”平台、政务公开专栏、微信公众号、LED触屏查询机平台等载体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公开格局,始终追求“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将局党组领导和中层干部工作职责在机关党务政务公开栏和盐亭政务网进行了公示,同时将审批事项的涉及范围、操作过程、运行手段、实施结果及时在“数字民政”门户网站公示,着力构建“透明”民政。


     


      (二)依托“数字民政”综合平台,开发了“盐亭县民政局政务公开专栏”,由于办公平台与政务公开渠道的互联互通,我们保证了政务公开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所有民政业务的办理数量、资金额度等都能够在政务公开专栏、微信公众号、LED触屏查询机平台等渠道了解即时信息。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器或输入身份证号码,可以及时查询申请办理业务到了哪个环节。




     


      (三)建立了民政、婚姻和救助帮扶三个办事大厅,公开了民政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不断拓宽政务服务和公开的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设立了信访接待室、意见箱、局长网络信箱和政风行风、反腐倡廉投诉举报电话,通过多渠道收集关于政务公开的意见建议。


     


      下阶段,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全县民政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不断加强低保、救灾、救助等民生保障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的公示公开,让基层政务信息为民所知、为民所熟、为民所用,努力创新政务公开新途径。


     


      办事咨询电话

      7120329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