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震区有3类人群亟须心理危机干预:学生、受伤者、救援人员

  • 2013年05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震塌了房子,也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地震发生后,除了救灾,多支专业救援队赶赴芦山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救援队队员邓拥军介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与重建,需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4月28日,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救援队在芦山县芦阳中学临时安置点巡诊,记者切身感受到,在关注灾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巡诊

      巨大惊吓造成睡眠障碍

      “从地震到现在,我就没睡过觉,很难受。”4月28日10点过,记者跟随救援队来到芦山县芦阳中学临时安置点,77岁的石大爷告诉救援队的王丽娟医生:“不敢睡在帐篷里,感觉大地一直在抖动,害怕帐篷会塌下来。”

      经检查,石大爷没有外伤,震前有脑血栓等疾病。初步诊断,石大爷出现了睡眠障碍,是受到巨大惊吓造成的。王丽娟给石大爷开了小剂量的睡眠药物,叮嘱他一次吃四分之一片,如果过几天没有好转再来就医。

      11点20分左右,怀孕6个月的李女士前来求助。她曾有过精神病史,已经停药三年多。地震后,李女士睡不着觉,觉得有人跟自己讲话,譬如说“房子要倒”。她还觉得有人要害她。王丽娟判断,李女士是出现了幻听和被害妄想症状。考虑到李女士是孕妇,王梅只给她开了一点点药,并嘱咐她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的状况。

      当天上午,该救援队分散在芦山中学、体育馆、县医院的多个咨询点,接受诊治的病人有9名,咨询的有300多人。

      从22日进入震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至今,他们已为两千多人开展了心理咨询,处理了约50多个病例。

      专家

      3类人群亟须心理干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康林教授介绍,震区有3类人群亟须心理危机干预。

      一是学生。随着灾区学校的陆续复课,学生需要尽快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学生受到惊吓,心理压力过大,个别人甚至出现急性精神障碍。

      二是受伤人群。当人的身体受到伤害之后,心理会因此受到创伤。特别是那些亲人在地震中离去的人,他们需要更多抚慰。

      三是救援人员,包括志愿者、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康林说,他们很疲惫,有些人家里可能也受了灾,但没时间去关注。

      王丽娟说,从这几天巡诊的情况看,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应急反应、睡眠障碍、急性精神障碍等方面。现阶段,他们对急性心理危机采取的还是药物治疗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人能够自行恢复。

      康林建议,应对心理危机最好的办法是恢复震前的生活规律,给自己安排喜欢的文娱活动。但是,有急性精神障碍的要赶紧住院治疗。

      呼吁

      需要更多心理干预力量

      “目前在灾区从事心理干预的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康林说,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后,灾区将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志愿者。

      此外,目前灾区最急需解决的是吃什么、喝什么、住哪里等问题。现阶段,很多人的心理是封闭的。待把上述问题解决后,部分人会出现心理问题。“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最终要持续一年以上。”康林说。

      从事社工工作的邓拥军认为,除了心理干预,灾区还需要从事学校辅导、社区关系辅导的社工介入。“我们在巡诊中发现,芦山有很多留守儿童。”邓拥军说,震后,这部分留守儿童更需要社工的帮助,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同时,在临时安置点乃至重建搬入新家后,由于邻里关系的改变,灾区群众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会出现不少矛盾。“这种情况下,需要社工介入,帮助灾区群众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邓拥军说。(本报记者 万瑶 发自芦山)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震区有3类人群亟须心理危机干预:学生、受伤者、救援人员

  • 2013年05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震塌了房子,也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地震发生后,除了救灾,多支专业救援队赶赴芦山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救援队队员邓拥军介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与重建,需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4月28日,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救援队在芦山县芦阳中学临时安置点巡诊,记者切身感受到,在关注灾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巡诊

      巨大惊吓造成睡眠障碍

      “从地震到现在,我就没睡过觉,很难受。”4月28日10点过,记者跟随救援队来到芦山县芦阳中学临时安置点,77岁的石大爷告诉救援队的王丽娟医生:“不敢睡在帐篷里,感觉大地一直在抖动,害怕帐篷会塌下来。”

      经检查,石大爷没有外伤,震前有脑血栓等疾病。初步诊断,石大爷出现了睡眠障碍,是受到巨大惊吓造成的。王丽娟给石大爷开了小剂量的睡眠药物,叮嘱他一次吃四分之一片,如果过几天没有好转再来就医。

      11点20分左右,怀孕6个月的李女士前来求助。她曾有过精神病史,已经停药三年多。地震后,李女士睡不着觉,觉得有人跟自己讲话,譬如说“房子要倒”。她还觉得有人要害她。王丽娟判断,李女士是出现了幻听和被害妄想症状。考虑到李女士是孕妇,王梅只给她开了一点点药,并嘱咐她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的状况。

      当天上午,该救援队分散在芦山中学、体育馆、县医院的多个咨询点,接受诊治的病人有9名,咨询的有300多人。

      从22日进入震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至今,他们已为两千多人开展了心理咨询,处理了约50多个病例。

      专家

      3类人群亟须心理干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康林教授介绍,震区有3类人群亟须心理危机干预。

      一是学生。随着灾区学校的陆续复课,学生需要尽快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学生受到惊吓,心理压力过大,个别人甚至出现急性精神障碍。

      二是受伤人群。当人的身体受到伤害之后,心理会因此受到创伤。特别是那些亲人在地震中离去的人,他们需要更多抚慰。

      三是救援人员,包括志愿者、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康林说,他们很疲惫,有些人家里可能也受了灾,但没时间去关注。

      王丽娟说,从这几天巡诊的情况看,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应急反应、睡眠障碍、急性精神障碍等方面。现阶段,他们对急性心理危机采取的还是药物治疗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人能够自行恢复。

      康林建议,应对心理危机最好的办法是恢复震前的生活规律,给自己安排喜欢的文娱活动。但是,有急性精神障碍的要赶紧住院治疗。

      呼吁

      需要更多心理干预力量

      “目前在灾区从事心理干预的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康林说,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后,灾区将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志愿者。

      此外,目前灾区最急需解决的是吃什么、喝什么、住哪里等问题。现阶段,很多人的心理是封闭的。待把上述问题解决后,部分人会出现心理问题。“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最终要持续一年以上。”康林说。

      从事社工工作的邓拥军认为,除了心理干预,灾区还需要从事学校辅导、社区关系辅导的社工介入。“我们在巡诊中发现,芦山有很多留守儿童。”邓拥军说,震后,这部分留守儿童更需要社工的帮助,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同时,在临时安置点乃至重建搬入新家后,由于邻里关系的改变,灾区群众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会出现不少矛盾。“这种情况下,需要社工介入,帮助灾区群众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邓拥军说。(本报记者 万瑶 发自芦山)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