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糖画 甜蜜技艺呼唤年轻人

  • 2013年08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糖画国画

     

      国外嘉宾体验糖画制作

     

      张道成在制作糖画

     

      樊德然为观众表演糖画技艺

     

      这个糖画很有鸟叔范儿

      8月,正是成都的旅游旺季,但井巷子里张道成师傅的糖画摊却乏人问津。“赚不了几个钱,年轻人看不起,喜欢糖画的人越来越少喽。”守着一个不大的摊子,张道成不无遗憾地说,成都糖画,这门老成都记忆中最甜蜜的技艺,现在却面临着传承困境。

      “糖画泰斗”绝技无人传承

      成都糖画脱胎于明代“飨糖”,吸收了民间皮影和剪纸艺术的部分表现手法后逐渐形成,在一代代艺人手中,这项甜蜜的技艺已经传承了500年。2008年,成都糖画进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道成的师爷、88岁的樊德然是我省该项目的唯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樊德然从11岁开始学习糖画。与很多手艺人一样,当初的选择并非热爱,而是为了填饱肚子。拜成都老糖画艺人谢青云为师,3年后,樊德然该出师了,但照当时的规矩,想出师必须先给师父送150公斤大米。“为了凑齐这150公斤大米,父亲起早贪黑地干苦力,母亲每天帮人做针线活。”1937年,家人终于把大米送到师父家,樊德然挑起师父送的出师礼--一个糖画摊和5把画糖画的起子,赊了3斤红糖和两斤泡炭,开始独立摆摊。

      樊德然总是把摊子摆到最热闹的地方,没想到因此练出一手倒戏曲人物的绝活儿。“新中国成立前,戏班子多,看戏的人也多,我就把摊子摆在戏台下面。台上唱戏,我一边倒糖画一边看戏。”樊德然回忆说。渐渐地,他对戏里人物的穿戴、动作、神态都烂熟于心,开始试着用糖倒出这些人物。“和普通的图案相比,这些戏剧人物糖画卖价要高出好几倍。”

      爱琢磨的樊德然渐渐能勾勒出《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戏曲中的上百个人物,“糖画泰斗”的名号也随之而来。

      1992年5月,樊德然凭这手绝活儿应邀前往法国参加“蒙彼利埃艺术之春”活动,在当地引起轰动。“当时法国人要看我表演,还要掏50法郎买门票。我做一个,翻译就现场卖一个,便宜的10法郎,贵的要50法郎,当时万宝路香烟也才卖12法郎一包。”

      这门曾经令樊德然骄傲的技艺现在却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因为除了他,已经没人能倒出这么多精美的戏曲人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带过30几个徒弟,但如今只有几位佼佼者能勉强倒出两三个。戏曲人物体型大、构图复杂,倒起来本就困难,再加上现在喜欢看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能把这门技艺学到家的就愈发少了。“关羽、黄忠拿的是大刀,张飞用的是矛,现在年轻人连这些都搞不清楚,咋个倒得出糖人。”老人自言自语般叹息着。

      偶尔倒几个糖画的年青一代

      “樊师傅的技术是几十年练出来的,现在年轻人能坚持学的很少,能达到他那个水平的更没有了。”成都市锦江区糖画协会会长曾锡平遗憾地说。

      锦江区糖画协会成立于1986年,正是糖画最受欢迎的时期,樊德然是创始人之一。如今,协会的44个注册会员中,老一辈的糖画艺人只剩樊德然一个,其余大部分年龄都在50岁上下,一小部分年轻会员也都是老会员的子女。成立26年来,现在成都手艺过硬的艺人基本都是这个协会的会员。平时,糖画艺人们在协会的安排下轮流到各个公园或旅游景点摆摊,制作参与大型展览的作品时才聚到一起,有时樊德然也会赶来给后辈一些指点。

      在井巷子摆摊近3年的张道成,也是糖画协会的会员。年近50的他卖糖画已经32年,如今却算是糖画艺人里比较年轻的一辈。张道成也将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但年轻人坐不住,不愿意跟父亲一样整天守着摊子,只偶尔过来看看,有客人时会动手帮父亲倒几个。现在,糖画协会年轻人的情况都和张师傅的儿子差不多,他们基本都以其他工作为生,对糖画的兴趣和感情已远远比不上父辈。

      凭什么吸引年轻人?

