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救援力量的五年成长:由激情救灾转到专业服务
在当天熟悉芦山县整体情况后,刘宝宗给后方团队拨通了电话,提出了物资、信息等各方面需求。这些需求在第二天就得到了满足。
同一天,刘宝宗到位于芦山县公安局附近的共青团四川省委志愿者服务点登记,并与其他志愿者团队组成了联合队,接受统一调配。
上述发生在刘宝宗身上的两件事——后援的完善、志愿者组织与官方“互相协作”,成为“4·20”地震中志愿服务的主流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雅安地震是一次针对5年前萌芽的志愿者的一场大考。而志愿者——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案:“激情救灾”慢慢成为过去,“专业服务”正成为趋势。
进入灾区前,刘宝宗的团队早在北京便确定了此行的目标,他们打算在灾区待两个月,做包括志愿者安全培训、防灾减灾教育等四项工作。他们在成都、雅安以及芦山县设立三级驿站,作为后方支援的保障。
最大变化
志愿者组织完善了后援机制
“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刘宝宗带了一个小团队做社会服务,背包里放着水、药便进入了灾区。那时,他甚至不知道NGO是什么。
像自己的变化一样,刘宝宗发现,志愿者组织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现,较之5年前“成熟了很多”。
最大的变化是志愿者团队完善了后援机制。后方负责保证后勤、信息汇总,并不断有新的队员替换,各种资源不断进入前方,保证了在灾区的团队的可持续运作。
在以前,“一拨人来了就闷头干活,累了或者断了后援,就回去了。”
5年前,志愿者类似上述一腔热血却只停留片刻或提供的服务与灾区需求不符,成为当时公众对志愿者的诟病之一。
统一调配
志愿者团队与官方“相互协作”
另一个变化来自志愿者团队与官方的合作。像刘宝宗的团队一样,省内、外志愿者团队进入芦山县城后,到共青团四川省委设立的服务处登记,接受统一调配,并共享信息。
共青团四川省委学校部部长丁云介绍,震后,团省委成立了志愿者中心,在芦山县设立了9个点,并在清源乡、龙门乡、太平镇等乡镇设点。他们每天晚上组织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开会,分享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丁云将团省委与志愿者组织的关系称作“相互协作”。
这是一种重要且积极的变化。刘宝宗说,救灾是一种社会行动,其根本理念是参与者应该一起行动,信息共享。“我觉得团省委将进入灾区的组织联合起来很好,否则的话,各个组织获得的信息混乱,各干各的,发力点是分散的。”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共有170多万名志愿者来到灾区。志愿者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场,被媒体称为“民间力量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中国志愿者组织开始萌芽”。
像乐观者当初所坚信的愿景一样,5年之后,一些萌芽的志愿者组织已经成长,甚至趋于成熟。
例如刘猛的团队。
“坚守灾区最久的志愿者”
高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刘猛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第7天来到都江堰,为丧子母亲做心理援助,建立了“妈妈之家”、“一天公益”等社会服务组织,至今未撤离四川,被称为“坚守灾区最久的志愿者”。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刘猛的团队运作规范而有计划。当天,他组建了两个包括心理咨询师、社工、基金会、NGO组织等在内的QQ群。截至25日中午,两个QQ群已达到1967人。刘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龙门乡、双石镇以及灵关镇在内的灾区信息,确定此次援助对象为孩子,援助点位设在有150名14岁以下孩子的宝兴县灵关镇。
准备好物资后,刘猛的团队在24日中午到达灵关镇。他去见了宝兴县文明办主任和县委书记,达成一致意见后召集孩子们设计板房,最终取名“童缘心立方心理社工援助站”。
刘猛预计将在这里为孩子们做3年的心理援助。
不可想象的成熟运作
与此同时,后方团队要准备师资力量。对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进行培训,合格的人员分批进入灾区,每批次人员待两个月。刘猛预计,起码能够培训出一个200-300人的团队。
目前,香港大学陈丽云、香港理工大学叶嘉宝等心理学领域大师均同意做培训老师。70多岁的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闫克乐也表示要去前线做培训。
这种成熟的运作在以前不可想象。2012年,共青团四川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李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5·12”震后来川的志愿者,大多是一腔热血,专业服务和灾区的需要不对口;没有更多的专业救援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灾区坚持的时间不长。
值得一提的是,“4·20”地震中,中国救灾史上第一次出现针对志愿者的有组织性的安全培训。
提供这一服务的正是刘宝宗的团队。他们在“志愿者一条街”设立的点位上为志愿者提供“志愿者定位”、“安全技术培训”、“自救互救知识”等培训,比如: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该怎么干;遇到泥石流、山体滑坡怎么办;如何在行进过程中观察山体变化;如何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简单的外伤包扎。
这种应急培训仅需半个小时左右。
刘宝宗认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必须接受培训。
刘宝宗的培训与团省委合作。截至24日下午,刘宝宗团队已培训500多名志愿者。
下一代志愿者的希望
截至4月24日,芦山县共来了3000-4000名志愿者,服务上万人次。80后、90后是主力军,这其中包括24岁的河北人王晓成。
一腔热血的王晓成见到一些志愿者在废墟前拍照,非常生气。
地震发生时,王晓成在江苏南通一家酒店做经理,他通过网络召集了21个人到灾区做志愿者。由于饭店老板不批假,他索性辞职。
21个人的年龄在21岁到33岁之间,包括自由业主、口腔医生、自由摄影者、公务员、学护理的应届毕业生等。女生主要负责分发物资,男生和医学专业的人要全部上山,为村民送物资及提供医疗服务。
这是一个意气风发、“不怕苦、不怕累”的团队。王晓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皮肤黝黑、短发、脸颊棱角分明,说话大声,爱憎分明。“很累,但我们乐在其中。”
但缺乏后援成为团队遇到的最大问题。王晓成等人在奔赴芦山县的当天带了大量物资,两个重庆驴友也打算送来后援物资,由于种种原因,两批物资均未到达县城。
而他们带来的为数不多的食品、药和生活用品,几乎在23日全发出去了。“自己只吃了压缩干粮,喝矿泉水。”
从南通出发时,王晓成带了500元钱,买物资花了300元,当时身上剩下了42块5毛钱。他只能联系在北京的舅舅,再送一批以帐篷为主的物资过来。“如果我们没有后援,也就帮不了多大忙。”
王晓成打算在灾区待两个星期,团队当中只有5个人能够一起留下。
王晓成的遭遇,是5年前大多数志愿者的状态,也是5年前刘宝宗的影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晓成有时间、有精力,当经过时间磨砺,经验渐长,他正是下一代志愿者团队的希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