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 安度晚年
[民生·数字]
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
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171元,完成目标110.3%;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68元,完成目标11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群达1439.28万人,完成目标145.53%,其中参保缴费人数达960.61万人,完成目标156.2%。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为1.15万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目标任务115%。
[民生·一线]
干净整洁的房间里,王书君老人静静地阅读着当天的报纸。这个不大的房间有空调、大衣柜和舒适的桌椅,花瓶里插着绢花,三张床上铺着各人喜欢的碎花床单。2月25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成都市金牛区马家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时,被这里浓浓的“家”的气息感染。
社区养老更受欢迎
90多岁高龄的王书君如今已四世同堂,儿孙虽然十分孝顺却条件有限。2010年5月,当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到了王书君小儿子所在的马家花园社区,她这才过上了在家门口养老的生活。
“我每天早上都要看报,了解些重要的事情。”王书君精神矍铄地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非常规律,老伙伴们一般是早上锻炼身体、摆龙门阵,午饭后睡午觉,下午打打牌或出去逛逛,晚上看看电视,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郊游和老年聚会,“最重要的是不会感到孤单”。
王书君讲,子女对这种家门口的养老方式感到很满意,每月1000多元的费用就能包吃住包护理,由于离家很近,孩子们散步、买菜就能顺便来看看老母亲。与王书君一样,有20位老人因为“想和家在一起”这个理由,选择在这里度过幸福、安静的晚年生活。
正在和朋友们聊天的周素清老人刚刚回了一趟家,“来去自由”她最喜欢的方式。“之前孩子们陪我考察过一些养老院,但离家太远,十天半月才能和家人见一面。”周素清说,“但是如果长期在家,老人又缺乏照顾,反而会成为子女的负担,在家门口养老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社会力量参与服务
成立于2010年5月的马家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2011年底被评为“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这一示范社区如何创建而成的呢?
“养老服务首先靠政府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投入和扶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成都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福彩公益金等资金来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室、多媒体电教室、老年理发室、医务室、监控室、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省福彩中心主任刘仲远介绍,福彩公益金已经在我省的多个养老服务示范社区注资,让老人养老的各项生活设施提档升级。
在马家花园社区主任张秀蓉看来,该社区养老服务形成示范效应,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功不可没。张秀蓉介绍,社区建立了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保健、咨询、住养等服务,为21名独居老人安装了“一键通”求救求助呼叫系统,还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务网络,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全有健康档案,定期针对老人开展体检和知识讲座。此外,社区建立起5支志愿者队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结对帮扶服务。
[民生·举措]
整合资源为养老服务出力
为积极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2011年,在全省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纳入了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全省18个市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45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从2010年开始至今,省本级福彩公益金共计投入近2000万元,资助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设备添置,为我省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注入动力。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目标考核任务,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各类资产。各级民政部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及部署的专项工作会议,制订工作方案,以调整使用资产、投入资金等多种形式用于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各社区因地制宜,依托各类资源,大力构建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重要平台的社区养老服务阵地,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民生·声音]
困难群众生活有了盼头
峨眉山市符溪镇雷场村村民 刘仁伟
今年,我和老伴都参加了新农保,村里我认识的人也都参加了。大家都很积极主动地要求参保,因为新农保这个政策能够带来实惠。一想到我们也能像城里人那样领“退休金”,我们就高兴得很。
筠连县筠连镇天香敬老院院 长宋容
刚刚过去的春节,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过得非常开心。农村五保户都领到了慰问金,一些社会文化团体以及企业、社区、街道的文化队伍,到敬老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去年,全县18个镇乡都有了敬老院,1000多名五保老人住入了新“家”。
达县七里沟居民 周世耀
我因为眼睛受伤导致残疾,一直没有工作,儿女们经济条件也不宽裕。虽然每月低保补助不多,但确实解了我们老两口的燃眉之急。党和政府对我们困难群体这么关心,社会各界的帮助也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