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拟出台景区食品安全新规 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 2014年10月08日 08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到景区旅游如何才能吃得安全

      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添加剂是否按标准使用?是否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野菜、野果、野蕈和非食品原料?9月29日,广元曾家山景区迎来几位挑刺的“食客”,他们对景区及周边几十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要求十分苛刻,对小吃店服务员没戴口罩、手套等“小事”都要求立即整改。

      我省作为旅游大省,每年国庆大假期间都有大量游客入川旅游,这给景区食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在此前也曾发生过景区食品安全事故。为强化节日食品安全监管,国庆节大假前夕,省食药监局领导兵分6路,对包括旅游景区在内的食品安全重点部位展开检查,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据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从根本上消除景区食品安全隐患,我省正在拟定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针对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的规范性文件。

      景区食品安全隐患多

      “新鲜的河鲜、野菜,味道保证巴适。”9月29日,广元曾家山附近一农家乐老板正不停地向过往的游客招揽生意,而在其身旁,巨大的招牌上写着各种特色菜品名,其中“镇店野菜”作为店家极力推荐的菜品,被写在了显眼的位置。“我们店有10多种野菜,好多都是自己上山采的,绝对无公害。”该农家乐老板向记者推荐说:“这是野凤尾,这是竹叶菜、红笋……”至于野菜的来源,杨女士则称有的是自己上山采的,但更多的则是从农贸市场以及农户处购买的。“这些野菜大多来源不明,发生食品安全的风险非常大。”现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讲,早在两年前相关监管部门已规定禁止旅游景区采购野菜,且不单是不明来源的野菜不能上桌,所有食品都应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进行索票索证、进货查验以及采购记录,否则不能上桌。

      在生产加工环节,由于假日期间游客多、人手少,极易滋生安全隐患。一名业内人士说:“景区附近的餐馆大多与旅行社和导游有合作,只要导游带游客来用餐,饭店就按人头付给导游回扣,这几乎成为现在旅游行业的潜规则。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饭店在食品的用料上千方百计地省钱,选用质量差的食材、潲水油、隔夜不新鲜的饭菜等来应付游客。”

      标本兼治新规即将出台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旅游景区食品隐患?据了解,四川省食药监局正抓紧研制“药方”:出台《四川省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对旅游景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审定、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

      与此同时,在该规范尚未出台前,省食药监局通过强化监管、消费提示等确保旅游景区食品安全。节日前夕,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带领业务处室人员主动出击,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食品进行突击暗访检查,对暗访中发现的部分卫生条件差、采购原料不合格、无进货票据的小作坊,检查组责成辖区食药部门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对逾期未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予以依法取缔,有效消除了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

      此外,省食药监局对外发布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外出旅游就餐时,要看“脸色”选择就餐。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有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级公示牌,张贴大笑、微笑、平脸,向消费者动态公布近期的监督检查结果。大笑,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微笑,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较好;平脸,表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

      餐饮服务单位假日经营当量力而行

      节日期间,餐饮服务消费量会大幅度增多,9月29日,省食药监局提醒餐饮服务单位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得超负荷超范围经营,避免加大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供售食品的安全,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上,餐饮服务单位需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及原料,不使用包装破损、外观气味有异常的食品及原料。

      2、彻底煮熟食物。烹调前,先将冷藏食物彻底解冻;烹调时, 必须将食物(特别是中心部分)加热至摄氏70℃或以上,要把食物煮熟煮透。

      3、食物煮熟后要尽快进食。食物煮熟后至进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小心贮存食品。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冷藏保存的食品必须重新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方可进食。

      5、彻底翻热隔餐食物。没用完的食物重新烹调时,应加热至70摄氏度以上(特别是食物中心部分)。

      6、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用独立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熟食;曾盛放生鲜的容器未经清洗消毒不能用来盛放熟食;熟食不要放在生鲜食品的下方,以免被滴下的液体污染。

      游客如何选择就餐场所和菜品

      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建议,国庆节大假期间,消费者外出旅游就餐时,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摊点用餐,不购买无证照摊贩销售的食品和饮用水,不采购无资质企业的快餐、盒饭,防止发生食品中毒。

      在菜品选择上,要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和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物或异味,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尽量少食凉卤菜。消费者应选择设施条件好、资质齐全的熟食摊点和餐饮服务场所;在选购卤菜等熟食食品时,注意鉴别,发现有异味、色泽异常的不要购买;熟食卤菜应当天采购当天食用,如需隔餐食用,应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冷藏或冷冻的熟食卤菜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加热时中心温度应高于70摄氏度;不采集、食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野菜、野果、野生菌;尽量选购新鲜的海产品和水产品,不具备加工条件的,请勿生食海产品和水产品。(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拟出台景区食品安全新规 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 2014年10月08日 08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到景区旅游如何才能吃得安全

