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河湖管护看四川——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
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
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带,金沙江、拉罗箐河绕村而过,且紧临金沙江金沙水电站库区,给村子带来了良好的江域资源。该村面积15.84平方公里,本村常住人口946人,村中以彝族、汉族、布依族居民为主,彝族居民占据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为少数民族村落。自创建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以来,庄上村以河湖长制工作为中心,构建村级河湖管护体系,打通河湖治理保护“最后一公里”,全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建立“一室三队一超市”的基层河湖管护体系
“一室”。庄上村将基层党建与河湖管护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河湖管护中的作用,在村委成立河长制办公室,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村委班子成员共同参与河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河湖管护工作,组织召开村级河长制工作会,传达学习河长制最新工作要求;明确巡河、治河、护河职责,落实村级河长常态化会议、坐班制度;妥善处理群众、游客反馈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制订整改措施,做到各类问题有人管、管得住。
“三队”。联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党员、退伍军人和社会志愿者建立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三支联动巡河护河队伍。三支队伍定期轮流开展巡河活动,监督落实河道管理保护措施,劝阻违法违规行为,对河道周边的卫生进行清理。同时向河岸两边的村民、游客宣传河道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群众对河道管理保护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一超市”。建立生态积分超市,对积极参与河湖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实行积分奖励,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激励志愿者参与河道管理保护的工作积极性。
创建河湖管护“一看二守三巡”模式
一是“看”。坚持以常态化巡查为基础,向信息化预警延伸,重点聚焦水域岸线保护、污水排放、乱倒乱扔、面源污染等重点内容,开展河道巡护、监督、保洁、宣传工作。二是“守”。坚决守住生态环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宗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决守住沿河两岸村民,通过走访入户等方式提高村民河湖保护意识,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河湖保护,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爱护的河湖管护新格局。三是“巡”。在常态化巡查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以村民、民兵、社委干部相互联防联控、上下联动、协作联动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从微信群,对讲机等渠道沟通信息,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问题闭环。有效利用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三支志愿队伍,开展日常巡查,分片区、分段管理,确保每段河流有人管,每段河流有人护,河湖管护工作见实效。
河湖管护“解放模式”见实效
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的创建,一是打通了河湖管护难点堵点。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水边岸坡整治,有效改善河湖周边生态环境;落实河湖常态化保洁制度,涉水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管护。二是爱河护河氛围更加浓厚。通过河湖长制“七进”、坝坝会、“两微一端”等多种宣传手段,制定通俗易懂的“不乱扔、不乱排、不乱占、要自觉、要劝导、要反映、要共享”的“三不四要”村规民约,加强村民教育引导,及时制止和纠正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行为,让农村河湖治理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的创建,切实提升基层河湖治理水平,打通河湖管护难点堵点,改善河湖周边生态环境,提升水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