      以樊德然为代表的成都糖画人,不想眼睁睁看着这门许多人童年记忆里的美好就此沉落,因此尝试着种种创新。

      “这糖画还是立体的呢!”在采访张道成时,一对年轻游客在他的摊位前指着一幅立体糖画眼镜兴奋地说道。其实,除了立体眼镜,张道成的摊位上还可以看到鸡公车、自行车、花篮等立体糖画。“在糖画图案、形式上创新,是很多艺人都在尝试的一条新路子。这两年还有赶时髦的,连鸟叔的糖画都倒过。”曾锡平说。

      《松林鸟趣》《傲雪烂漫》《竹苑听风》……今年6月的第四届非遗节上,糖画协会的20多位艺人用900多斤白糖“画出”15幅“国画”,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惊叹。这些“糖画国画”被装在镜框里,既精美又充满艺术气息,远远看上去就是一幅幅如蜀绣般精美的艺术品。据曾锡平介绍,将糖画与国画艺术相结合,是糖画协会独有的创新,其中最关键的白糖干燥技术和调色技术都属独创。在干燥的空调房内,20几名艺人用新型糖浆制作了半个多月,一幅幅色泽均匀、晶莹透亮的国画才相继问世。“处理过的白糖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曾锡平说,不过,这些糖画目前只能看,不能吃,三四个月后,只能被当成垃圾处理掉。它们的价值目前还仅限于在展览中唤起大家对糖画的喜爱。

      对于非遗节上的人气,樊德然和曾锡平都有着冷静地认识。“看的人多是好事,说明糖画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要想好好传承下去,还得在年轻人身上多下工夫。”

      但在张道成眼里,卖糖画挣不到钱,吸引年轻人看看不难,真让他们来学艺却不太现实。“从几元到几十元一个的糖画,平均每月只能卖到两三千元,除去一千多的摊位费等成本,余下的也就一千多。”张道成说。

      对于传承难的症结,樊德然也心知肚明,现在的年轻人心气高,看不起这些手艺活,又耐不得寂寞。樊德然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外面打零工,一家人中已经没有人以糖画为生。而他当年制作糖画的工具,也已被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做不动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糖画 甜蜜技艺呼唤年轻人

  • 2013年08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糖画国画

     

      国外嘉宾体验糖画制作

     

      张道成在制作糖画

     

      樊德然为观众表演糖画技艺

     

      这个糖画很有鸟叔范儿

      8月,正是成都的旅游旺季,但井巷子里张道成师傅的糖画摊却乏人问津。“赚不了几个钱,年轻人看不起,喜欢糖画的人越来越少喽。”守着一个不大的摊子,张道成不无遗憾地说,成都糖画,这门老成都记忆中最甜蜜的技艺,现在却面临着传承困境。

      “糖画泰斗”绝技无人传承

      成都糖画脱胎于明代“飨糖”,吸收了民间皮影和剪纸艺术的部分表现手法后逐渐形成,在一代代艺人手中,这项甜蜜的技艺已经传承了500年。2008年,成都糖画进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道成的师爷、88岁的樊德然是我省该项目的唯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樊德然从11岁开始学习糖画。与很多手艺人一样,当初的选择并非热爱,而是为了填饱肚子。拜成都老糖画艺人谢青云为师,3年后,樊德然该出师了,但照当时的规矩,想出师必须先给师父送150公斤大米。“为了凑齐这150公斤大米,父亲起早贪黑地干苦力,母亲每天帮人做针线活。”1937年,家人终于把大米送到师父家,樊德然挑起师父送的出师礼--一个糖画摊和5把画糖画的起子,赊了3斤红糖和两斤泡炭,开始独立摆摊。

      樊德然总是把摊子摆到最热闹的地方,没想到因此练出一手倒戏曲人物的绝活儿。“新中国成立前,戏班子多,看戏的人也多,我就把摊子摆在戏台下面。台上唱戏,我一边倒糖画一边看戏。”樊德然回忆说。渐渐地,他对戏里人物的穿戴、动作、神态都烂熟于心,开始试着用糖倒出这些人物。“和普通的图案相比,这些戏剧人物糖画卖价要高出好几倍。”

      爱琢磨的樊德然渐渐能勾勒出《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戏曲中的上百个人物,“糖画泰斗”的名号也随之而来。

