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试点单位 青川政务公开这样弄
“老婆,碗等会儿洗,先来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政策。”4月10日上午9点,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村民李清德刚吃过早饭,就招呼正在洗碗的妻子过来一起看电视。李清德家的电视不仅可以看电视节目,它还是青川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的一个终端。通过它,村民可以了解到县上的最新政策以及相关的办事流程。
去年5月,青川县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之一,重点围绕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9大领域开展了试点工作。一年过去了,到底试得怎么样了?
据青川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田茂杰介绍,传统的政务公开只是简单地把信息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上,但显然,这样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村民的需要了,“很多政务信息都卡在了到家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上。”
既然作为试点,就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为此,青川县探索出了“互联网+政务公开”。“简单地说,就是运用互联网+的模式,把需要公开的信息全部触网,然后再通过特定的终端送出去。”田茂杰介绍,经过前期的工作,他们已经把县上出台的每一项惠民政策以及办理相关事务的资料、流程等信息全部上传到相关的信息库,“只要老百姓打开电视、手机进入相关频道或者微信群就可以看到。”
“我们家今年新农合医疗报账就是参照电视上说的流程弄的。”乔庄镇茶树村村民张显玉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每年看病吃药都要花上2万多元。但是,由于对政策信息不了解,往年一到报账的时候,她基本上要到镇上、医院和社保部门来来回回地跑几次,经常是拿了这个资料,又缺了另外的资料,“感觉很麻烦。”今年,有了电视终端,张显玉在报账前,专门查看了相关的流程,“带齐了相关资料,跑一趟就把账报了,很方便。”
据悉,为了让信息公开更有针对性,青川县还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出一级目录47项、二级目录192项、三级目录385项,并将9个试点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连同一张《目录征求意见表》,下发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点餐”,真正做到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会采纳。”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川县26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已有6381户群众能够通过电视直接查询公开的信息。截止2017年年底,青川已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8大公开渠道公开信息10万余条,累计阅读量达150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