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精神文化这个因子——破解民族地区“四弱”难题(四)
破解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必须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要在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彰显了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坚定决心。当前,民族地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既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积弱紧密关联。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事业相对滞后,劳动者素质的差距和人才资源匮乏形成了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破解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必须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物质基础等外部显性差距的背后,其实折射的是人们观念的隐性差距、地区文化教育的差距与人力资源的差距等。许多与市场经济、改革创新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习惯,成为制约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一大内因。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轻视科技和教育,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变革心不强,“能过就好,温饱即安”。还有一些人对当地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坐等外面来“输血”。长此以往,这些地方自然缺乏敢拼敢闯敢冲敢试的精神内核,缺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观念领先是本,技术、工具和方法是末,解决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积弱难题,首先要在观念更新上狠下功夫。文化的更新,核心是观念的更新。从宏观上看,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微观上看,观念贯穿于个体行为的全过程,影响到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有质的飞跃,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全面与现代社会对接。具体来讲,观念的更新表现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当然,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延续至今,也有着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决不能一概否定。我们要善于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进行有效嫁接、整合,进一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深度契合。
扶贫先扶智,道出了文化教育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要更新文化观念,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只有通过发展振兴民族地区教育才能实现。贫困地区的贫困因子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缺乏产业支撑,贫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低效率低收益的传统农业,一旦发生疾病,或遭遇天灾人祸,就易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贫困代代相传。要彻底根治“贫困病”,关键在综合施策,前提在“扶贫扶智”。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突出成就,办学规模与建国初期相比成倍增长,民族地区教育体系也日益完善。同时要看到,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还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硬件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强等短板。“今天的教育水平关乎明天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站在民族繁荣进步的战略高度,把民族地区教育抓早抓好。
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关键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花大力气解决好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就能更好地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确保民族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