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团代表何健:应把新型城镇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
作为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长期致力于四川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深知城镇化过程中的困难和机遇。他说,总理已经看清了现在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大城市越来越大,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飙升等现代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提升城镇化规划水平,控制超大城市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的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
何健认为,城市那么拥挤,住房那么贵,空气又不好,大家为什么都往大城市挤?就是因为县城、镇缺乏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对农民而言,到就近的县城和镇安居乐业,这是最科学也最可行的,但问题是首先要解决这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通、就医、上学等,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产业支撑,也就是要能就近就业。
就四川而言,何健介绍说,2014年四川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51.86万套,定向供应农民工公租房1.7万套,建设农村住房52.1万户,其中,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9万户。全省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8亿元,建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3个,就地就近转移农业人口33.6万人。277个镇纳入全国重点镇,居全国第一。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为2924万人,其中第二产业1276万人、第三产业1648万人。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全年74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何健说,大家都在说经济新常态,都知道经济在调速换档,为什么就不看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巨大机遇?三驾马车中出口受阻,投资拉动又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压力,那么最有效可行的就是扩大内需,而新型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将潜力巨大。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幻想发展传统的制造业,还在大建工业园区,大搞招商引资那一套。在经济新常态下,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了。现实可行的就是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将其作为扩大内需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记者 陈曦)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