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公开新路径
西昌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2017年底,全市少数民族人口16.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7%;其中彝族人口为13.8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72%。
自2017年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西昌市通过搭建双语政务公开机制、扩大双语政务公开内容、完善双语政务公开方式、提升双语政务服务水平等创新举措,不断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政务公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双语政务公开新路径,努力打通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全力搭建双语政务公开机制
西昌市从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出发,制定西昌市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全力搭建双语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规范双语公开要求、双语公开方式、双语公开渠道等内容,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政务公开参与度。
一是明确公开管理机构。明确西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西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是西昌市域内少数民族双语政务公开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机构。
二是充实公开工作力量。明确政府机关、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网格服务站等机构应配备通晓双语的干部作为少数民族双语政务公开工作的负责人,并加强双语培训。目前,全市37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个托管乡镇全部配置彝汉双语工作人员,在远离市区的彝族乡村,村长、村支书、村组长等双语干部配置率达100%。
三是加强公开双语培训。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作实际,定期组织西昌市干部彝语文培训班,聘请彝语文专家对驻村干部等进行培训;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关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全域推行双语政务公开
西昌市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实际,全域推行双语政务公开,拓展双语政务公开内容,以群众需求为原则,重点围绕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的、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政务公开,不断拓宽公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政府重要文告、重要公文采用彝汉双语。人代会等重大会议提供彝文版本报告。积极推广简单易懂的双语版政策解读。制作分发彝汉双语版的便民服务指南与宣传手册,以群众易理解、感兴趣的漫画、图解、双语形式融合成读本,在各街道办、乡镇与村社分发。宣传横幅、宣传标语采用彝汉双语。打造双语法治公园,将法律、法规、条例等摘录翻译为彝文版本。通过创新举措、多措并举,让少数民族群众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好参与。
西昌市人大代表阅读彝文版报告
彝汉双语版办事指南
彝汉双语政策方针宣传
彝汉双语版交通安全宣传
双语禁毒宣传手册
彝汉双语政策宣传册
西昌法制公园“选择性公开信息被判违法双语法制小故事”
全面完善双语政务公开方式
西昌市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方式和渠道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线上,通过政府网站彝语版、凉山电视台彝语频道、凉山广播电视台彝语频道、凉山日报彝语版、彝语语音手机报、阳光政务廉洁西昌电视公开平台等进行政务公开。线下,通过村村响、坝坝会、网格员入户宣讲、双语宣传册、德古大讲堂等方式进行政务公开。为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大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双语政策传达解释、事项办理等服务,有效保障了政务公开信息在少数民族群众间的传达,扩大了公众参与途径。
凉山州政府网站彝文版
西昌市政府网站上的彝文标识
凉山日报彝文版
全国唯一的彝语语音手机报 彝族标准音频播报住房保障领域信息
凉山电视台彝语频道
民间谚语称“彝区是‘德古’管事,汉区是官吏管事”。“德古”是指通晓彝族习惯法、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并为大家信任和尊敬的人。西昌市充分发挥“德古”在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深入彝族聚居区开展以政策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德古大宣讲”,全程使用彝语向彝族群众解读国家政策、宣讲十九大精神,并录制成DVD用于保存与扩大传播。本图为彝族老乡现场观看《德古大宣讲》廉政宣讲片。
全速提升双语政务服务水平
西昌市全力提升双语政务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在全市推广彝汉双语标识标牌、宣传标语,政府机构、公共场所牌匾以及广告牌、路标、指示牌等全部采用彝文汉文规范对照书写。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供排水公司、市火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专门开设彝汉双语服务窗口。西昌机场、火车站和3个长途客运站以及全市22条公交线路400多辆车已全面实现彝汉语音同时播报,从站场发出的车辆均安装了彝汉双语安全提示、安全承诺、注意事项等。同时,西昌市民宗局语言文字办公室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彝汉双语翻译服务。试点工作以来,共开展了彝汉双语翻译2.6万余条、25万余字。双语服务,打破了政府与群众间语言壁垒,正成为西昌市推进基层政务公开的助力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传声筒,政府和群众沟通的连心桥,民族团结共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