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宜居放首位 四川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台

  • 2015年03月06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字体:
  • 播报
  •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川网会客厅】

      何健:宜居放首位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台

      本期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新型城镇化,在当前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工作。推进得好的话,有利于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何健做客川网会客厅,就新型城镇化、保障房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要把宜居放在首位,而之前我们的要求多是宜业宜商。”

      新型城镇化首治“大城市病”

      何健介绍说,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有了根本性转变,“以前做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味求大、摊大饼,建大马路,大广场,这就导致公共资源不断往大城市倾斜,城市本身却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功能。同时,缺乏资源的中小城市则难以发展,导致城镇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何健看来,中心城市承载功能过多,是其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他以首都为例,由于首都的城市定位赋予了其很多内容,既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最好的大学最多,医疗资源最多,大量央企总部也都在北京,大量现代汽车制造业也落户——一个城市赋予过多功能后,必然带来更大的城市扩张,让城市负担更重。”

      他介绍说,治疗大城市病,其切入点是去功能化。“首都的经验是,把非首都的核心功能都要去掉,只保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增加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把经济中心去掉,意味着北京市的制造业要有序搬离,把金融中心去掉,那么金融总部也要有序搬离,物流集散中心去掉,也会涉及大量搬迁。

      “大的东西不说,北京最近迁出最大的两个批发市场,就已经至少迁出去30万人口。”何健表示,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成都等省会城市,只能把不是省会城市的核心功能转移出去,才能解决大城市病,“这就是规划理念的转变,思想问题解决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抓手

      何健表示,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城乡统筹。“以前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重视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为什么农村全是老人全是儿童?让农村越来越缺乏吸引力,那就是我们统筹城乡没做好。”

      他介绍说,在新的规划理念下,四川现在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比如说新型农业的发展等等。大力促进三农发展,新型城镇化才是健康的。”

      他表示,十八大后,我省原本已审批的城镇规划全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将出台四川省城市发展终极规模的导则,“(城市规模)该缩小的缩小,不能‘摊大饼’。”何健介绍说,“这会遏制住各地拼命往大发展城市的冲动。”他表示,四川曾有三个城市都强烈要求建百万人口大城市,但实际上,这几个城市中心城市人口才20万左右。

      此外,《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即将出台,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海绵城市”是不错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城市规划方面,何健对“海绵城市”的理念颇为认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现在很多城市忽视生态发展,出现大量的土地硬化。”他表示,城市建设硬化面积不得高于40%,但现在很多地方远远高于这个数字,造成大量的城市内涝,“200毫米的降水,就可以把人困在市中心,这是天方夜谭的东西。”

      何健表示,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大量河流被填埋、加盖,自然水系破坏;自然山体破坏,造成自然水流不畅;地下水不能及时补充,地下水不断下降,这也会加剧城市内涝的程度。

      据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川将继续推行百万安居工程

      “今年四川将继续实施百万安居工程,新开工有35万套,其中30万套是棚户区改造,再加上续建的70万套,共100万套。”何健表示,在去年的保障房建设中,四川共建成52万套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目标。“2008至2013年5年间,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总数为40万套,而去年一年的建设数据便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也是2013年的2.4倍,惠民力度不可谓不大。”

      他同时提到,四川今年还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百万安居工程中,有一半将建在农村。”(记者 董焦)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宜居放首位 四川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台

  • 2015年03月06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川网会客厅】

      何健:宜居放首位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台

      本期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新型城镇化,在当前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工作。推进得好的话,有利于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何健做客川网会客厅,就新型城镇化、保障房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要把宜居放在首位,而之前我们的要求多是宜业宜商。”

      新型城镇化首治“大城市病”

      何健介绍说,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有了根本性转变,“以前做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味求大、摊大饼,建大马路,大广场,这就导致公共资源不断往大城市倾斜,城市本身却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功能。同时,缺乏资源的中小城市则难以发展,导致城镇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何健看来,中心城市承载功能过多,是其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他以首都为例,由于首都的城市定位赋予了其很多内容,既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最好的大学最多,医疗资源最多,大量央企总部也都在北京,大量现代汽车制造业也落户——一个城市赋予过多功能后,必然带来更大的城市扩张,让城市负担更重。”

      他介绍说,治疗大城市病,其切入点是去功能化。“首都的经验是,把非首都的核心功能都要去掉,只保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增加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把经济中心去掉,意味着北京市的制造业要有序搬离,把金融中心去掉,那么金融总部也要有序搬离,物流集散中心去掉,也会涉及大量搬迁。

      “大的东西不说,北京最近迁出最大的两个批发市场,就已经至少迁出去30万人口。”何健表示,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成都等省会城市,只能把不是省会城市的核心功能转移出去,才能解决大城市病,“这就是规划理念的转变,思想问题解决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抓手

      何健表示,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城乡统筹。“以前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重视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为什么农村全是老人全是儿童?让农村越来越缺乏吸引力,那就是我们统筹城乡没做好。”

      他介绍说,在新的规划理念下,四川现在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比如说新型农业的发展等等。大力促进三农发展,新型城镇化才是健康的。”

      他表示,十八大后,我省原本已审批的城镇规划全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将出台四川省城市发展终极规模的导则,“(城市规模)该缩小的缩小,不能‘摊大饼’。”何健介绍说,“这会遏制住各地拼命往大发展城市的冲动。”他表示,四川曾有三个城市都强烈要求建百万人口大城市,但实际上,这几个城市中心城市人口才20万左右。

      此外,《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即将出台,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海绵城市”是不错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城市规划方面,何健对“海绵城市”的理念颇为认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现在很多城市忽视生态发展,出现大量的土地硬化。”他表示,城市建设硬化面积不得高于40%,但现在很多地方远远高于这个数字,造成大量的城市内涝,“200毫米的降水,就可以把人困在市中心,这是天方夜谭的东西。”

      何健表示,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大量河流被填埋、加盖,自然水系破坏;自然山体破坏,造成自然水流不畅;地下水不能及时补充,地下水不断下降,这也会加剧城市内涝的程度。

      据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川将继续推行百万安居工程

      “今年四川将继续实施百万安居工程,新开工有35万套,其中30万套是棚户区改造,再加上续建的70万套,共100万套。”何健表示,在去年的保障房建设中,四川共建成52万套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目标。“2008至2013年5年间,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总数为40万套,而去年一年的建设数据便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也是2013年的2.4倍,惠民力度不可谓不大。”

      他同时提到,四川今年还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百万安居工程中,有一半将建在农村。”(记者 董焦)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