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 藏区日子美
甘孜县卡龙乡牧民在新型帐篷里通过移动电视收看康巴卫视节目。
四川藏区幅员辽阔,总面积24.97万平方公里,共有18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124万。
着眼解决藏区民生突出问题、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2008年10月起,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在藏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三大民生工程”。
如今,四川藏区人家的好日子,恰如草原上的格桑花绚烂多彩。
新帐篷 新生活
40多万牧民实现定居
八月的松潘草原,格桑花开得正艳。车抵川主寺镇牧场村,家家屋顶国旗飘扬。
久闻这里的藏族牧民过上了新生活,所见还是让人睁大了眼睛:漂亮的藏式定居房,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通”;村民活动中心里,文化室、卫生室、多媒体室、商贸网点、农牧技术服务站一应俱全。
走进牧民建勇的家,有更多的“没想到”:空调机、太阳能热水器、大屏幕液晶电视……“还有新型帐篷和‘九件套’呢!”主人生怕我们听漏了这个。
新型帐篷是政府赠送的,保温、隔热、阻燃、防雨雪,性能优于传统牛毛帐篷。“九件套”则由政府补贴2/3的购置资金,包括折叠钢丝床、太阳能照明灯、多功能组合桌、牛奶分离器和奶渣晒垫等,方便牧民夏季远牧。
受益于牧民定居行动,建勇家盖上了130平方米的瓦房,还经营起了“藏家乐”。12万元的建房款中,有政府提供的2.5万元补助、4万元统一基础设施费,还有政府贴息贷款3万元。
定居定身,致富定心。在牧场村,除了发展旅游,村里还采取“基地+牧户”经营模式,实施种草养畜项目,走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路子。牧场村所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目前已顺利完成牧民定居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任务,建成定居点609个,4.2万户、21.4万牧民实现定居。
截至今年7月,这项总投资达180亿元的行动计划,已解决四川全省9万多户、40多万牧民群众的定居问题,完成总任务的九成以上。定居点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
有学上 长技能
7271名藏族学生实现就业
21岁的肖芳是成都地铁公司的一名司机,藏族姑娘的身份使她在100多位成都地铁司机里引人瞩目。同样受人关注的是:肖芳是位毕业不久的“9+3”学生。
受藏区办学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四川藏区部分学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升入高中继续求学,且因劳动技能缺乏,很难顺利就业。着眼藏区跨越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9+3”免费教育计划应运而生:每年组织1万名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学校接受3年免费职业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就业。
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的肖芳,在四川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接受了3年职业技术教育。其间,累计享受生活费补助4500元,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每年获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1500元。截至今年7月中旬,8413名藏区首届毕业生中,已有7271名落实就业岗位,初次就业率为86.4%;另有584人参军、384人升入高职院校,占11.5%。
“放牧、成家、生子、再放牧”,曾是许多藏区孩子的人生轨迹。肖芳说:“是‘9+3’计划改变了我的命运。”
投资金 添设备
藏区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家住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藏族姑娘白玛,前不久接受了包虫病的手术治疗,一万多元医疗费基本都能报销。让白玛受益的是“三大民生工程”中的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甘孜是包虫病高发区,在卫生事业发展计划支持下,各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B超、彩超仪,对包虫病的正确识别率达90%以上。
藏区卫生事业发展计划提出:实施一批卫生建设项目,每个牧民定居点设1个村卫生室,配备1至2名村医;实施“万名医师支援藏区农村卫生工程”和“城市中高级人员服务藏区基层工程”;将“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
截至今年7月,这项计划到位资金20多亿元。像白玛这样的新农合参保人员已达160多万人。该计划还培训了1400名乡村医生,实现藏区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