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大手笔绘制“十二五”发展宏图

  • 2012年11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十二五”时期,四川将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我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凸显。到2015年,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应急救助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显,加快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将以更高要求、更宽视野、更大气魄、更新创意来发展旅游业。向着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四川旅游将做大空间、做强产业、做优服务、做响品牌,为全省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突出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四川将更加注重旅游业在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护生态、传播文化和促进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大局。

      突出发挥旅游业的“扶贫”作用和区域协同效应,四川将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地震灾区等特殊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带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突出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四川将继续发挥五大世界遗产的引领作用和世界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推出精品线路,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

      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四川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加快推进我省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的景区化,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促进旅游服务升级,树立四川服务品牌。

      到2015年,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年均增长16.7%,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6%。

      到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其中,国内游客数达到3.99亿人次,年均增长8%;入境游客数达到240万人次,年均增长18%。创建100个国家A级景区,培育10家旅游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年旅游经营收入过1亿元的中小型旅游企业。

      优化旅游产品体系

      度假产品

      10大旅游度假区:成都龙门山(都江堰-虹口)旅游度假区、峨眉山旅游度假区、西昌邛海-泸山阳光旅游度假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等。

      观光产品

      国家级资源创A工程:新增100个国家A级景区,其中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沙-三星堆、小平故里、剑门关、阆中古城等;国家4A级景区50个;国家3A级景区45个。

      专项产品

      文化旅游建设工程--10个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10大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50个政治、军事、文化类名人故居;100个特色文化名村名镇。

      5条精品线自驾旅游--川西北黄河大草原自驾游、中国景观大道香格里拉自驾游、攀西大裂谷阳光自驾游等。

      乡村旅游富民工程--1000个特色民族村寨、100个特色观光农业园、10个城郊型乡村旅游产业带、10大乡村旅游节庆。

      红色旅游--新推出30个红色旅游景区,创建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0个旅游扶贫试验区。

      工业科技旅游--“核世界”国防主题公园(绵阳)、“奔月”航天主题公园(西昌)、“钢铁时代”主题公园(攀枝花);打造宜宾酒都、泸州酒城等酒镇。

      天府美食旅游--打造 “1+N”天府美食旅游线,策划10大主题美食节,建设10大美食街,出版10类天府美食书籍。

      商务会展旅游--培育壮大10个品牌展会,主要包括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等。

      旅游目的地体系

      1个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市。

      11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绵阳市、广元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巴中市、马尔康县、康定县、西昌市。

      9个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自贡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100个特色旅游镇。

      8大精品旅游线路

      “世界遗产”经典旅游线“熊猫故乡”探秘旅游线“蜀山之王”贡嘎山生态旅游线“蜀汉三国”文化旅游线“长征丰碑”红色旅游线“大爱无疆”灾区新貌旅游线“醉游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发现四川一百年”探秘之旅

      四川旅游品牌体系

      1个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遗产;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品牌。

      世界遗产之旅、熊猫故乡探秘、古蜀文明探源等旅游产品品牌。

      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旅游节庆品牌。

      10大特色旅游工艺品、10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10大特色地方小吃等旅游商品品牌。

      旅游交通建设

      100个自驾车营地、100个汽车旅馆等自驾游基础设施建设。

      5个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建设80个旅游集散站、点。

      5500个旅游标识标牌建设。

      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库三网”工程--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搭建旅游政务网、旅游咨询网、旅游电子商务网。

      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10大智慧景区的“智慧旅游”试点工程。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50个旅游咨询中心建设。650个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

      旅游环境保护工程

      50个国家级绿色饭店、50个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10个低碳旅游城市的旅游“创绿”工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旅游大手笔绘制“十二五”发展宏图

  • 2012年11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十二五”时期,四川将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我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凸显。到2015年,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应急救助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显,加快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将以更高要求、更宽视野、更大气魄、更新创意来发展旅游业。向着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四川旅游将做大空间、做强产业、做优服务、做响品牌,为全省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突出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四川将更加注重旅游业在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护生态、传播文化和促进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大局。

      突出发挥旅游业的“扶贫”作用和区域协同效应,四川将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地震灾区等特殊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带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突出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四川将继续发挥五大世界遗产的引领作用和世界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推出精品线路,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

      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四川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加快推进我省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的景区化,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促进旅游服务升级,树立四川服务品牌。

      到2015年,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年均增长16.7%,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6%。

      到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其中,国内游客数达到3.99亿人次,年均增长8%;入境游客数达到240万人次,年均增长18%。创建100个国家A级景区,培育10家旅游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年旅游经营收入过1亿元的中小型旅游企业。

      优化旅游产品体系

      度假产品

      10大旅游度假区:成都龙门山(都江堰-虹口)旅游度假区、峨眉山旅游度假区、西昌邛海-泸山阳光旅游度假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等。

      观光产品

      国家级资源创A工程:新增100个国家A级景区,其中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沙-三星堆、小平故里、剑门关、阆中古城等;国家4A级景区50个;国家3A级景区45个。

      专项产品

      文化旅游建设工程--10个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10大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50个政治、军事、文化类名人故居;100个特色文化名村名镇。

      5条精品线自驾旅游--川西北黄河大草原自驾游、中国景观大道香格里拉自驾游、攀西大裂谷阳光自驾游等。

      乡村旅游富民工程--1000个特色民族村寨、100个特色观光农业园、10个城郊型乡村旅游产业带、10大乡村旅游节庆。

      红色旅游--新推出30个红色旅游景区,创建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0个旅游扶贫试验区。

      工业科技旅游--“核世界”国防主题公园(绵阳)、“奔月”航天主题公园(西昌)、“钢铁时代”主题公园(攀枝花);打造宜宾酒都、泸州酒城等酒镇。

      天府美食旅游--打造 “1+N”天府美食旅游线,策划10大主题美食节,建设10大美食街,出版10类天府美食书籍。

      商务会展旅游--培育壮大10个品牌展会,主要包括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等。

      旅游目的地体系

      1个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市。

      11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绵阳市、广元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巴中市、马尔康县、康定县、西昌市。

      9个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自贡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100个特色旅游镇。

      8大精品旅游线路

      “世界遗产”经典旅游线“熊猫故乡”探秘旅游线“蜀山之王”贡嘎山生态旅游线“蜀汉三国”文化旅游线“长征丰碑”红色旅游线“大爱无疆”灾区新貌旅游线“醉游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发现四川一百年”探秘之旅

      四川旅游品牌体系

      1个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遗产;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品牌。

      世界遗产之旅、熊猫故乡探秘、古蜀文明探源等旅游产品品牌。

      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旅游节庆品牌。

      10大特色旅游工艺品、10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10大特色地方小吃等旅游商品品牌。

      旅游交通建设

      100个自驾车营地、100个汽车旅馆等自驾游基础设施建设。

      5个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建设80个旅游集散站、点。

      5500个旅游标识标牌建设。

      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库三网”工程--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搭建旅游政务网、旅游咨询网、旅游电子商务网。

      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10大智慧景区的“智慧旅游”试点工程。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50个旅游咨询中心建设。650个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

      旅游环境保护工程

      50个国家级绿色饭店、50个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10个低碳旅游城市的旅游“创绿”工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