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生的声音——聚焦“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
站在2014年4月20日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一年,芦山强烈地震灾区从危难走向崛起,正在经历极不平凡的转身。
此时此刻,行走于雅安灾区的山山水水,我们不仅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还听到了灾区人民在灾后重建中拼搏奋进的声音;不仅听到了大渡河奔流的声音,还听到了大家实现梦想的声音;不仅听到了推土机挖掘机施工的声音,还听到了新产业萌芽的声音。
这是崛起危难、拥抱新生的声音。这是讲述四川精神、传递四川力量的声音。
“灾后重建,就是一场严峻的赶考”
——这是灾区干部克难而进的心声
芦山强烈地震后仅仅24天,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就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原则,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实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同样是穿越灾难、创造奇迹,与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建不同的是,芦山强烈地震后,中央首次将灾后恢复重建的“指挥棒”交给了四川,实行以地方党委政府为决策、实施和责任主体的“地方负责制”。
肩负国家使命,四川省成立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由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分任正、副主任,下设办公室和7个工作小组。“中央将芦山重建指挥权交给四川,不仅是科学评估灾情后作出的决定,更是为了增强地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顾林生说。
从危难走向崛起,一场克难而进的“硬仗”——雅安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总规实施项目2251个,估计总投资764.4亿元。
要谋发展,也要补“欠账”——2012年,雅安市GDP在全省排名第18位,面临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差距和不足。
刚刚从汶川特大地震的余波中走出,又猝不及防地遭遇芦山强烈地震,疲与难可想而知。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凝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灾区党员干部提振信心、凝心聚力。
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不过分强调速度,注重统筹规划,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扎实,体现在规划制定上。大到全面指导重建的11个专项规划,小到一个村的重建蓝图,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和修改。
扎实,体现在尊重民意上。房屋怎么建、产业怎么搞,在村民中召开一场场“坝坝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征求意见。
扎实,体现在科学重建上。注重选址安全、腾出泄洪通道、划定“禁建区”,为避免“二次受灾”拉起一道防护网。
“灾后重建,就是一场严峻的赶考。”上任5个月,省政府秘书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深有体会。“房子修好,我要摆酒感谢大家”
——这是村民方国强重拾幸福的心声
濛濛细雨中,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村民方国强瘸着一条腿,起劲地和着水泥砂浆。在身后28座木结构小楼中,他家的房子排在第17号。
看着新房一天天建好,幸福和微笑,重新回到这家人中间。“房子修好,我要摆酒感谢大家。”
强烈地震,给位于崇山峻岭间的中坝村飞水山组留下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经当地政府多次协调,包括方国强在内的28户居民整体搬迁到山下的一处平坝上。重建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柱子之间用榫卯相互连接,带给村民一个屹立不倒的承诺。
在一个个住房重建的工地上,“微笑”是老百姓脸上最生动的表情。
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村的45户受灾群众,在今年春节前拿到了新房钥匙,村民黄永莲一家为此特地照了全家福,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天全县始阳镇荡村重建点,8岁的高苏杭光着脚丫,在自家新房屋顶玩水;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第二安置点,新居的红瓦白墙下,隐藏着轻钢结构的“骨架”……
我省加快推进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到4月20日,新建城镇住房开工20307套、占规划的57.9%,新建农村住房开工94846户、实现规划任务全部开工。
“不要命的癌症书记”袁超,是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村支书。震后,他的手机就没关过,常常是边吃药边指挥重建。“384户重建户,开工率已经达到98.5%。”袁超下个月将再次走上手术台。
充分发挥业主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主责、主力作用,许多住房重建项目都采取了“自建委员会”模式。由全体业主选举产生的“自建委”,代表全体业主行使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监督工程质量、管理重建资金等权力。
“有年轻人的参与,才能实现荥经砂器的产业复兴梦”
——这是老板曾庆红创业升级的心声
灾后重建中,复兴具有名片意义的荥经砂器,是荥经人的产业复兴梦。
4月12日,荥经县六合乡“砂器一条街”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曾氏庆红砂器有限责任公司老板曾庆红正在指导年轻人做砂器,“经济效益提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这一年我收了10多个徒弟。有年轻人的参与,才能实现荥经砂器的产业复兴梦。”
