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解读(二)

  • 2013年07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解读(二)

      今日解读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

      【产业重建目标】

      总量目标:到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比震前增加4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0亿元,年均增长12%,比震前增加17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600亿元,年均增长12%,比震前增加147亿元。

      【文化旅游重建目标】

      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共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出版、档案、宗教、旅游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灾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建设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建设重建目标】

      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技术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超过震前水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贫困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保障能力更加稳固。

      产业重建是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灾区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蓝图和依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提出,要提升灾区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同时出炉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如何为灾区的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两大专规都有明确指向。

      转型升级

      引导产业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是总体规划中的重要重建原则。灾区产业如何循着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轨道发展?文化旅游专规提出,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建设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着力化解“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也成为产业重建专规的重要原则之一。

      产业重建专规提出,高起点推动产业和企业恢复重建,推进产业发展由资源导向向技术导向转化,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

      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表示,产业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是在重建中调优结构、转变方式、提升水平,推动工业发展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省经信委规划发展处处长梁粤懿介绍,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重要原则,在工业发展上,一方面体现在对落后产能的关闭和淘汰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上。

      产业重建专规明确,要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9户,关闭和淘汰铁合金行业落后产能6万吨、造纸行业落后产能2万吨、纺织行业落后产能6.9万锭、建材行业落后制砖能力8200万匹。“这样的关闭淘汰将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补充。

      与此同时,还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

      优化布局

      “飞地模式”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借助灾后恢复重建,进一步优化灾区生产力布局是产业重建专规中的重要内容。

      产业重建专规提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合理调整和布局产业园区及其主导产业,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如将支持雅安经济开发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影响力,促进产城一体、功能分区、融合发展,力争建设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规划重建芦山县产业集中区,支持农产品加工、纺织、根雕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将在邛崃市、荥经县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特种合金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产业重建专规还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比如成都·阿坝工业园、广元川浙工业园等“飞地园区”模式等,指导和推进灾区工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提升。

      具体来说,将依托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天芦宝”飞地产业园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将其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天全、芦山、宝兴等极重和重灾区除能源依赖型、资源依赖型的企业和轻纺业外,其他产业项目原则上布局到“飞地产业园区”。

      为此,灾区将进一步探索飞地产业园区和飞地经济模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旅游业发展方面,将依托灾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着力优化。具体来说,规划区域宏观上将形成“一区三带”的空间格局,中观上形成“大游憩区+多样化的休闲度假大本营”的极点结构,微观上形成“极点项目与社区交互融合的社会空间结构”,构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解读(二)

  • 2013年07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解读(二)

      今日解读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

      【产业重建目标】

      总量目标:到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比震前增加4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0亿元,年均增长12%,比震前增加17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600亿元,年均增长12%,比震前增加147亿元。

      【文化旅游重建目标】

      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共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出版、档案、宗教、旅游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灾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建设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建设重建目标】

      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技术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超过震前水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贫困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保障能力更加稳固。

      产业重建是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灾区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蓝图和依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提出,要提升灾区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同时出炉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如何为灾区的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两大专规都有明确指向。

      转型升级

      引导产业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是总体规划中的重要重建原则。灾区产业如何循着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轨道发展?文化旅游专规提出,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建设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着力化解“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也成为产业重建专规的重要原则之一。

      产业重建专规提出,高起点推动产业和企业恢复重建,推进产业发展由资源导向向技术导向转化,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

      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表示,产业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是在重建中调优结构、转变方式、提升水平,推动工业发展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省经信委规划发展处处长梁粤懿介绍,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重要原则,在工业发展上,一方面体现在对落后产能的关闭和淘汰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上。

      产业重建专规明确,要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9户,关闭和淘汰铁合金行业落后产能6万吨、造纸行业落后产能2万吨、纺织行业落后产能6.9万锭、建材行业落后制砖能力8200万匹。“这样的关闭淘汰将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补充。

      与此同时,还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

      优化布局

      “飞地模式”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借助灾后恢复重建,进一步优化灾区生产力布局是产业重建专规中的重要内容。

      产业重建专规提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合理调整和布局产业园区及其主导产业,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如将支持雅安经济开发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影响力,促进产城一体、功能分区、融合发展,力争建设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规划重建芦山县产业集中区,支持农产品加工、纺织、根雕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将在邛崃市、荥经县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特种合金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产业重建专规还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比如成都·阿坝工业园、广元川浙工业园等“飞地园区”模式等,指导和推进灾区工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提升。

      具体来说,将依托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天芦宝”飞地产业园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将其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天全、芦山、宝兴等极重和重灾区除能源依赖型、资源依赖型的企业和轻纺业外,其他产业项目原则上布局到“飞地产业园区”。

      为此,灾区将进一步探索飞地产业园区和飞地经济模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旅游业发展方面,将依托灾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着力优化。具体来说,规划区域宏观上将形成“一区三带”的空间格局,中观上形成“大游憩区+多样化的休闲度假大本营”的极点结构,微观上形成“极点项目与社区交互融合的社会空间结构”,构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