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
提升“七种能力”启动五项重点工程

  • 2022年01月03日 08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基层基础、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社会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间,四川如何以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记者采访了《规划》起草组有关人士和应急厅相关负责人。

    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都要实现“降低”

    《规划》列出主要指标。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三项约束性指标预期值目标均指向“下降”,相比“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15%、33%和10%。

    与约束性指标同时被列出来的,还有三项预期性指标: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和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有个共性:都要实现‘降低’。”应急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部分“硬核”要求被列了出来: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达标率达到100%、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创建2个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1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和150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

    重点提升统筹指挥等“七种能力”

    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四川应急系统将重点提升统筹指挥、依法监管、综合防控、救援处置、支撑保障、创新发展和群防群治等“七种能力”。

    备受关注的煤炭生产方面,四川将持续开展煤炭去产能工作,分类处置30万吨/年以下煤矿,将建成30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处智能化矿井,建成5个以上省级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和30个以上省级二级安全高效矿井。

    在支撑保障提升方面,四川将按照基本满足启动省级II级应急救助响应的大类生活物资保障需求,合理调整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规模和品种。

    《规划》起草组有关人士介绍,“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之一在于“防”。为此,“十四五”期间,四川将建成以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为主力,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为辅助的“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

    启动五项重点工程,单个项目定“清单”

    “降”与“升”,关键在推动《规划》落地落实。为此,我省启动五项重点工程,制定具体项目清单,对每个具体工程确定项目,制定目标任务清单。

    灾害事故防范工程中,将建立全省重大风险源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构建重大风险隐患分析数学模型;新建航空消防取水点50处、直升机野外停机坪27处,重点林区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90%,应急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作业覆盖率达到80%。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中,将建设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雅安、攀枝花、广元、内江、达州和甘孜州建设6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布局5类共28个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5支省级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和3支省级危化应急救援骨干队伍。

    应急物资保障工程中,将采用“1+10+100”的模式建设1个省级中心库、10个区域中心库、100个骨干库(点)。依托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1个省级中心库,修建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在重点灾害区域,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布局建设10个区域中心库。在灾害多发易发的县(市、区)及部分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设100个骨干库(点)。

    人才科技支撑工程中,将建设四川应急管理职业学院、应急管理研究技术平台,建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急管理信息化工程中,将建设省市互联互通的大数据综合性研判分析平台,提供“一站式”访问服务。新建或升级改造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应急指挥场所,还将在偏远地区建设80个县级应急通信保障小组,重点配备数字移动集群基站、卫星电话、公网/数字集群通信终端、单兵图传等装备。(记者 赵荣昌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
    提升“七种能力”启动五项重点工程

  • 2022年01月03日 08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基层基础、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社会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间,四川如何以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记者采访了《规划》起草组有关人士和应急厅相关负责人。

    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都要实现“降低”

    《规划》列出主要指标。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三项约束性指标预期值目标均指向“下降”,相比“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15%、33%和10%。

    与约束性指标同时被列出来的,还有三项预期性指标: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和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有个共性:都要实现‘降低’。”应急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部分“硬核”要求被列了出来: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达标率达到100%、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创建2个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1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和150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

    重点提升统筹指挥等“七种能力”

    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四川应急系统将重点提升统筹指挥、依法监管、综合防控、救援处置、支撑保障、创新发展和群防群治等“七种能力”。

    备受关注的煤炭生产方面,四川将持续开展煤炭去产能工作,分类处置30万吨/年以下煤矿,将建成30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处智能化矿井,建成5个以上省级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和30个以上省级二级安全高效矿井。

    在支撑保障提升方面,四川将按照基本满足启动省级II级应急救助响应的大类生活物资保障需求,合理调整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规模和品种。

    《规划》起草组有关人士介绍,“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之一在于“防”。为此,“十四五”期间,四川将建成以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为主力,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为辅助的“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

    启动五项重点工程,单个项目定“清单”

    “降”与“升”,关键在推动《规划》落地落实。为此,我省启动五项重点工程,制定具体项目清单,对每个具体工程确定项目,制定目标任务清单。

    灾害事故防范工程中,将建立全省重大风险源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构建重大风险隐患分析数学模型;新建航空消防取水点50处、直升机野外停机坪27处,重点林区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90%,应急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作业覆盖率达到80%。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中,将建设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雅安、攀枝花、广元、内江、达州和甘孜州建设6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布局5类共28个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5支省级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和3支省级危化应急救援骨干队伍。

    应急物资保障工程中,将采用“1+10+100”的模式建设1个省级中心库、10个区域中心库、100个骨干库(点)。依托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1个省级中心库,修建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在重点灾害区域,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布局建设10个区域中心库。在灾害多发易发的县(市、区)及部分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设100个骨干库(点)。

    人才科技支撑工程中,将建设四川应急管理职业学院、应急管理研究技术平台,建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急管理信息化工程中,将建设省市互联互通的大数据综合性研判分析平台,提供“一站式”访问服务。新建或升级改造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应急指挥场所,还将在偏远地区建设80个县级应急通信保障小组,重点配备数字移动集群基站、卫星电话、公网/数字集群通信终端、单兵图传等装备。(记者 赵荣昌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