      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添加剂是否按标准使用?是否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野菜、野果、野蕈和非食品原料?9月29日,广元曾家山景区迎来几位挑刺的“食客”,他们对景区及周边几十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要求十分苛刻,对小吃店服务员没戴口罩、手套等“小事”都要求立即整改。

      我省作为旅游大省,每年国庆大假期间都有大量游客入川旅游,这给景区食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在此前也曾发生过景区食品安全事故。为强化节日食品安全监管,国庆节大假前夕,省食药监局领导兵分6路,对包括旅游景区在内的食品安全重点部位展开检查,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据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从根本上消除景区食品安全隐患,我省正在拟定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针对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的规范性文件。

      景区食品安全隐患多

      “新鲜的河鲜、野菜,味道保证巴适。”9月29日,广元曾家山附近一农家乐老板正不停地向过往的游客招揽生意,而在其身旁,巨大的招牌上写着各种特色菜品名,其中“镇店野菜”作为店家极力推荐的菜品,被写在了显眼的位置。“我们店有10多种野菜,好多都是自己上山采的,绝对无公害。”该农家乐老板向记者推荐说:“这是野凤尾,这是竹叶菜、红笋……”至于野菜的来源,杨女士则称有的是自己上山采的,但更多的则是从农贸市场以及农户处购买的。“这些野菜大多来源不明,发生食品安全的风险非常大。”现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讲,早在两年前相关监管部门已规定禁止旅游景区采购野菜,且不单是不明来源的野菜不能上桌,所有食品都应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进行索票索证、进货查验以及采购记录,否则不能上桌。

      在生产加工环节,由于假日期间游客多、人手少,极易滋生安全隐患。一名业内人士说:“景区附近的餐馆大多与旅行社和导游有合作,只要导游带游客来用餐,饭店就按人头付给导游回扣,这几乎成为现在旅游行业的潜规则。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饭店在食品的用料上千方百计地省钱,选用质量差的食材、潲水油、隔夜不新鲜的饭菜等来应付游客。”

      标本兼治新规即将出台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旅游景区食品隐患?据了解,四川省食药监局正抓紧研制“药方”:出台《四川省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对旅游景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审定、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

      与此同时,在该规范尚未出台前,省食药监局通过强化监管、消费提示等确保旅游景区食品安全。节日前夕,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带领业务处室人员主动出击,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食品进行突击暗访检查,对暗访中发现的部分卫生条件差、采购原料不合格、无进货票据的小作坊,检查组责成辖区食药部门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对逾期未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予以依法取缔,有效消除了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

      此外,省食药监局对外发布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外出旅游就餐时,要看“脸色”选择就餐。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有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级公示牌,张贴大笑、微笑、平脸,向消费者动态公布近期的监督检查结果。大笑,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微笑,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较好;平脸,表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

      餐饮服务单位假日经营当量力而行

      节日期间,餐饮服务消费量会大幅度增多,9月29日,省食药监局提醒餐饮服务单位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得超负荷超范围经营,避免加大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供售食品的安全,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上,餐饮服务单位需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及原料,不使用包装破损、外观气味有异常的食品及原料。

      2、彻底煮熟食物。烹调前,先将冷藏食物彻底解冻;烹调时, 必须将食物(特别是中心部分)加热至摄氏70℃或以上,要把食物煮熟煮透。

      3、食物煮熟后要尽快进食。食物煮熟后至进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小心贮存食品。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冷藏保存的食品必须重新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方可进食。

      5、彻底翻热隔餐食物。没用完的食物重新烹调时,应加热至70摄氏度以上(特别是食物中心部分)。

      6、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用独立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熟食;曾盛放生鲜的容器未经清洗消毒不能用来盛放熟食;熟食不要放在生鲜食品的下方,以免被滴下的液体污染。

      游客如何选择就餐场所和菜品

      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建议,国庆节大假期间,消费者外出旅游就餐时,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摊点用餐,不购买无证照摊贩销售的食品和饮用水,不采购无资质企业的快餐、盒饭,防止发生食品中毒。

      在菜品选择上,要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和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物或异味,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尽量少食凉卤菜。消费者应选择设施条件好、资质齐全的熟食摊点和餐饮服务场所;在选购卤菜等熟食食品时,注意鉴别,发现有异味、色泽异常的不要购买;熟食卤菜应当天采购当天食用,如需隔餐食用,应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冷藏或冷冻的熟食卤菜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加热时中心温度应高于70摄氏度;不采集、食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野菜、野果、野生菌;尽量选购新鲜的海产品和水产品,不具备加工条件的,请勿生食海产品和水产品。(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