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必查 应查尽查 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启动
5月2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近日印发《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安排部署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下大气力将我省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整治好”。
四川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形势严峻。全面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决策部署,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方案明确,全省各地应切实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全力推进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按照“有口必查、应查尽查”的原则,以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现状岸线为基准向陆地一侧延伸2公里为范围,排查所有通过管道、沟、渠、涵闸、隧洞等直接向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废水的排污口。
具体方式上,将采取“三级排查”方式,第一级排查即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开展技术排查;第二级排查即人工徒步现场排查,对各类排污“口子”开展“全口径”排查;第三级即开展疑难点重点攻坚,对暗管、隐蔽区域开展“点穴式”排查,系统推进排查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是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重中之重,各地要将“查”字摆在第一位,确保排查数据真实准确;要下深功夫,发挥铁军精神,排查工作是重活累活,要坚持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深入谋划,强化分工协作,加强信息报送,力争圆满完成排查任务。
5月21日,眉山市结合当地水环境实际,在全省率先启动小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选取醴泉河作为试点,旨在通过“查、测、溯、治”4个步骤,全面掌握醴泉河排污口排放现状,有序推进整治,切实扭转醴泉河水质。醴泉河全长66.77公里、流域面积523.02平方公里,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记者 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