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川茶产业如何兑现
采茶季,通江县烟溪乡龙虎山茶场风光如画。该茶场面积达到万余亩,年产茶20万斤。
到2017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00万亩,产量3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到2020年,建成千亿川茶产业——
2014年,省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叶强省的意见》,“剑指”千亿茶产业。
2013年,四川茶产业茶园面积有399万亩,产毛茶21万吨,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三位,茶业综合产值400亿元。千亿川茶产业的目标,能否按时“兑现”?
一观“色”:千亿川茶如何构成?
版图渐变,“川红”“川花”崛起
提起川茶,难逃“绿色印象”。
“川茶一直都是主打绿茶,在多数人心里,以竹叶青、叙府、文君等品牌为代表的绿茶就等于川茶。”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直言,打造千亿川茶产业,首先要调整川茶的品种结构。
实际上,川茶色彩版图已在悄然嬗变,“绿”肥“红”瘦“花”争艳,三足鼎立已成为川茶新格局。
“健康、时尚、口感是花茶的卖点和优势。”在花秋茶业董事长喻长根看来,花茶在国际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在欧美国家,消费者都爱在茶中添加各式各样的花草进去,以改良味道、突出个性”。看准市场后,去年花秋茶业毅然决定削减绿茶份额,主推高端花茶。
“以前,老成都人往茶馆竹椅子上一坐,就扯着喉咙吼一声‘老板,来碗三花’。成都人就爱喝茉莉花茶。”老茶客许勇笑称。
还有川红。最近几年,国内外红茶消费逐渐升温,不少企业瞄上红茶市场。
2010年,宜宾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成立川红集团,在省内率先扛起复兴“川红”的大旗。“目前我们已在华南、西北等地设立营销中心,加速抢占红茶市场。”公司总经理陈岗表示。
一些原本只做绿茶的企业也开始涉足红茶市场。这其中,既有竹叶青这样的行业龙头,也有了翁、蒙顶山大富、北川佛泉等中小茶企。蒙顶山大富茶叶负责人表示,红茶的产量将占到全厂总产量的15%以上。
“川茶各品种蓄势发力,彰显了川茶富集的资源优势、深厚的产业基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涂建华表示,多元化的品种是实现川茶千亿产值的有力保证。
二闻“香”:千亿川茶卖给谁?
老客户新客户洋客户都需深耕
“普洱茶的销量逐渐超过了绿茶和花茶。”红星路附近某茶叶经销商称,铁观音、普洱茶等外来茶叶通过几年的销售积累,已逐渐成为川茶强劲的竞争对手。
面对外来者的侵蚀,川茶企业一方面守稳阵地,另一方面积极谋划主动出击。
四川禹贡蒙顶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想打开省外市场。“你算算,每公斤黄芽本地价格为1360-1760元,省外客户拿去换个包装就变成了每公斤5600-6600元,为什么要给他做?”掌门人施友权2010年开始做蒙顶甘露,卖到北京、上海、广州,价格达到每公斤2760元,在香港甚至要卖到13600元港币。
花秋茶业更具“野心”,瞄准日本、欧盟市场。“目前公司建立的桑抹茶生产基地已符合日本、欧盟等相关标准,并与日本最大的桑抹茶生产企业——大石茶园株式会社达成合作协议,加大出口规模,打造国际市场新兴增长点。”喻长根表示,桑抹茶在日本的市场很大,利润也较为丰厚,这将成为该公司今后的新亮点。
叙府茶业去年成功打造了优黑优红等大众品牌,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实现了从“名茶”到“民茶”的转变。川红集团则针对年轻人喜欢时尚,女性偏好花香情趣等特点,先后开发了栀子花香、玫瑰花香、柠檬果香等多种现代红茶,推出精美的铁盒、纸盒包装,并配以富有现代、浪漫元素的简笔画。“茶叶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我们既要有高端产品,也不能忽视中低端市场。要从深度和广度去开拓市场。”涂建华说。
三品“味”:千亿川茶怎么卖?
“三产”互动,茶中泡出文化
“很多川茶基地都是给国内外一些名牌茶叶和饮料企业提供原材料,就如同川酒为国内众多品牌提供基酒一样。”蒙顶皇茶董事长韩东直揭川茶产业链的痛处。
但在成都市茶楼协会秘书长张涛看来,川茶的机会已然来临。该协会粗略统计,仅成都茶楼就有3万多家,20%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顺兴老茶馆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7000万元。据估算,四川全省茶楼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安置就业100万人以上。“可从茶叶到茶杯做大做长产业链条。”张涛认为。
四川人工种茶有2000多年历史。雅安边茶就占全国边茶的50%以上,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在涂建华看来,老祖宗留下的茶文化也是川茶的宝贵资源和优势,“川茶不仅是茶,还是文化。”
2013年春,陕西翰阳实业公司南下筠连县塘坝乡,投资4000多万元,拟以茶为核心,打造以茶马古道、商业街区、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为具体内容的4A级茶文化旅游景区。把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三产”互动、链条式复合型增收过程——这也是川茶的发展路径。涂建华建议:“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古茶树群、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我们也要支持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国茶马古道等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开发茶文化养生、体验、休闲观光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