      1992年5月,樊德然凭这手绝活儿应邀前往法国参加“蒙彼利埃艺术之春”活动,在当地引起轰动。“当时法国人要看我表演,还要掏50法郎买门票。我做一个,翻译就现场卖一个,便宜的10法郎,贵的要50法郎,当时万宝路香烟也才卖12法郎一包。”

      这门曾经令樊德然骄傲的技艺现在却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因为除了他,已经没人能倒出这么多精美的戏曲人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带过30几个徒弟,但如今只有几位佼佼者能勉强倒出两三个。戏曲人物体型大、构图复杂,倒起来本就困难,再加上现在喜欢看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能把这门技艺学到家的就愈发少了。“关羽、黄忠拿的是大刀,张飞用的是矛,现在年轻人连这些都搞不清楚,咋个倒得出糖人。”老人自言自语般叹息着。

      偶尔倒几个糖画的年青一代

      “樊师傅的技术是几十年练出来的,现在年轻人能坚持学的很少,能达到他那个水平的更没有了。”成都市锦江区糖画协会会长曾锡平遗憾地说。

      锦江区糖画协会成立于1986年,正是糖画最受欢迎的时期,樊德然是创始人之一。如今,协会的44个注册会员中,老一辈的糖画艺人只剩樊德然一个,其余大部分年龄都在50岁上下,一小部分年轻会员也都是老会员的子女。成立26年来,现在成都手艺过硬的艺人基本都是这个协会的会员。平时,糖画艺人们在协会的安排下轮流到各个公园或旅游景点摆摊,制作参与大型展览的作品时才聚到一起,有时樊德然也会赶来给后辈一些指点。

      在井巷子摆摊近3年的张道成,也是糖画协会的会员。年近50的他卖糖画已经32年,如今却算是糖画艺人里比较年轻的一辈。张道成也将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但年轻人坐不住,不愿意跟父亲一样整天守着摊子,只偶尔过来看看,有客人时会动手帮父亲倒几个。现在,糖画协会年轻人的情况都和张师傅的儿子差不多,他们基本都以其他工作为生,对糖画的兴趣和感情已远远比不上父辈。

      凭什么吸引年轻人?

      以樊德然为代表的成都糖画人,不想眼睁睁看着这门许多人童年记忆里的美好就此沉落,因此尝试着种种创新。

      “这糖画还是立体的呢!”在采访张道成时,一对年轻游客在他的摊位前指着一幅立体糖画眼镜兴奋地说道。其实,除了立体眼镜,张道成的摊位上还可以看到鸡公车、自行车、花篮等立体糖画。“在糖画图案、形式上创新,是很多艺人都在尝试的一条新路子。这两年还有赶时髦的,连鸟叔的糖画都倒过。”曾锡平说。

      《松林鸟趣》《傲雪烂漫》《竹苑听风》……今年6月的第四届非遗节上,糖画协会的20多位艺人用900多斤白糖“画出”15幅“国画”,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惊叹。这些“糖画国画”被装在镜框里,既精美又充满艺术气息,远远看上去就是一幅幅如蜀绣般精美的艺术品。据曾锡平介绍,将糖画与国画艺术相结合,是糖画协会独有的创新,其中最关键的白糖干燥技术和调色技术都属独创。在干燥的空调房内,20几名艺人用新型糖浆制作了半个多月,一幅幅色泽均匀、晶莹透亮的国画才相继问世。“处理过的白糖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曾锡平说,不过,这些糖画目前只能看,不能吃,三四个月后,只能被当成垃圾处理掉。它们的价值目前还仅限于在展览中唤起大家对糖画的喜爱。

      对于非遗节上的人气,樊德然和曾锡平都有着冷静地认识。“看的人多是好事,说明糖画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要想好好传承下去,还得在年轻人身上多下工夫。”

      但在张道成眼里,卖糖画挣不到钱,吸引年轻人看看不难,真让他们来学艺却不太现实。“从几元到几十元一个的糖画,平均每月只能卖到两三千元,除去一千多的摊位费等成本,余下的也就一千多。”张道成说。

      对于传承难的症结,樊德然也心知肚明,现在的年轻人心气高,看不起这些手艺活,又耐不得寂寞。樊德然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外面打零工,一家人中已经没有人以糖画为生。而他当年制作糖画的工具,也已被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做不动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