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
四川科学绿化有了“新指南”

  • 2023年09月05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四川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作为全国首批7个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之一,四川把全省划分为5个国土绿化实施区,提出7项具体实施任务,计划打造10个示范项目,并推出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谋规划

    科学分区、精准施策

    科学绿化成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抓手”

    打开一张四川省地形图可看到,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绿化工作想要科学,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挂图作战,地理条件只是参考条件之一。一位参与《实施方案》修订的专家告诉记者,全省地形大致可以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部分,但这样划分对于国土绿化来说还是有些“粗糙”。

    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四川省林草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全省被划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以及川西高山高原区共5个国土绿化实施区。

    从具体任务来看,5大区域各有“专攻”。其中,成都平原区立足城镇化发展实际,有序推进城市、乡镇、村社绿化美化;盆地丘陵区在加强盆地丘陵防护林经营的基础上,推动建设川渝森林城市群;盆周山地区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构建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川西南山地区既要加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也要做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川西高山高原区则要加强黄河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

    “从区域划分和任务安排上可以看出,实施科学绿化已经成为我省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抓手’。以此为契机,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将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看实施

    高质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

    下一步将建立省级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苗木栽植进展如何?还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不久前,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带队赴达州市达川区、通川区、开江县和高新区等地,督导达州市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进展和施工质量。

    目前,我省获批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2个,其中,达州市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预计今年底完工,成都市川中丘陵区(龙泉山成都段)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国家验收。记者从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了解到,接下来还要继续申报实施新的试点示范项目,辐射带动全省国土绿化水平整体提升。

    高质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是《实施方案》提出的关键任务之一。高质量推进的内容共有10个方面,主要分为3类。一类是覆盖全省大多数区域的任务,包括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储备林建设、森林城市创建;一类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若尔盖草原、雅砻江中上游高原高山、赤水河流域都是关注的重点;还有一类则围绕四川林草发展的实际需求展开,涵盖“天府森林粮库”基地建设、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

    “省林草局是实施主体,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提供支持指导,涉及省内其他厅局单位的,还要按职责分工开展。”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根据《实施方案》,建立省级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为科学绿化提供保障。

    有参与《实施方案》编制的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跨省级部门的科学绿化沟通协调机制,是从具体规划编制开始,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结合,实现“一张图”管理,还要与多部门规划衔接,达到“多规合一”的效果,力争科学绿化实施过程中没有干扰、不被打断。

    问保障

    创新机制、用“活”政策

    探索“康养+旅游”“康养+医疗”等复合发展模式

    “科学‘造绿’,在哪儿造、造什么、怎么造都明确了,剩下的就是绿化之后的管护问题,加强组织领导,逗硬落实管护责任,千方百计确保‘造绿’质效。”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施方案》给出一些“解题思路”——向社会资本要“想法”,找金融机构谈“机制”,向上争取财政支持,自身丰富生态产品内容,同时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其中,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我省正探索将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作为鼓励措施。具体而言,社会资本集中连片开展林草地修复,并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可以在不占用现有林地的前提下,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生态产业开发。

    《实施方案》还提出,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科学绿化,鼓励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发布一批面向社会公众参与的义务植树项目,发挥四川省绿化基金会的平台作用,提高国土绿化社会参与度。

    科学绿化需要社会力量“输血”,更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一方面,从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入手,《实施方案》鼓励规模化经营,鼓励各地积极组建林草专业合作社,支持以评议的方式承接国土绿化、巡护管护等项目;另一方面,丰富生态产品内容,鼓励充分利用科学绿化成果,将森林草原康养业态与旅游、医疗、教育、文创等形式相结合,不断丰富“绿色业态”形式。

    “‘解题思路’并不新鲜,但要有魄力——拿出系统性谋划和示范项目,也需要用巧劲——发挥科技成果的支撑作用,提高科学绿化效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王培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
    四川科学绿化有了“新指南”

  • 2023年09月05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四川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作为全国首批7个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之一,四川把全省划分为5个国土绿化实施区,提出7项具体实施任务,计划打造10个示范项目,并推出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谋规划

    科学分区、精准施策

    科学绿化成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抓手”

    打开一张四川省地形图可看到,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绿化工作想要科学,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挂图作战,地理条件只是参考条件之一。一位参与《实施方案》修订的专家告诉记者,全省地形大致可以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部分,但这样划分对于国土绿化来说还是有些“粗糙”。

    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四川省林草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全省被划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以及川西高山高原区共5个国土绿化实施区。

    从具体任务来看,5大区域各有“专攻”。其中,成都平原区立足城镇化发展实际,有序推进城市、乡镇、村社绿化美化;盆地丘陵区在加强盆地丘陵防护林经营的基础上,推动建设川渝森林城市群;盆周山地区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构建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川西南山地区既要加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也要做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川西高山高原区则要加强黄河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

    “从区域划分和任务安排上可以看出,实施科学绿化已经成为我省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抓手’。以此为契机,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将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看实施

    高质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

    下一步将建立省级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苗木栽植进展如何?还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不久前,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带队赴达州市达川区、通川区、开江县和高新区等地,督导达州市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进展和施工质量。

    目前,我省获批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2个,其中,达州市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预计今年底完工,成都市川中丘陵区(龙泉山成都段)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国家验收。记者从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了解到,接下来还要继续申报实施新的试点示范项目,辐射带动全省国土绿化水平整体提升。

    高质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是《实施方案》提出的关键任务之一。高质量推进的内容共有10个方面,主要分为3类。一类是覆盖全省大多数区域的任务,包括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储备林建设、森林城市创建;一类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若尔盖草原、雅砻江中上游高原高山、赤水河流域都是关注的重点;还有一类则围绕四川林草发展的实际需求展开,涵盖“天府森林粮库”基地建设、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

    “省林草局是实施主体,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提供支持指导,涉及省内其他厅局单位的,还要按职责分工开展。”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根据《实施方案》,建立省级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为科学绿化提供保障。

    有参与《实施方案》编制的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跨省级部门的科学绿化沟通协调机制,是从具体规划编制开始,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结合,实现“一张图”管理,还要与多部门规划衔接,达到“多规合一”的效果,力争科学绿化实施过程中没有干扰、不被打断。

    问保障

    创新机制、用“活”政策

    探索“康养+旅游”“康养+医疗”等复合发展模式

    “科学‘造绿’,在哪儿造、造什么、怎么造都明确了,剩下的就是绿化之后的管护问题,加强组织领导,逗硬落实管护责任,千方百计确保‘造绿’质效。”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施方案》给出一些“解题思路”——向社会资本要“想法”,找金融机构谈“机制”,向上争取财政支持,自身丰富生态产品内容,同时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其中,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我省正探索将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作为鼓励措施。具体而言,社会资本集中连片开展林草地修复,并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可以在不占用现有林地的前提下,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生态产业开发。

    《实施方案》还提出,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科学绿化,鼓励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发布一批面向社会公众参与的义务植树项目,发挥四川省绿化基金会的平台作用,提高国土绿化社会参与度。

    科学绿化需要社会力量“输血”,更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一方面,从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入手,《实施方案》鼓励规模化经营,鼓励各地积极组建林草专业合作社,支持以评议的方式承接国土绿化、巡护管护等项目;另一方面,丰富生态产品内容,鼓励充分利用科学绿化成果,将森林草原康养业态与旅游、医疗、教育、文创等形式相结合,不断丰富“绿色业态”形式。

    “‘解题思路’并不新鲜,但要有魄力——拿出系统性谋划和示范项目,也需要用巧劲——发挥科技成果的支撑作用,提高科学绿化效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王培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