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精准帮扶“老大难”脱贫
今年49岁的王应芳,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乌喇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左眼失明、右耳几乎失聪,这个只读过小学一年级,曾是村里“老大难”的王应芳,如何有这样的生意头脑?
转变得从2014年说起。那一年,通过集体评议、公示等环节,王应芳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断有帮扶干部到他家了解情况,一项项帮扶政策送到他的家中,从改善最基本的住房、吃饭等需求入手。
他还申请到种草养畜补助,建成50平方米羊圈,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养羊从9只发展到如今的20余只,还喂起了牛、驴、猪、鸡,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养殖能手,周围村民有啥问题都找他。
不止于养殖的短期收益,王应芳最近还新种了10亩石榴,“现在一年能挣几万元。”王应芳说。
如今走进王家大门,宽敞的院坝进入眼帘。推开玻璃和木头制成的推拉门,步入客厅,只见欧式风格的大沙发、光亮如新的茶几、装满牛羊肉的冰箱。
王应芳的故事,只是乌喇么村奋力脱贫的一个代表。乌喇么村第一书记王文华告诉记者,该村每个贫困户都有相应的帮扶责任人,以及一份量身定制的帮扶方案,家中都张贴了帮扶明白卡,写上了联系领导、帮扶责任人、帮扶人等信息,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要入户调查一次。
因为帮扶工作做得细做得实,脱贫效果明显。2017年,乌喇么村77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都高于贫困线,全村人均收入已达9600多元,且基本达到脱贫退出各项标准,获评2017年度省级“四好村”。
“今后几年,乌喇么村的重点任务,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王文华说,乌喇么村平均海拔1700米以上,适合发展樱桃、板栗等产业。 (记者 王代强)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