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数字经济推动脱贫攻坚 汶川灾区十年旧貌换了新颜

  • 2018年05月11日 08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之际,统计显示,主要灾区汶川、北川、青川的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灾区曾因地震大幅上升到34.88%的贫困发生率,到2017年末下降到了3.42%,接近全国3.1%的平均水平。灾区脱贫工作跟上全国步伐,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灾区群众生活旧貌换新颜。

      汶川地震灾区卓有成效的脱贫工作,除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国上下大力帮扶外,还有什么秘籍?为此,在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指导之下,四川大学商学院、封面新闻联合蚂蚁金服研究院进行历时半年的调查,在5月11日推出名为《数字经济红利下的脱贫攻坚战》的调查报告。这是国内首份专题研究数字经济如何助力全面脱贫工作的调查报告,以汶川为样本,为全国的全面脱贫工作如何抓住数字化红利提供了参考。

      数字经济规模越大贫困发生率越低

      调查显示,汶川、北川、青川三县在灾后重建的十年里,脱贫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2017年底,三个县的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了0.65%、4.29%、5.33%,和2011年时相比,平均降幅高达22%。

      与贫困率下降相伴随的是,包括电子商务、非现金支付、数字化理财、数字小额信贷等在内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兴起。调查组组长、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专家梁学栋说,汶川地震灾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在此阶段互联网开始加快普及,农村信息及物流基础设施开始逐步搭建,电商开始兴起。二是电商崛起阶段,其表现是农村电商全面爆发,出现了一批电商产业港。三是目前所处的数字经济普惠阶段,与之相应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数字普惠金融等业态的兴起。

      报告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将移动智能终端变为基础设施,网络成为灾区群众脱贫的“致富路”,数字经济为脱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红利。“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规模越大,贫困发生率越低。”梁学栋说,这一点和全国的情形类似。统计显示,2008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5.2%,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2.9%,同期贫困发生率从18.65%下降到了3.1%。

      电商交易规模与地区贫困率负相关成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

      1988年出生的赵海伶,大学毕业后回到刚经历地震的家乡青川创业,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商。2009年9月赵海伶创建了“海伶山珍”淘宝店,几年来,她从一个小网店,发展成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的“全球十佳网商”,通过努力奋斗一步步成立了自己的土特产经营公司,成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第一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她还带领百余户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创业致富。

      在汶川灾区,像赵海伶这样通过电商脱贫的人还有很多。许多地方都发展起了相应的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报告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新业态,可以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成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

      梁学栋说,研究显示,地区贫困发生率与电商交易规模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以北川县为例,电商交易规模由2015年的55.0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30亿元。同期贫困发生率则由12.3%降至4.66%。

      非现金支付提高获得感数字化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

      正在兴起的非现金支付也逐渐开始在贫困地区普及。以便捷性、高可获得性为特征的这种全兴业态,不仅大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便捷度,也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获取公共服务,获得感倍增。

      位于汶川县雁门乡东部的月里村,多为山地,村民大部分住在半山腰上,下山赶场平均要走13公里,目前全村287户1098人,约200名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多。据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村主任赵建明介绍,此前村民的缴费方式为电力局工作人员到村里来收。随着非现金支付的普及,全村约有四分之一家庭选择支付宝缴电费,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满意度。

      “自从使用支付宝,感觉既方便又节约时间。”月里村的一位赵姓村民说,他用支付宝不仅可以一键为自家缴电费,还常常帮助身边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充话费,大家也放心请他帮忙,这比过去下山买卡充值或到营业厅充值方便多了。

      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数字化理财的出现,大幅降低了理财的门槛,让很多贫困人口也享受到了财富增值的快乐,有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调查显示,在北川、汶川、青川三县,余额宝为当地农民带来了2840万元的理财收益。

      数字小额信贷让贷款不再难新型信用体系让金融扶贫有了新基础设施保障

      贷款难、贷款贵,一直是贫困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以技术驱动、场景依托等为特点的数字化小额信贷的出现,很多贫困户生产经营的资金短缺开始有所缓解。

      李德成的家在地震中全部化为乌有。2009年初,李德成简单修建了房子,用完所有的积蓄。家里地震前就在小规模地养猪,于是他就开始在当地一边做电工,一边养猪。2011年6月,要扩建猪圈,但缺了点资金。在贷款无门的情形下,李德成找到了以“互联网+保险+小额信贷”模式在当地开展业务的中和农信,贷款2万元用于扩建猪圈。中和农信的信贷员在了解到李德成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的情况后,还联系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这之后,每当李德成在养殖上和家里出现资金需求时,他总是想到中和农信。3万元、3万元、1万元、3万元、3万元、5万元……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李德成家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开始的家庭式养殖发展到如今的母猪50余头、肥猪150多头规模养殖。

      调查组在汶川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想过用数字小额信贷发展生产,80%的人希望获得相关培训。报告认为,小额信贷每增加10个百分点,将带来农民收入增长0.939个百分点。数字小额信贷优化信贷模式,整贷零还减轻贫困户还贷压力,还能提高贫困户瞄准精度,防止目标偏移,有效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芝麻信用等新涌现的以数字和技术驱动的新型信用体系,也正在成为传统信用的有力补充,让金融助力精准扶贫有了新的基础设施保障。(艾晓禹)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数字经济推动脱贫攻坚 汶川灾区十年旧貌换了新颜

