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全社区 居民热情咋这么高
3月24日,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工作人员在分析GIS监控平台
工作人员在操作电子巡更设备
2013年,我省建成全国安全社区10个、四川省安全社区137个,远远高于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聚焦
3月24日,记者从省安监局获悉,我省2009年启动安全社区建设以来,仅2013年,就建成全国安全社区10个、四川省安全社区137个,达到省政府下达的2013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125%和274%。
建设安全社区能带来什么效果,为何能赢得居民们的支持?3月底,记者来到建设中的安全社区寻找答案。
走访居民
“问诊”安全问题
A4大小的纸张,足足120页,这是绵阳市涪城区城北街道在过去两年中,建设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工作记录报告。一页页详实数据背后,是为居民解决的一个个困难。“年纪大了反应慢,我以前都不敢一个人过马路。”城北街道的70岁居民王丽琼感叹:“去年建了几个天桥,过马路再也不担心了。”城北街道地处绵阳城区腹心地段,车水马龙是这里的常态。在建设省级安全社区短短一年间,城北街道仅人行天桥就增设了4座。
城北街道办事处主任高东坦言,很多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前一直在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但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大。自从建设安全社区后,他们通过走访辖区居民完成了调研数据报告,其中建设人行天桥的呼声很高。为此,城北街道共组织三次社区诊断,在分析出安全隐患和问题后,对辖区122名学龄前儿童、400名中小学生、800名成年人、110名老年人发放问卷,得出14页的数据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得到上级认可和支持。“领导觉得这些数据很实在,确实能反映群众心声,立即拍板解决问题。”
[措施]
建设安全社区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历史事故伤害分析法、隐患排查法、问卷调查法全面诊断当地安全问题。
跨界合作
解决“老大难”
在城北街道有一条“断头路”,一头连着大学路一头连着城中村自建房区域。这条“断头路”地处背街小巷,蜿蜒穿过各家各户的院子。由于该区域在设计建设时没有车库,私家车大幅增长后,车多路窄,加之车辆乱停乱放,路面时常发生拥堵,甚至产生邻里矛盾,成为“老大难”问题。
“这条路在我们家院子旁边,属于小区内部地盘,交警凭啥来干涉。”当地居民王强对前来执行任务的绵阳市交警一大队中队长刘单反唇相讥。对此,刘单很无奈:“常规乱停乱放可以罚款,可是这里又不像正规道路又不像正规小区,也不晓得通过什么办法处理。”
自城北街道开始建设安全社区后,城北街道建立了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任,政府部门负责人、社会团体、志愿者等为主要成员的跨界组织。该组织下设交通安全、社会治安、居家安全等7个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社区和交警共同成立了交通安全组。
“交警面临的尴尬正好得到解决。社区负责管理居民,交警负责管理道路,双方联手,就能把这种边缘地带的管辖进行覆盖。通过在道路一旁画线停放车辆,很快解决了道路拥堵和邻里矛盾。”刘单介绍。
[措施]
建设安全社区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跨部门组织机构,解决边缘问题。
引导群众
靠疏不靠堵
盐亭县柏梓镇青山村地处盐梓线上,每到秋收时节,金黄的稻谷就堆满道路。由于山路弯多坡陡,稻谷堆路会引发交通事故,村民们也易发生意外。
“光给村民做工作,让他们不在马路上晒谷子是不行的,人家会反问一句,‘那你说我在哪里晒呢?’”青山村支部书记赵刚感叹。
恰逢村里正谋划建设安全社区,“全员参与”的概念刚刚学习。赵刚认真思考:全员参与不仅要注重发动村民,还替村民解难,通过统筹规划,解决了现实问题。最后,通过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青山村决定将集体经济所得的90%,补助给每家每户修水泥院坝。柏梓镇党委还同意利用镇政府资金对此进行补助。最终,通过“村民出一点,村上出一点,镇上出一点”解决了资金问题。
如今,盐梓线上所有村民家里都有自己的院坝,“再也不用在马路上来晒谷子了!”村民李卫岗很欣慰。
[措施]
安全社区建设的方法之一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确定推进项目,制订实施方案,凝聚各方力量,迅速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