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解读四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
重建分区示意图
“8·8”九寨沟地震发生3个月后的11月8日,《“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称《规划》)经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作为九寨沟站在新起点再出发的指南,《规划》将带大家看到更美的九寨沟。
九寨沟哪些地方需要补妆?怎么补?谁来补?各种问题均在《规划》中明晰。
重建范围?
涵盖18个乡镇9223平方米
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了解到,结合灾区实际,《规划》将烈度7度以上的极重灾区、重灾区和一般灾区纳入规划范围,包括阿坝州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和绵阳市平武县18个乡镇,国土面积9223平方千米,2016年末总人口88983人。
《规划》内容显示,“8.8”九寨沟地震震级高达里氏7级、震源深度20千米、最大烈度9度。地震波及四川、甘肃两省4个市(州)8个县,四川受灾人口216597人,紧急转移安置88856人。地震造成25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伤病,城乡住房不同程度受损,交通、通讯、市政、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多久完成重建?
力争3年时间基本完成
科学重建、绿色重建、人文重建、阳光重建是九寨沟灾后重建的关键词,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已经确定,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现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具体来说,2017年底将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交通(不含景区)、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既有功能恢复;2018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年底前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恢复重建还将要实现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位更加巩固,探索形成修复保护新模式。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维系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更值得期待的是,《规划》明确恢复重建后,旅游设施全面恢复,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游客观光休闲的安全感、便捷性、舒适度显著增强,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基本建成,多元化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和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
怎么布局
“一核、两中心、三轴线、多点联动、整体提升”
未来九寨沟将变成什么样?对于世人关注的热点,《规划》回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明确了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四类重建分区,按照“一核、两中心、三轴线、多点联动、整体提升”的功能布局。
具体来说,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漳扎镇为核心,以南坪镇和川主寺镇—进安镇为中心,以九环线东线、九环线西线、若九路三条通道为轴线,依托中查沟、神仙池、九寨云顶等重点旅游资源拓展一批新景区新景点,依托大录、山巴、黄龙、白马等地特色村寨打造一批休闲度假风情小镇。
哪些是重建重点?
五大重点任务要完成
要为九寨沟重新补妆,《规划》布置了四大重点任务,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写在最前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修复保护,最大程度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
其次,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对地质灾害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保护灾区群众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再者,围绕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景区景点恢复提升,融合推进灾区产业发展。另外,突出生命通道等基础设施功能恢复,重点保障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重建;结合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藏区新居建设、避险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统筹推进城乡住房重建。 (记者 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