  • 2018年05月11日 08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之际,统计显示,主要灾区汶川、北川、青川的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灾区曾因地震大幅上升到34.88%的贫困发生率,到2017年末下降到了3.42%,接近全国3.1%的平均水平。灾区脱贫工作跟上全国步伐,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灾区群众生活旧貌换新颜。

      汶川地震灾区卓有成效的脱贫工作,除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国上下大力帮扶外,还有什么秘籍?为此,在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指导之下,四川大学商学院、封面新闻联合蚂蚁金服研究院进行历时半年的调查,在5月11日推出名为《数字经济红利下的脱贫攻坚战》的调查报告。这是国内首份专题研究数字经济如何助力全面脱贫工作的调查报告,以汶川为样本,为全国的全面脱贫工作如何抓住数字化红利提供了参考。

      数字经济规模越大贫困发生率越低

      调查显示,汶川、北川、青川三县在灾后重建的十年里,脱贫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2017年底,三个县的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了0.65%、4.29%、5.33%,和2011年时相比,平均降幅高达22%。

      与贫困率下降相伴随的是,包括电子商务、非现金支付、数字化理财、数字小额信贷等在内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兴起。调查组组长、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专家梁学栋说,汶川地震灾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在此阶段互联网开始加快普及,农村信息及物流基础设施开始逐步搭建,电商开始兴起。二是电商崛起阶段,其表现是农村电商全面爆发,出现了一批电商产业港。三是目前所处的数字经济普惠阶段,与之相应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数字普惠金融等业态的兴起。

      报告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将移动智能终端变为基础设施,网络成为灾区群众脱贫的“致富路”,数字经济为脱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红利。“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规模越大,贫困发生率越低。”梁学栋说,这一点和全国的情形类似。统计显示,2008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5.2%,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2.9%,同期贫困发生率从18.65%下降到了3.1%。

      电商交易规模与地区贫困率负相关成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

      1988年出生的赵海伶,大学毕业后回到刚经历地震的家乡青川创业,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商。2009年9月赵海伶创建了“海伶山珍”淘宝店,几年来,她从一个小网店,发展成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的“全球十佳网商”,通过努力奋斗一步步成立了自己的土特产经营公司,成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第一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她还带领百余户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创业致富。

      在汶川灾区,像赵海伶这样通过电商脱贫的人还有很多。许多地方都发展起了相应的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报告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新业态,可以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成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

      梁学栋说,研究显示,地区贫困发生率与电商交易规模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以北川县为例,电商交易规模由2015年的55.0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30亿元。同期贫困发生率则由12.3%降至4.66%。

      非现金支付提高获得感数字化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

      正在兴起的非现金支付也逐渐开始在贫困地区普及。以便捷性、高可获得性为特征的这种全兴业态,不仅大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便捷度,也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获取公共服务,获得感倍增。

      位于汶川县雁门乡东部的月里村,多为山地,村民大部分住在半山腰上,下山赶场平均要走13公里,目前全村287户1098人,约200名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多。据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村主任赵建明介绍,此前村民的缴费方式为电力局工作人员到村里来收。随着非现金支付的普及,全村约有四分之一家庭选择支付宝缴电费,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满意度。

      “自从使用支付宝,感觉既方便又节约时间。”月里村的一位赵姓村民说,他用支付宝不仅可以一键为自家缴电费,还常常帮助身边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充话费,大家也放心请他帮忙,这比过去下山买卡充值或到营业厅充值方便多了。

      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数字化理财的出现,大幅降低了理财的门槛,让很多贫困人口也享受到了财富增值的快乐,有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调查显示,在北川、汶川、青川三县,余额宝为当地农民带来了2840万元的理财收益。

      数字小额信贷让贷款不再难新型信用体系让金融扶贫有了新基础设施保障

      贷款难、贷款贵,一直是贫困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以技术驱动、场景依托等为特点的数字化小额信贷的出现,很多贫困户生产经营的资金短缺开始有所缓解。

      李德成的家在地震中全部化为乌有。2009年初,李德成简单修建了房子,用完所有的积蓄。家里地震前就在小规模地养猪,于是他就开始在当地一边做电工,一边养猪。2011年6月,要扩建猪圈,但缺了点资金。在贷款无门的情形下,李德成找到了以“互联网+保险+小额信贷”模式在当地开展业务的中和农信,贷款2万元用于扩建猪圈。中和农信的信贷员在了解到李德成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的情况后,还联系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这之后,每当李德成在养殖上和家里出现资金需求时,他总是想到中和农信。3万元、3万元、1万元、3万元、3万元、5万元……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李德成家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开始的家庭式养殖发展到如今的母猪50余头、肥猪150多头规模养殖。

      调查组在汶川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想过用数字小额信贷发展生产,80%的人希望获得相关培训。报告认为,小额信贷每增加10个百分点,将带来农民收入增长0.939个百分点。数字小额信贷优化信贷模式,整贷零还减轻贫困户还贷压力,还能提高贫困户瞄准精度,防止目标偏移,有效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芝麻信用等新涌现的以数字和技术驱动的新型信用体系,也正在成为传统信用的有力补充,让金融助力精准扶贫有了新的基础设施保障。(艾晓禹)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