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向行政审批制度“开刀”:简政放权的昆明之道
“简政放权”,短短四字,关系着百姓生活点滴。大到企业从落地到开工,小到出生证明的办理,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昆明先后大刀阔斧地向行政审批制度“开刀”,目前行政审批项目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属最低水平,审批时限也持续保持最短。
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百姓办事方便了,企业投资项目进度加快了,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了。
观察人士评价,昆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是一“瘦”了之,而是采取更为有效的跟进和配套措施,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高效服务。
简政—“瘦身”
回顾过去,昆明简政放权的时间表让人难以忘却:
2001年与国家同步,昆明拉开行政审批改革的大幕,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为重点,在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方面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我改革。
2001年至2005年期间,市级各部门对各自的行政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三次清理,共精简行政审批项目510项,保留44个市级行政部门的审批项目424项,并向社会公布。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需要重新清理确认之前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为此,2006年7月昆明启动又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保留46个市级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500项。
截至2007年底,由于法律法规变化等原因,市级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为506项。
紧接着,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2008年1月、4月、10月和2009年4月,昆明共开展了四次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时限压缩工作。
2009年6月,对市级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在现行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次压缩三分之一。
2009年12月,以市政府公告第54号对外公布了决定保留的25个市级部门的86项行政审批项目。
2011年,昆明继续行政审批改革,市级部门内部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5个部门,60个项目调整为14个部门,58个项目;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的内部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个部门,4个项目调整为1个部门,1个项目;市级部门承接省级下放的内部审批项目由原来的4个部门,9个项目调整为3个部门,8个项目。
2012年6月,市政府再次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梳理,最终决定保留24个市级行政部门的75项审批项目。
放权—“直通”
在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昆明还将行政审批事项“直通”下放到各区县、开发(度假)区,增强了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县域经济活力得以进一步释放。
2002年至2004年,昆明先后分三批17项、23项和32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各县区;2004年、2005年将305项下放到安宁市、东川区,310项下放到呈贡新城管委会;2008年、2009年分别将76项、37项下放各县区。
2013年,将呈贡新区160平方公里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权限下放到呈贡新区管委会,并由其负责规划后跟踪管理、规划核实、违法建设查处等工作。
同年,又将一定规模建设工程的施工许可证核发及相关管理服务、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下放到主城五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昆明实施托管乡镇(街道)印章委托使用制度,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区对承接的审批项目使用“行政审批2号章”,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又一创新和亮点。
至此,通过清理、调整、精简、下放、取消等方式,市级行政审批项目从最早的1016项精简到了22个部门75项,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审批要件精简到50%以上,并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68项。
决心空前,目标明确。历届市委、市政府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全国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
重数量更重质量
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简政放权”的效果?昆明市学术后备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尹峻表示,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简政放权”所取得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数据只是一个方面,简政放权,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尹峻表示,衡量简政放权的效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权力的运行必须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与经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当前,必须为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各项工作服务;三是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释放改革红利,为发展建设积聚人气和资源。
在不断“瘦身”的同时,昆明积极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例如,对保留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优化再造,逐一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细化、优化运行路径,简化、固化办事程序;统一审批事项原则上取消中间环节,改为由终审部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创新配套制度,制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审核确认管理、网上审批服务等;实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建立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审批快速和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实施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推行容缺预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联席会议四项措施,并进一步优化项目确立、用地规划审批、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及竣工验收的流程。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交给企业、社会,逐步改变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和主要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
确保权力不变样
大量的权力下放的同时,如何确保下放的权力不变样?政府审批退出的领域,会不会“一放就乱”?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着决策者的政治智慧。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志杰认为,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最根本还是要政府创新思路,完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作为简政放权承接者的基层政府和公务人员,如何转变观念,提高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才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关键。另外,还要强化党委、人大等对下放或转移权力的监督职责,建设好权力下放的承接平台,同时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看其是否有能力,是否能依法行使职责。
通过多年的探索,昆明总结出制度性的办公流程,各项审批都有执行规定的,纳入了行政监察范畴之内,建立“四位一体”的监督格局,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
具体而言,包括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市政府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平台,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进场、场地统一安排、信息统一发布、专家统一抽取、交易统一监督、结果统一公示。
另外,市纪检监察部门在中心设立投诉窗口,对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窗口审批工作进行监督;政务服务管理局对窗口首问首办、显示结办和服务态度等进行监督。
昆明建立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获得审批应当符合或者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以书面公布、网站公布等形式予以告知。
有专家分析认为,“告知承诺制”是一种淡化事前审批,强化跟踪检查,严格事后监管的审批模式,被社会舆论称为“图章革命”,极大地方便相对人的同时,也增加了审批透明度和提高了办事效率。
去年,昆明还将180个重点项目纳入系统进行监察,县区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促进了项目的快速审批、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投产。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五华区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对待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要特别慎重,保证其在加快投资、项目工作的推进,缩短办事过程上真正发挥作用。
简政放权 优化发展环境
某建筑公司在西山区有个住房项目,“如果照以前的审批速度,规划、消防、人防、交通、卫生、环保等20多个部门跑下来,费时一年都是常事。”专门负责项目前期审批的胡先生,深有感触地表示,“一站受理、分送相关、一窗发证、并联审批、流程跟踪、限时监督”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让他尝到了甜头:“三个多月就通过了审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再到放水养鱼的方式—实行“零成本”注册,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新办的小微企业,试营业期内可不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近年来,昆明在市场准入改革方面先行试水。这些改革优化了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
一项项“简政放权”的具体实践,赢得了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最直接的成绩是,2013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数达51万多户,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560亿元,完成税收近5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6万人。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往往就是金钱。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龙感言:“如今,"政"简了,"权"放了,套在企业头上的重叠"紧箍咒"少多了。”
公司的收获不止于此,松了“缚”,节约了资金,将足够的时间把精力、智力、财力放在了企业自身发展上。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科技为先、循环利用的新路子,在2013年度云南省100强企业排序发布会上,飞龙公司以排名第11位跻身“2013云南100强民营企业”,以排名第32位荣登“2013云南企业100强”。
政府简政放权,既减少了各级政府上下之间的许多繁琐“汇报”、“审核”、“论证”,腾出时间,集中精力,使各级政府为民办大事、办实事,让城市发展、民生幸福分享更大、更多的“改革红利”,成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的强大原动力。
再寻简政放权突破口
在简政放权之路上硕果累累的昆明,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动作”?昆明进一步简政放权的突破口在哪儿?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昆明精简审批事项,“简政放权”的重心,将由精简审批事项数量,逐步向严格控制新增审批事项、加强保留事项的规范管理、优化再造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等方面转变,并加强对县区优化审批流程工作的指导。
“从简化审批环节、清理前置条件、规范中介服务、强化全程监察等方面进行优化,实行"一审一核"制,杜绝"双规运行"和"体外循环"行为发生。”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职责的弱化,而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这位负责人说,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把中央和省下放给我市的职能接好管好;放,就是把本市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管,就是把地方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下一步,将研究拟定《昆明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记者最新了解到,今年昆明还将在“权力清单”上做文章,总的指导思路是缩小政府权力清单,扩大政府服务清单,这也是眼下开展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进一步简政放权,对放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李志杰看来,昆明进一步简政放权的突破口要选择受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致力于从体制机制上给市场主体松绑,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
比如,在发改方面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形成投资增长内生机制,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在工商登记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城乡建设方面以新型城镇化、住房保障、市政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等领域审批事项为重点,清理和规范现有审批项目,压缩、优化审批环节和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推动工作模式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
种种迹象显示,昆明未来的简政放权之路,更精简、更高效、更廉洁。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