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的起点上重生——写在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之际
2014年4月20日,一个让人充满牵挂的日子。
一年前的今天,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难再次降临四川。这一次,大地颤抖的原点在芦山。芦山、宝兴,成为两次地震的重灾区,可谓旧伤刚愈,再遭新创。
雅安地质条件复杂、产业基础薄弱,两次地震叠加,重建任务艰巨。但是,一切困难都阻挡不住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废墟中站起的那一刻,抢险、重建就已经开始,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信念,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科学重建,民生优先。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的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崛起危难、跨越发展的宏伟画卷。
一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如果把汶川特大地震比作一个“课堂”,那么,我们从那场灾难、那个课堂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们在应对下一次灾难时更加从容、更加自信、更加科学。芦山强烈地震从抢险救援到过渡安置、从灾后重建到产业发展,就是如此。黄金72小时,生命高于一切,于是快速反应、全力救援;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各种次生灾害,千方百计做好预案、综合防治;灾后重建千头万绪、工作繁杂,全力以赴精心规划、综合施策……科学有序,有条不紊,协同高效,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践,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灾后重建阶段,最重要的是科学制定重建规划。科学重建、依规重建,才能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才能在一片废墟上建起最美的家园。值得称道的是,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原则,将顶层设计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用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引领灾区重建,使灾区站在了赢得下一轮发展的更高起点上。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超常规工作,是对灾区各级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严峻考验,不能四平八稳,更不能一般化。非常之时,非常之举,非常之为。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还是规划的实施,都是对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灾区群众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
一年过去,蓝图徐徐展开,灾区旧貌换新颜。新家园在曾经的废墟上拔地而起,走过灾难的人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与希望。
二
忘不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全国18个省市对口支援我省18个重灾县,“举国之力”催生一个个重建奇迹。
然而,不可能每次灾难过后,都复制对口支援、举国援建的重建模式。根据灾难级别及危害大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动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基于此,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所确立的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就是由省委、省政府牵头,统一调配相关资源,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
地方为主,更突出了受灾主体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自我发展的逻辑必然要以自我奋斗为基点。让地方党委、政府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让灾区人民树立自我发展的理念、彰显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符合实际的重建选择。
这次灾后重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努力用好用足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通过有效组织和资源配置,在全省形成了强大的支持重建合力和自身造血能力。事实上,一个个重建规划迅速推出,一项项民生政策密集出台,一个个重建项目顺利推进……我们看到了“地方为主”的自信高效,也看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动作为。
如果说,灾难发生后的有效应对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那么以“地方为主”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次检验。透过灾区群众的笑脸,透过风格独具的灾区新居,我们找到了灾后重建领导体制创新的“答案”。
三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面对一次次灾难,又一次次顽强崛起的川人的真实写照。
自立者自强。在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主战场上,自助和助人的乐章,共同演绎雄浑的交响。未受灾地区援助受灾地区,在“地方为主”的主导下,省内一些地方集中最好的干部、最强的队伍、最优的资源投入灾区,极大地推动了重建进程。与此同时,灾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各方齐心协力,不仅激发出建设的伟力,更使抗震救灾精神在重建过程得到升华。
房屋倒了,不坐等补助政策出台、补助资金下发,先垫上自己的钱、自己动手将新房建起来;企业停了,经营个小铺子或外出打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坐等政府的救济……这样的例子,在灾区有很多很多。
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下一次灾难,但我们坚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有足够强大的自愈能力,便能从容应对每一次猝不及防的大考。
把阴影丢在身后,昂首面向光明。只要我们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必将胜利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灾区重建“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标。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灾区原野上拔地而起的幢幢新居,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在更高起点上重生的家园,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蜀平)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