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中科院一年103个项目落地绵阳科技城

  • 2015年01月19日 11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去年以来,中科院系统在绵阳科技城落地的合作项目达到103项,总投资达到86.71亿。”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下派干部、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主任杨凯雷告诉记者。

      去年12月12日,中科院就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落户绵阳科技城。仅仅十天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创新育成中心、西部控股与绵阳市政府又签署了《中科西部智慧产业城投资开发合作协议》,涉及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大健康服务、生物科技、软件园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如此多的中科院项目为何密集落户绵阳?项目将对绵阳科技城建设产生哪些影响?

      有基础10多年前就参与绵阳科技城建设

      早在10多年前,中科院就与长虹、九洲和中物院等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当时合作的项目比较分散,没有集聚起来。”杨凯雷说。

      变化出现在2009年6月。当时,中科院正式成为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如何充分利用中科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绵阳向中科院提出了三个需求:物联网关键技术优先落地绵阳,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有效推进,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优先在绵阳转化。

      中科院对绵阳的请求作出了积极回应。不久,中科院开始了与长虹在物联网领域内的合作,助推了长虹的智能战略向前发展,并积极推动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1年12月,中科院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成果对接会在绵阳召开,中科院下属37个研究所的负责人齐聚绵阳,他们与长虹、九洲等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达成20余个项目合作。

      有平台让中科院的“金种子”在绵阳“开花结果”

      2013年4月,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市长林书成专程前往中科院向白春礼院长汇报,请求中科院在绵建立中科创新育成中心,并把中科院所属的大型企业的项目优先布局在绵阳科技城。

      这一请求再次得到了中科院的积极回应。中科院相关领导多次来绵阳推动项目建设,还和绵阳互派科技副职,加强院地合作,推进项目落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自中科院的吴群刚赴任绵阳市委副书记、杨凯雷则任市政府副秘书长。

      2013年8月,中国科学院与绵阳市人民政府签约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0亿元,中科院将在绵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绵阳科研和人才培养。

      2013年12月,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成立,标志着中科院与绵阳的战略合作步入了新阶段。“育成中心是一个平台,就是要把中科院的关键技术与绵阳的资源结合,助推中科院的‘金种子’在绵阳‘开花结果’。”杨凯雷说。

      中科绵投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典型例子。产业园由中科实业集团和绵阳市水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计划总投资20亿元建设日处理1000吨(一期)垃圾发电、医废、餐厨、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废处理的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有重点瞄准绵阳产业转型升级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政策体系推介会上,天津力神、西部控股等产业巨头纷纷落地绵阳,这其中就包括来自中科院系统的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以及投资10亿元的基于碳纳米管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梳理中科院落地绵阳的项目后发现,这些项目紧贴绵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和新兴产业发展。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车联网、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生物制药等等都代表当今科技前沿水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材料和部件等等项目都引领产业发展前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绵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绵阳的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围绕绵阳科技城的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把中科院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产业界、金融投资界有效融合,为绵阳乃至四川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20年,助增绵阳经济超过500亿。”杨凯雷说。 (邹俊川 王娟 记者 吴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科院一年103个项目落地绵阳科技城

  • 2015年01月19日 11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去年以来,中科院系统在绵阳科技城落地的合作项目达到103项,总投资达到86.71亿。”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下派干部、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主任杨凯雷告诉记者。

      去年12月12日,中科院就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落户绵阳科技城。仅仅十天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创新育成中心、西部控股与绵阳市政府又签署了《中科西部智慧产业城投资开发合作协议》,涉及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大健康服务、生物科技、软件园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如此多的中科院项目为何密集落户绵阳?项目将对绵阳科技城建设产生哪些影响?

      有基础10多年前就参与绵阳科技城建设

      早在10多年前,中科院就与长虹、九洲和中物院等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当时合作的项目比较分散,没有集聚起来。”杨凯雷说。

      变化出现在2009年6月。当时,中科院正式成为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如何充分利用中科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绵阳向中科院提出了三个需求:物联网关键技术优先落地绵阳,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有效推进,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优先在绵阳转化。

      中科院对绵阳的请求作出了积极回应。不久,中科院开始了与长虹在物联网领域内的合作,助推了长虹的智能战略向前发展,并积极推动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1年12月,中科院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成果对接会在绵阳召开,中科院下属37个研究所的负责人齐聚绵阳,他们与长虹、九洲等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达成20余个项目合作。

      有平台让中科院的“金种子”在绵阳“开花结果”

      2013年4月,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市长林书成专程前往中科院向白春礼院长汇报,请求中科院在绵建立中科创新育成中心,并把中科院所属的大型企业的项目优先布局在绵阳科技城。

      这一请求再次得到了中科院的积极回应。中科院相关领导多次来绵阳推动项目建设,还和绵阳互派科技副职,加强院地合作,推进项目落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自中科院的吴群刚赴任绵阳市委副书记、杨凯雷则任市政府副秘书长。

      2013年8月,中国科学院与绵阳市人民政府签约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0亿元,中科院将在绵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绵阳科研和人才培养。

      2013年12月,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成立,标志着中科院与绵阳的战略合作步入了新阶段。“育成中心是一个平台,就是要把中科院的关键技术与绵阳的资源结合,助推中科院的‘金种子’在绵阳‘开花结果’。”杨凯雷说。

      中科绵投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典型例子。产业园由中科实业集团和绵阳市水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计划总投资20亿元建设日处理1000吨(一期)垃圾发电、医废、餐厨、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废处理的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有重点瞄准绵阳产业转型升级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政策体系推介会上,天津力神、西部控股等产业巨头纷纷落地绵阳,这其中就包括来自中科院系统的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以及投资10亿元的基于碳纳米管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梳理中科院落地绵阳的项目后发现,这些项目紧贴绵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和新兴产业发展。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车联网、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生物制药等等都代表当今科技前沿水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材料和部件等等项目都引领产业发展前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绵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绵阳的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围绕绵阳科技城的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把中科院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产业界、金融投资界有效融合,为绵阳乃至四川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20年,助增绵阳经济超过500亿。”杨凯雷说。 (邹俊川 王娟 记者 吴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