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建设,着力解决广大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为残疾人做什么”、“残疾人需要做什么”和“残疾人能做什么”三者实现有机结合。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成都市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从加强和创新残疾人社会管理的高度,创造性探索出的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为残疾人服务的科学方法。
在全省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领导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省残联党组理事会在 “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是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4月25日-27日,我省召开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培训会。期间,笔者就相关问题与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顺应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
问: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量大、要求高、投入的人力多,需不需要这样做?
答: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顺应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
以残疾人为本、服务为先是“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核心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以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把残疾人置于主动的地位,改变残疾人只能接受服务的被动地位,充分尊重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公共服务,让残疾人真实的需求得到满足,各项权益受到保障,实现全面发展。
问:“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是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零距离”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我省是残疾人口大省,当前残疾人最盼望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担忧什么?党和国家的普惠政策、特惠政策、社会各界的帮扶措施落实得如何?只有通过大力推行为残疾人提供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依靠严密完整的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信息化手段,确保广大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走村入户,真实地了解残疾人实际需求,为残疾人工作号准脉,再开对“药方”,进而推动残疾人实际问题的解决,切实维护广大残疾人根本利益。
主动作为,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
问:我省有622.2万残疾人,涉及2002万家庭人口,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是整个社会管理中最明显的 “短板”。“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如何解决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
答: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产生在基层,体现在基层,最终也要化解在基层。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残联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合各种管理资源、集中工作力量,投入到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宏伟工程,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与残疾人直接接触,快速地响应残疾人的需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建立规则和制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村入户深入到残疾人的生活之中,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要,挖掘残疾人潜能,由下而上以制度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决策提供支撑。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残联协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办”的分级实施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残联组织和残疾人自身共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作用。这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
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包括广大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既直接关乎“两个体系”在广大残疾人中间落实的程度和效果,又反过来促进“两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逐户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了解掌握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个性化方案及落实情况等要及时录入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只要登录信息系统,残疾人到底得到了哪些保障、服务和帮扶,就一清二楚。
把“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落到实处
问:如何把“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落到实处?
答:建立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手段,建立地方党委统一领导、残联牵头抓总、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配置较完整、力量较集中、运作较流畅的工作组织架构。基层残疾人组织机构网络建设是首要环节,重点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及社区三级组织网络。
尽职尽责抓落实。“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各级残联作为主要牵头落实单位,要通过建章立制,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要求制度化。
健全工作队伍。帮助基层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稳定实干的乡镇(街道)、社区(村)残疾人专职干部、专职委员队伍。将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培训,纳入当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培训大局,努力提高他们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工作经费。各地要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解决好乡镇(街道)、社区(村)残疾人专干(专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及相关条件。
问: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给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明确一些具体的职责和任务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就此认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只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事,只是残联的事。这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对各级残联理事长、残联干部、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对残疾人事业要有激情,还要有爱心;不仅精通残联业务,还要熟悉各级各部门与残疾人相关的业务;不仅要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更要全面掌握国家政策,善于为本地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不仅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有协调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