在曾庆红眼中,灾后重建成为公司“提档升级”的契机。公司建好了一座四层高的楼,他还想着开辟10亩地,盖一个砂器文化制作体验园。
灾后产业重建,是雅安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次机遇。
任务并不轻松——根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要达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如何激发灾区振兴的内生动力?“摒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方式,远离‘负面清单’。”叶壮说。
在芦山县灾后重建产业集中区,2.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完成主体建设。7月20日,琪达制衣公司将在这里开工。英马电动摩托项目、华创不锈钢型材项目、海雅新型工业填料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投资规模达9亿元。
灵关镇,曾是宝兴县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如今,占地100亩的宝兴汉白玉石雕文化产业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地震后,宝兴淘汰了40家小、散、乱的大理石厂。”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明江说,整合、提升后的石雕企业将入驻产业基地,实现集中集聚发展。
一方面是工业的崛起跨越,另一方面,由于这里是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产业重建中,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是重要标尺,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成为首选。
在名山区,生产茶叶的蒙顶山区新建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在汉源县双溪乡,村民以“桃花节”为契机,扩建房屋,改善旅游设施,打造农家乐集群;在石棉县,迎政乡的枇杷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雅安人还有个大梦想:串联起蒙顶山、上里古镇、碧峰峡等优质旅游资源,打好汉文化、红军文化、熊猫文化等王牌,牵手成都、乐山、眉山、甘孜、阿坝、凉山,串珠成链,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治理与避灾相结合,尊重科学,捍卫生命”
——这是地灾综合治理工程现场理性的声音
泥石流、滑坡、崩塌……芦山强烈地震,使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猛增,30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遍布灾区山脉沟壑。
4月11日中午,91岁的邹连胜大爷坐在自家小院里,凝视着家门口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数辆推土机正往来穿梭。2013年12月9日,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修筑拦砂坝、排导槽、防护堤,10多个应急安全撤离路线的指示牌已经竖起。邹连胜说:“政府派人来教我们,一有异常响动就往山上跑。”
冷木沟紧挨着宝兴县城,是芦山地震灾区危险性最大的一条泥石流沟。
防治地质灾害是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雅安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打捆”有76个。“面对自然的力量,我们提倡治理与避灾相结合,主动搬迁避险,捍卫生命。”国土部门现场负责人说。
4月10日,芦山县2014年防灾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原石羊场安置点及各乡镇、学校的11个分点举行。家住石羊场安置点对面的杨绍琼,已不止经历一次这样的场面。“‘5·12’过后,年年都要演练,地震了往哪里跑,我们都晓得。”
为了防止出现“孤岛”,当地正在架设短波电台。同时,还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利用太阳能建起了流动检测台,配备了观察员,力争捕捉细微线索,把防和治结合起来。
“群众等不起,重建慢不得,援建闲不得”
——这是援建干部匡能俊坚定的声音
“群众等不起,重建慢不得,援建闲不得。”这是德阳援建干部匡能俊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来到芦山的第一天,广汉援建小组就对思延乡的40个重建项目进行了全面摸底,“虽然我们只有8个人,但涵盖了思延乡迫切需要的建筑、农业、畜牧、园林等各个方面。”来到芦山半年,他们用脚将思延乡的土地丈量了一遍又一遍。
“80后”的绵阳援建干部邓国才,一狠心把不满1岁的娃娃送回了老家。作为援建审计组的组长,他天天泡在工地上量钢筋、看水泥。
地震后,四川省采取省内援建的方式,确定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和泸州6个市对口援建雅安的芦山、雨城、天全、名山、荥经和宝兴6个县(区),期限按3年安排,各支援市对口援建实物总量按本市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掌握。
援建者的到来,为灾区注入了一股蓬勃的力量。在广汉援建小组的帮助下,思延乡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已开工16个,重建农房已开工1433户;绵阳援建的中里镇嘉阳小区,景观廊桥、多功能游客接待车站、幼儿园、河堤景观等7个项目正加紧实施。
援建者的到来,为灾区带来了一份浓浓的手足情谊。曾经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洗礼,绵阳援建干部刘润说自己有种“灾难情结”;南充援建干部鲜熠成说:“来了,咱们就是天全人。”
灾区干部群众对“援建”二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援建过程中,不单纯强调给钱给物,而是按市场法则办事,期待合作共赢。”雅安有资源,援建方有资金、技术、市场,两者结合,以援建促进灾区“造血功能”的完善,效果会更加持久。
前不久,雅安争取了一些央企落户。这对灾区人民来说,也是一种援建和支持。(本报记者 李秋怡 张彧希)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